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依晗
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创新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室内设计、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两大版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和环境专业素养。项目式教学法的引入,通过课堂内外的理论储备、实践应用使学生的思维模式、视野范围得到极大的拓展,有效地增强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此,本文结合项目式教学法的基本概念,深入论述了其对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作用,然后通过梳理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现实困境,最后经过系统的原因分析,探讨项目式教学法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项目式教学法通过明确教学分工和教学的重难点,可以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有效凸显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且为教学规划设计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主题,能够使教师准确把握课程的重点,找到良好的教学切入点,从而不断引导学生围绕项目主题逐步探索知识、完成项目任务,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内在统一。另一方面,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由于项目周期过长、涉及面广,教师团队需要不断进行会议讨论和小组调研,针对项目的市场需求、完成进度进行及时地汇报反馈,并且有效识别目前存在的漏洞缺失,不断完善项目的执行方案,从而使教学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系统的内在协调性和关联性。[1]
虽然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沿用理论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使得教学实效和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受到抑制。随着项目式教学法的广泛应用,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而是围绕项目内容和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实践操作,促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增强其应用能力和学习兴趣;同时,教学场所从教室延伸到实训室,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和项目实操,有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克服了理论教学的枯燥单一。[2]另外,市场考察作为项目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促使学生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开拓思维、提升眼界,掌握更多市场动态信息。
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来自于专业院校的新教师或者多年教龄的成熟教师。虽然这些教师的理论知识功底十分扎实,但是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对于市场环境、企业需求、项目实操等方面的内容不甚了解,从而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较低。如果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学校可以邀请行业精英、企业管理者等人员进行专业化授课,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企业的岗位需求、运作模式来讲解项目运作机理、方案设计,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重新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3]
目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按照理论到实践的顺序分为通识课、专业理论课、软件操作课、实训课程以及毕业设计等五大层次。虽然课程体系的逻辑清晰、重点明确,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合理安排课程之间的时长、频次和教学比例,过度注重专业课程教学,大大降低了实训课的课程比例,使得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项目实践训练,导致学生缺乏较好的实践应用能力,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和学术层面;同时,在毕业设计上,学生的创作时间和发挥空间较少,只是简单地呈现毕业设计方案,没有进行实地的调研考察,毕设作品与社会实际需求、行业领域的联系度较低。
良好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充分参与教学活动,而且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将知识还原到现实情境中,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拓宽学习的思维和视野。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运用模拟案例的方式,根据提前制定好的教学方案、项目主题、项目方案等内容进行教学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但是由于教师主导性过强,导致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项目思维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只能依据老师的方案进行模板化设计,思维方式逐渐固化。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于企业实际生产生活方式、工艺制作、销售流程等内容缺乏充足的了解,在设计时无法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和执行环节,从而只能依据书本知识和教学模板来设计方案。[4]
课程评价体系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反馈环节,能够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进行系统全面地考核,从而科学准确地反映教学成效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和缺失,为教学体系和课程规划的完善改进提供良好的依据。[5]然而,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来看,仍然采用单一的考核评价模式,忽视了教学体系的整体规划和课程设计的衔接过渡,导致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度和紧密度较低,二者的知识连接比较模糊,而且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之间存在交叉重叠现象;而且实训课程的时长短、频次少,过于注重形式化,教学仅停留在方案设计,缺乏实际执行和方案落地,导致项目教学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对接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
第一,为高效推进项目式教学法,学校应当重新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在原有课程框架内明确划分不同阶段的课程比例、不同类型课程的时长内容,适当降低理论知识的授课比例,将更多资源倾向于实训课程教学中,增强课程设置的协调性和整体性。第二,在实训课程中,教师应该根据项目规划和培养方案来完善教学计划。比如,在室内设计课程中,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划分不同阶段的任务,并且要求学生及时课题项目的进程和遇到的问题;其次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根据项目方案逐步推进项目进度,从设计图纸到现场量房,再到施工对接、材料选择等流程,保证学生能够全程参与、深入接触;最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项目汇报,教师和客户给出恰当的项目意见,经过修改完善呈现出完整的设计方案和效果图。[6]
第一,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即教师根据项目需求组建工作团队,为团队内成员分配不同的项目任务,将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贯穿于任务全过程,从而督促和指导学生们完成任务。在项目任务的引领下,学生们会通过优势互补、相互合作来最大程度地完成项目,教师则进行项目思路的引导和剖析,协调学生的项目计划、完成进度和调研情况,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升其实践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7]第二,开展实地体验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主要是依托于具体的项目活动进行实地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一支良好的社会服务团队,从而带领学生开展具体的项目设计,并且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和项目要求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使他们能够在现实情境下充分环境设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在项目式教学体系中,评价体系不是围绕理论课程的知识体系,而是基于项目内容的内在逻辑和实施方式来进行系统全面地规划。在教学过程上,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评价方式应该充分考察教师的项目教学设计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启发引导能力、项目与课程内容的联系等方面,并且以学生的项目成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评价依据,从而检测教学对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情况和教学质量。在学生的项目完成度来看,教师既需要评估项目内容的创新性、科学性,衡量项目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人表现、学习兴趣、专注力、创造力、领导力等指标,从而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优势条件开展个性化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性。[8]
综上所述,项目式教学法将环境设计的教学特点和专业需求充分结合起来,既有效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训练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而且使理论知识贯穿其中,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应用理论知识,增进知识的了解和吸收程度。这样的教学模式有效克服了传统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为此,环境设计专业应该充分研究这一教学模式的内在特点,探索构建全新的教学体制机制,将项目教学法融入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有机结合,以推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