惠园园
关键词:高职;专升本;意愿;现状
一、当前专升本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生源较少
生源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层次较低,许多地方职业院校或多或少出现了生源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2001年,专升本政策应运而生,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此后五年问,专升本不仅成为衡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指标,同时也是吸引生源的亮点。但同时也导致专升本的考试转变成为“第二次高考”,导致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目标模糊
专升本考试的本意是使高职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机会,但大部分学生将专升本考试当作“二次高考”,不仅影响了自身职业教育课程,同时也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一是由于近年来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加,许多高职院校盲目设置专业,导致学生专业和社会需求不符,部分学生为逃避就业压力选择专升本,继续读书。这些学生普遍具有缺乏合理目标,心理抗压能力较差的特点。希望能够进正式单位,因而必须提高自身的学历水平。
(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對于专升本学生的接受和吸纳,部分本科院校虽然能够积极响应,但同时对于专升本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更多的是处于补充生源和吸纳资金的目的,来招收专升本学生。学生在进入本科院校后,也依然要按照原本本科教育的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学习,学生在职业教育学习三年又需要回到普通本科继续学习,从而导致许多优秀的学生脱离了职业教育体系,造成职业教育的人才流失,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我国技能型人才的供需矛盾。
(四)对高职教育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压力
高职院校相较于本科院校的最大区别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但专升本政策的开展,则将这一区别打破。部分高职院校打着较高专升本率的亮点吸引生源,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也极大地偏离了原有的技能型就要培养轨道,过度强化了专升本的工作意义和内容,造成学生技能掌握不全面不完善等问题。除此之外,过度的重视专升本使得职业教育内容“无人问津”,甚至于连日常的技能培训和工作开展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在此背景之下,高职院校一定要不忘初心、抓住本真,提高自身的高校质量和教学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适应社会的生产和发展的需求。
(五)过量的专升本计划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相关部门在高职院校的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在近年来加大了对职业院校硬件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的投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的技能,在毕业后能够尽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从而解决技能型人才供需矛盾这一问题。除此之外,还为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搭建平台,使学生能够减小就业压力。但由于过量的专升本计划,使得职业院校生源大量流失,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时就以专升本作为自身学习和努力的目标,这就导致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大相径庭,过度的理论知识学习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专升本意愿调查分析
(一)调查背景
自2001年专升本计划的开展至2005年之前,我国对于专升本的工作内容并没有统一的硬性规定,因此在这四年问,专升本考试比例和录取比例较高,部分省甚至能够达到30%以上。这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本科生源的质量,同时也影响了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在此背景之下,在2006年教育部和发改委颁布了《关于编报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的通知》,文件中对专升本的人数限制为专业的5%,并且规定重点大学不得接受专升本学生。这一政策的颁布引起社会各界的“现身说法”。但在技能型人才稀缺的今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是专升本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抽样调查在线调查的方式,分别选取了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师范教育系、矿业工程系共5个系部的部分在校学生,针对学生对于专升本意愿制定了详细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对专升本的意愿以及看法三部分内容。具体内容则包括年级,性别、姓名、专业、学校信息等,调查学生意愿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对专升本招生规模的了解程度,基本评价、个人意愿以及专升本对自身发展前景的影响等问题。
本次问卷调查一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86份,问卷有效率为97%,在数据处理方面主要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有数据内容进行录入并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对于专升本有较大的需求,在数量上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希望能够专升本,占到总人数的44.3%,并有65.2%的学生对教育部所颁布的5%专升本计划招生人数不满。就所调查的高职院校中现行专升本招生规模来看,有76.5%的学生认为应该要扩大专升本的招生规模,仅仅有4.8%的学生认为招生规模应该缩小。
除此之外,在专升本与自身的发展前景关系来看,有79.8%的学生认为专升本考试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等。在对于“您认为专升本对您的职业生涯发展影响大吗”这一问题中,有35.6%的人选择了影响很大,有46.4%比较有影响,仅有7.5%的人认为专升本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没有影响。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得知大部分高职在校生仍然认为专升本是提高自身学习,改变自身职业生涯的重要选择。
据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在校生大多数对专升本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也存在比较了解,一般了解和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12.6%,57.8%,26.7%。在对专升本政策的满意度调查中,对于政策非常满意的人数仅仅占到总人数的6.7%,大部分学生认为专升本政策需要调整和改革。在不满意的项目问题上,对限制报考专业这一条件的不满意人数居多,占总比的65.4%,其次不满意的问题是对专升本人数的限制上,占总人数的53.7%。其次是对录取方式的不满意人数占总人数的35.1%,对招生不满意的占总人数的27.9%。在具体的评价中,大多高职在校生对重点大学不允许招收专升本学生这一举措评价较低,同时部分学生还认为专升本考试可以跨省完成。
三、解决方式
(一)改革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可观的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等基础设施,在教学经验上也有一定的提高。这些内容就为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层次,提高社会认可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升成合格的职业教育本科院校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条件。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不仅能够极大地避免专升本人才的流失,同时还能够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和教学优势,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就业困难的窘境,也能够减小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供需矛盾。因此,提高本校基础教学设施保证学生技能的熟练掌握,以模块教学发挥专业优势,实现高职教学的“保本科本色,创高职特色”的教学目标。
(二)坚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专升本政策的开展使得部分学生将专升本考试看作是“第二次高考”,因此在高职院校进行学习时,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备考本科上,从而忽略了专业课程和技能培养,大部分学生甚至因为要备考专升本考试,选择逃课的方式避免专业课程的训练,这些现象在高职学校内屡见不鲜,如果不能够及时加以纠正,势必会偏离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和发展方向。因此,高职院校首先要摆正态度,要明确自身的办学宗旨和培养方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认可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训基地,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熟练、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操作能力。
(三)引導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
高职院校学生对自身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缺乏清晰的认识。就业是指社会成员通过合理合法的程序参加工作,并且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获得社会承认的劳动活动。相较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更倾向于培养社会需要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为一体的,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体面的工作”,受到社会舆论的裹挟。因此,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要适当加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开展技能实训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实现快速上岗。
(四)为专升本学生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在目前的专升本政策中,高职院校学生完成整个专升本学习生涯需要五年的时间。因此,本科院校对于所招收的专升本学生应该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适当的培养和提高,要确保高职专业科目与本科专业科目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
四、结论
专升本制度在现行阶段仍然是有利有弊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扬长避短,寻求有效的解决方式,规避专升本制度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