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证券投资课教学改革

2021-08-30 02:28聂桦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

聂桦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证券投资课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证券投资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生源问题

中国的市场经济得益于上世纪80年代开启的中国人口大迁徙,农民进城务工是改革开放的新气象,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必要动力。但是,作为发展的代价,目前就读于高职院校的来自中国广大村镇的学生,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一方面缺少传统的家庭教育和父母陪伴,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独自消化信息无限膨胀时代的冷漠的人际关系和信息旋涡。客观上,生活多样性的空前呈现以及相应社会治理机制的滞后,为各种思潮的泛滥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场景,而同时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好奇心重、求知欲强,越是新领域越感兴趣,但生活经验不足,抗打击和心理承受能力弱,加上没有父母陪伴身侧及时指点和疏导,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极易走偏。金融作为经济肌体的血脉,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布局中举足轻重。证券投资课的德育面对众多父母关爱和教导缺失、价值体系尚未确立甚至已经有些走偏的青年学生,与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同等重要。

(二) 传统培养内容和模式

有关高职教育的培养作用,网络争论由来已久。在相当多同学的观念中,上大学基本就是老师讲课学生听,一个科目一本书或是纯粹的操练某种特定技能,持有该类认知的同学很容易被网络上学姐学长们所谓的经验之谈带偏。一是发现某些老师讲课果然如网上所言,并没有自己理想中的那么好。二是上课学的知识或某项特定技能在现实生活中兑现率很低。甚至有学生会由此得出上大学浪费青春等结论,严重影响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积极性。

分别针对不同专业已就业、处于顶岗实习阶段、在校学习等3类高职生进行随机访谈,在近200位有效访谈的同学中,95%以上的同学认为高职教育就是要教给学生课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相當多已毕业或正在顶岗实习阶段的同学抱怨实操课时间太少、课本内容没讲完等。原有的专业课教学在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方面与产业需求脱节,不但直接导致学生参与多少甚至参不参与教学活动差别不大,还造成整体培养水平不高,进而引起学生和大众对高职教育的误解。

二、证券投资课教学改革是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学科型普通高等教育,是在高中教育基础上,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具备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技术性人才的高层次学历教育[1]。

由于现代工业发展刺激不足,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一直比较迟缓。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以后,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国家一再从顶层发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一方面,说明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另一方面,国家加快重拳出击职业教育领域的频率也说明我国传统观念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遗毒依然不容小觑。其实,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从管理多头到基础薄弱,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甚至教学内容滞后于市场需求等诸多问题的症结,除了中国几千年来积重难返的“劳动低贱”传统观念,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内对人才培养内容及方式在认知和实践方面的局限性也占据着很大比重。证券投资课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和内容,依旧把培养重点集中在金融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想当然的所谓技能培训,不但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产业市场的发展要求,学生和公众也会认为高职教育没有太大意义。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证券投资课教学改革措施

在国家产教统筹融合发展的大格局下,依托证券投资课教学环节落实产教供需双向对接,是一项繁琐、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 思政课堂端正学生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证券投资作为金融类专业主要课程之一,一般会被安排在学生对财务和金融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之后的大学二年级,时间大多为半学年,授课时数则根据具体专业情况,每周4~6个学时不等。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讲,在接触证券投资课之前的十几年学习生涯中,德育是为数不多的每位同学都要持续接受的教育,此方面的基础相对也比较扎实。根据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教育理论,依托学生熟知的德育内容,结合其已经有所了解的财会金融知识,渐次植入学生未知的证券投资理论和实训,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目标更易于达成[2]。因此,新学期第一节证券投资课,授课教师首先要做好课堂调研,设计针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德育层面的问题,按照主动发言同学的思路,引导大家展开讨论。初步了解学生的德育水平和思想现状之后,结合对学生发言和讨论进行总结点评,把将要讲授的证券投资课核心概念和课程框架从德育相关内容烘托的铺垫上导出,以说课形式展现给同学们。

(二) 紧扣金融服务从业者素质要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职教育

首先,证券投资课授课教师要引领学生站在哲学的高度系统地看待人生,客观地分析他们即将奔赴的金融职场对所需人才的具体要求,化解同学们职前准备阶段“做什么?怎么做?”的碎片化困惑[3]。

其次,延续证券投资课学习动员阶段的铺垫,在证券投资课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主持人的引领和协调职能,巧用投资案例分析、政经资讯分享等课堂发言和实训操练,依据金融业的服务礼仪规范,标榜学生个人形象,激发同学们注重自身听、说、读、写等学业基本功修养的同时,引导他们在证券投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相互竞争,共同成长[4]。利用财经见闻和日常生活感悟分享,鼓励大家学会聆听不同声音,相互了解、学习来自不同家庭和地域的文化、习惯与生活作风,历练自身对各种人群的适应及反应能力,为未来的金融服务打好基础[5]。借助团队合作的实训项目和授课教师的跟踪督导、调教等,拉近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与现实的距离,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理论的博大精深,去体验所学技能、学习习惯、意志和耐力与所肩负任务之间的真正关系,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努力化解矛盾,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身素质和能力与现实职场要求之间正在缩短的距离。

(三) 从课程内容至教学环境双向施压倒逼学生的竞争实力

在证券投资课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一方面要随时随地利用管理节点作载体,倒逼学生激发自己的原始求生欲。另一方面,还要有针对性地策划、引入证券投资实训,让学习团队之间凭借相互协助比拼实力和意志的竞争成为教学常态,引导同学们在竞争的环境中借助科学研究方法发掘长期投资的意义,进而紧随认识的提高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

首先,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组建实训团队。为便于历练团队领导者借助有限资源完成工作的能力,每一个团队最多不超过10人,最少不低于7人,授课教师引导大家在双向选择、自由结合的团队组建过程中通过审视他人重新认识自己,从多个维度发现自身的特长与不足,并由此确定个人期望借助證券投资课的团队合作得到了提升[6]。其次,以实训分数奖惩为杠杆,引导学生以团队为单位争抢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行动区”位置[7]。如,坐在第一排紧挨讲台中心8个位置的同学有机会获取老师的加分,几率是每周课时的1/3,而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如果“行动区”有空位置,经老师和团队负责人敦促仍不愿意调整,将被扣分,几率是100/100,奖惩分值与课堂发言1次相等。再次,推荐分属10个产业的10只相对活跃的股票与外汇直盘的7组货币一起供各团队挑选,每个团队需找准时机建仓其中的3只股票和2组外汇产品作为各自团队的理财实训项目。每次正式授课前20分钟为理财论坛时间,2个合堂班每班各有2个发言名额,团队内部可以培养各自的发言人,发言内容可以是集体劳动成果,如果团队发言内容接近老师预设的标准,除了团队负责人和发言人可以收获发言奖励分数,还可以为发言准备阶段贡献比较大的成员申请加分。

平时的证券投资课堂上,只要举手经老师确认后起立发言,就会先得到一个加分,经老师确定为精彩的分享,可以拿到双倍加分。此举意在鼓励学生通过分享大胆求证自己,借助同学或老师的点评得到表达和认识上的提升。证券投资课的发言一般要求提供3~5个佐证点来说明问题,越全面的分析得分越高。类似量化管理杠杆,不但可以撬动学生深入细致调研、认真全面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以保证决策质量,也有益于同学们在追逐知识、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养成金融从业者必备的职业习惯。实训和课堂发言成绩核算以平时得分最高同学的成绩为满分,设定几个幅度,依次递减。如此以来,所有同学都能随时感受到优秀同学任何的优秀表现都会稀释自己已收获的分数,进而在与他人的竞争的压力下奋发努力。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