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雷
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教育情怀等都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因此,学校要努力让隐性的文化彰显出来,让师生们具体可感,并成为师生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挖掘人文底蕴,凝炼学校精神
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以下简称“金华五中”)前身可追溯至1898年美籍华人李福丽女士创立的“作新小学堂”。学堂后分设男、女两校:男校取名“作新学堂”,寓意“今日新,明日新,日日新,作新民”;女校取名“成美女学堂”,寓意“成人之美”。2015年,我们充分挖掘学校人文底蕴,提出了“作教育之新,成师生之美”的办学理念。在办学理念深入人心的基础上,2017年,我们又紧扣校训“作新、成美、崇善”提炼出学校精神——匠心传承、日新日进的作新精神,启智弘德、美美与共的成美精神,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崇善精神。为凸显学校的文化神韵,我们精心设计了系列校园景观——弘德石、铜版书、校史柱、李福丽雕像、福丽亭、“五中精神”墙、开放性校史馆……让百年名校的印记刻在校园每一个角落,融入全体师生的血脉。
讲好学校故事,激发爱校情怀
“学校故事”是鲜活的教育素材,是最生动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学校文化表达。2018年是金华五中建校120周年,我们开展了“讲好五中故事”活动,在本地媒体上开辟“百廿五中”纪念专栏,通过“历任校长谈五中”“知名校友谈五中”“五中师生谈五中”“祖孙三代谈五中”等分栏目讲述五中人的故事。历时半年有余,“五中人”通过回忆文章、老照片、校史资料等,从多个角度讲述了138个五中好故事。这一活动在师生及校友中引发强烈共鸣,在社会各界产生极大反响。最后,我们将这138篇文章分“作新成美”“杯水汪洋”“匠心传承”“启智弘德”“美美与共”“笃学尚行”“岁月如歌”“雏凤清声”八个专题,集结成《百廿风华》一书,在校庆日当天作为礼物送给与会嘉宾和师生。
尝试“全科阅读”,打造精品课程
拓展性课程是基于基础性课程的重点拓展,我校的拓展性课程由“作新课程”和“成美课程”两个课程群组成,分别以STEM课程、主题实践活动、个性化设计、实地采风等形式落实,着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2018年,在原有“作新成美”拓展性课程的基础上,我们着手尝试精品课程“全科阅读”的打造。“全科阅读”指在各学科教师参与指导下的拓展性阅读活动。阅读内容涉及历史故事、天文地理、自然科学、计算机、數学、图表、说明书等;阅读形式涵盖纸质阅读、视听阅读。为了让课程改革扎实有效推进,我们先行在七年级尝试开课。围绕学科本体性知识,通过拓展知识结构、增强知识联系,把学科相关阅读内容纳入教学任务,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人文等学科阅读体系,推动“全科阅读”进入各学科课堂。而今,“全科阅读”正作为金华市义务教育精品课程进行深入探索。
精选学校活动,践行自我教育
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血脉,我们非常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与实效。学校每学期开展心理、法制、清廉、消防、环保、红色等主题的“尚美”班级、教研组、办公室评比活动,让隐性文化融入生动形象的图文,使其具有个性和特色,立体化展示班组风采。班组的名称、口号和图腾,全由师生自主策划、自主设计、自主落实;各班组的布置与装饰都独具匠心,营造了爱党、爱国、爱校、爱班级的浓厚文化氛围,也有助于引导全体师生传承优秀文化,践行科学与创新精神;教师利用班级微信群、钉钉群等,开展每月之星、最美学生、优秀教研组等评比,塑造模范榜样,整合资源,完善班组隐性文化建设。
总之,我们要充分发挥校园隐性文化的育人作用,提升校园文化品质,让校园文化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
责任编辑: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