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瞬间,“问”出精彩

2021-08-30 02:20刘会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包身工语文课堂设置

刘会萍

摘 要: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教学策略的及时调整,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激发学生思维,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设疑技巧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 设疑技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7.035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一句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质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学习中存在的疑问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予学生充分且合理地学习动机,让学生的学习不只停留于表面,而是进入深层次的探究。

很多语文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都会在课堂上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以供学生们探究与思考,通过提问的方式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加深学生对语文的魅力认知。另外,课堂疑问切不可盲目设置,合理有效的课堂设疑不但有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发散,还能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反之,很可能会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阻碍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设疑或者课堂提问时,要紧密联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在老师所设置的问题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一、当前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问过于频繁

虽然课堂设疑不管是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教师来说,都有着不可忽略的好处,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提问可以频繁地进行。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就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频繁的提问对于学生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困扰,因为教师频繁地提问,学生就需要频繁地思考,这样一整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思想放松的机会,会影响学习效率。

有的教师认为,提问可以让学生保持专注力,所以就开始在课堂上进行频繁地提问,教师的这种认知固然没有错,但是频繁地提问不仅会影响教学进程的推进,还会让学生感觉很“心累”。实际上,一节语文课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问题,而教师为了不让学生走神,就会盲目地设置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一种“疲倦”心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会大不如从前。

2.不按逻辑顺序提问

不管是做事,还是思考问题,都讲究循序渐进这一原则。逻辑清晰、合理有序的问题既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还能有效化解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疑惑,拥有启思、引智的效果。就目前语文课堂的提问情况来看,教师在提问时往往会从“这个怎么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等,反而把“这是什么”这种比较简单的问题放在后面。

难题的提出,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做铺垫,但是却为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思考压力。求知欲较强的学生总是乐意思考一些难题,但是课堂上的思考会影响其对新知识的接收,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思而不学则殆”的后果;对于求知欲较弱的学生来说,面对难题只是会“大眼瞪小眼”,并不会主动思考,所以教师所提出的难题,对他们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不按逻辑顺序的课堂提问不但会改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还会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产生畏难心理。

3.课堂提问只面向少数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想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都想有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但是很多语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程的推进,往往会挑选一些语文成绩较好的或者课堂表现较为积极的学生来回答问题,课堂提问只是针对少数学生的,至于其他学生,并不给回答问题的机会。

面对少数学生的课堂提问,会降低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抱着“反正老师也不会提问我”的心理,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降低了语文的学习效率。

教师的提问应是全面性的,而不是针对几个人的。课堂设疑并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为了拓展学生思维,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提高學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语文课堂设疑的技巧

1.精心设疑

“学则须疑”说明了学习是需要质疑提问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问得越多学到得也就越多,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不要设置太多,应在合适的时机问合适的问题,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或者课堂反应设置一些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符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不但能化解学生在学习上的疑问,还能拓宽学生的思考维度,为其扫除知识盲区和学习障碍,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例如,学生在学习《劝学》一文时,会因为文言文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而产生一种“畏惧”心理,所以教师在课前时可以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大家对荀子有怎样的认识呢?”根据提问,学生会在课下查阅和荀子相关的资料,形成自己的答案。当开始本节第一课时的教学时,教师再对学生发起提问,学生可以说出自己的答案,这样自然而然地活跃了课堂氛围,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良好的铺垫。在进行《劝学》一文的主旨分析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本文有多少个比喻句呢?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这两个问题的提出给予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理解总结出文章主旨,使学生的总结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有所提升。

2.紧扣教材设疑

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来设置课堂问题,不但要紧扣教材,还要围绕教学目标,不要设置与课程内容不相关的问题,以免打乱学生思路,影响教学进程。与此同时,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根据教学步骤逐步提出,切莫毫无计划、漫无目的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去探究文章最深处的奥秘,并学到实质性的东西。

例如,学生在学习《包身工》一文时,会无法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社会现象、包身工的生活环境,只能简单地体会到旧社会的黑暗以及包身工的艰难处境,对于文章主旨并不能有所体会,所以教师要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的认知程度。学生阅读完文章之后,教师可以问学生:“读完这篇文章,大家都有怎样的感受呢?”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包身工”更深刻的认知。另外,教师还要问一个和作者相关的问题:“作者写这篇课文的目的何在?”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明白了包身工产生的原因,明白了旧社会的黑暗,也体会到了作者写此篇课文的目的。

3.面向全班设疑

课堂设疑并不具有针对性,而是具有全面性。语文课堂教学并不是针对某个人或者某些人而展开的,而是面向全体同学的,有些语文课堂的提问只面向少数学生,而非全体同学,这虽然加快了教学进程,但这会拉大班级学生的差距,总体教学质量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变这种现状,在课堂上尽量地提问到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分析完《阿房宫赋》后,可以抛给学生以下几个问题:《阿房宫赋》有何写作特点?本文的写作层次是什么样的?都描述了阿房宫哪几个方面?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表达情感是怎样的?每个语文小组负责一个或两个问题,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语文小组的优势。

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控制课堂节奏,教学速度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通过向全班设疑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重视,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去。

以上就是笔者对语文课堂设疑技巧的简单总结。由于学生具体情况、教学模式以及各种因素的不同,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语文课堂是不一样的,但是不论外界因素如何变化,教师都要牢牢记住课堂设疑的核心技巧,积极探寻学生的疑问点,在适当的时机问合适的问题,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探究心理,用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语文问题的思考,把课堂变为学生求知的场所,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敢于质疑、敢于思考,使其由一开始的“不敢问”“不想问”逐渐转变为“敢于问”“乐于问”,提升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从而创就活跃而又精彩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 沈国旗《捕捉瞬间,“问”出精彩——谈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技巧》,《高考》2020年第31期。

[2] 苏莉《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包身工语文课堂设置
注重创作技艺 彰显内涵本质
——从写作特色的角度解读夏衍《包身工》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当代语境看“包身工”
自由与权利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