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在新的时代发展下,古代运河文化经过挖掘和保护,也形成了独具时代性的价值。在绵延一千多公里的运河长廊上,所经过的地区也以乡村为主。利用运河文化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运河山东段的发展概况,分析了运河文化元素的挖掘,提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运河文化与乡村旅游充分结合,在沿岸乡村地区建设运河文化公园、运河文创产品等运河文化元素的开发和应用策略。
关键词:美丽乡村;运河文化;乡村建设
在新的时代发展下,为了促进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我国实施了振兴乡村战略,其中,建设美丽乡村,是改善乡村面貌、发展特色产业经济的重要指导方向。运河文化南北绵延一千多公里,沿岸大部分地区都是较为原始的乡村,利用这些运河文化来建设沿岸乡村地区,具有很大的优势。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23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方案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促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积极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完善机制,在山东地区,京杭大运河贯穿鲁西地区,综合利用古代运河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新的时代作用,是加强我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1运河山东段概述
京杭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历时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在隋朝时期,京杭运河南北贯穿,全长大约1 794千米。在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9 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規划纲要》。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其中从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千米。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运河具有南北漕运的功能,对我国南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随着海运规模的逐渐扩大,以及公路、铁路等现代交通的兴起,运河逐渐失去了漕运的功能。尤其是近代我国战争频繁,对运河产生了很大的破坏。随着生态环境的治理,运河河道也重新开始修复,并且已经通航,除了运输之外,运河还具有观光旅游、调节美化环境、调节温度等重要功能。目前,京杭大运河济宁段、德州段、枣庄段,都已经实现通航,成为鲁西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在京杭运河通航之后,还应该加大对运河文化的挖掘,建成各种运河主题公园、特色乡村,为运河沿岸的乡村发展做出积极的探讨。
2运河文化元素的挖掘
2.1历史文化元素
京杭运河历史悠久,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是围绕京杭运河来展开。这些事件中,有些是以历史资料的形式流传下来,有些内容演化为民间故事,成为民俗历史。在运河文化的挖掘中,首先要以历史为主线,深入地挖掘历史发展中与运河相关的内容,包括古代战争、帝王及历史名人的游览痕迹。除了历史史料之外,也要深入到运河沿岸的农村地区,搜集散落在民间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将这些内容进行整理,打造虚实结合的历史文化形式,来吸引广大游客和历史爱好者的关注。在搜集和整理这些历史文化元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一些历史古迹和遗址的保护和挖掘。比如遗留在运河两岸的石碑、牌楼,或者是古代漕运的工具和船只等,都可以作为有效的文化符号保留下来。
2.2自然文化元素
开凿运河是一项十分伟大的工程,对自然生态环境有很大的改变。山东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河流较少,在运河开通以来,自然风光有了很大的改观。随着运河的废弃,原本的运河风光已经不再,运河不仅失去了航运的功能,而且对两岸地区的现代化交通产生了制约。有些地区甚至将河道填平,开通陆路交通。在运河经过修复之后,通过引水通渠,运河又恢复了往日的风光。在运河文化元素的挖掘中,要对一些自然风光进行充分的保护和建设,才能够有效地吸引游客的关注。在运河自然风光的建设中,要注意保留传统的风格。可以对古代文字或者书画资料进行考究,尽可能地按照古代遗留的资料来复原,使运河的自然风光能够保存原貌。同时,对于运河两岸的港口、驿站,也需要按照古代的风格进行恢复,实现运河文化的充分保留。
2.3时代文化元素
古代京杭运河繁荣一时,可是在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下,运河已经几乎失去了原本的漕运功能。尤其是在自然灾害、战争和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北方的大部分河段都荒废许久。但是,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党和政府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充分重视,通过政策支持和多种途径来保护这些历史文化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足可以表现出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在运河的文化元素挖掘中,这些时代下的人民群众文化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在运河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比如那些为保护和挖掘历史古迹而做出特殊贡献的人物,在运河的申遗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件等,都可以作为运河时代元素,永久地保留下去。
3美丽乡村建设中运河文化元素的应用
3.1将运河文化与乡村旅游充分结合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运河文化元素要充分融入其中,将运河文化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吸引广大游客前来观光。在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之后,自然就会促进乡村经济的提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使得乡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其次,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之后,还可以促进当地居民就业,使大多数居民都能够投入到旅游服务中,解决当下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这就需要在充分挖掘运河文化的基础上,将运河文化的商业价值进行开发,打造风光旅游、水上娱乐等多种旅游项目,来实现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3.2在运河沿岸乡村地区建设运河文化公园
除了一些传统的旅游风景和项目的建设之外,还应该在运河沿岸,依托古代的港口、驿站等地,建设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运河文化公园。运河文化公园的建设,要与本地乡村的整体风貌融为一体,既要起到风景旅游的效果,同时也应该达到乡村居民休闲娱乐的功能,使运河文化公园切实地为乡村居民服务,成为乡村地区集旅游、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场所。在运河文化公园的建设中,要加强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交通、水电等,使运河文化公园与乡村居民生活紧密相连,成为乡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3.3开发运河文创产品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还可以通过运河文化元素的挖掘来大力开发运河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打造运河品牌意识。古代运河作为我国古代的重要历史文化内容,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因此,沿岸地区要充分利用本地运河的良好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文创产品,极力开发运河文化的商业价值,使运河能够成为文化传承之河,经济发展之河。为此,可以设计并推出运河文化的符号和标识,或者是古代历史遗迹相关的文创产品,推出多种富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生活用品,来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4结语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运河作为宝贵的资源,应该充分地挖掘其文化价值,开发其商业价值。使得运河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沿岸乡村居民创造实际的利益。只有这样,运河才能够得到更加长久的发展和保护,也会有众多民间资本和力量,自发地投入到运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
■作者简介:宋春花(1983-),女,汉族,山东德州,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调研德州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