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寒祛瘀方联合西药治疗寒凝血瘀证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2021-08-30 02:29周宏健姜钧文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8期
关键词:硝酸甘油临床疗效

周宏健 姜钧文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散寒祛瘀方联合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证属寒凝血瘀的患者64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抽签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冠心病二级预防相关的西医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血稳斑、抗缺血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散寒祛瘀方联合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心电图变化、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及治疗前4周及治疗4周内硝酸甘油用量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心电图、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散寒祛瘀方联合西药对寒凝血瘀证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更佳,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散寒祛瘀方;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硝酸甘油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8-0050-04

随著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已开始呈现逐年递增,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更是在此基础上加剧了其升高的情况[1]。稳定型心绞痛则是冠心病中较为常见的其中之一。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心肌需氧和供氧之间暂时失去平衡,引起心肌急剧、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发生的临床症状[2]。它的产生是在一定条件下冠状动脉所供应的血液和氧不能满足心肌需要的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特点为阵发的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其主要部位为胸骨后部,可放射至牙床、下颌骨及左上肢尺侧等部位,常在上楼梯、走快路等劳力负荷增加、情绪精神波动、饱餐、受寒、阴雨天气等情况被诱发出现,持续时间多在几十秒至几分钟不等,也有长至数十分钟的情况,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制剂后疼痛可快速消失[3]。现在西医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常以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斑,改善心肌缺血、抗心脏重塑、改善预后等相关治疗为主,从而达到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的目的。但在临床上仍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如出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等。本次研究旨在观察散寒祛瘀方联合西药在治疗寒凝血瘀证稳定型心绞痛上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在2019年10月—2020年2月期间内就诊的寒凝血瘀证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2例,患者男16例;女16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6.28±8.23)岁。治疗组32例,患者男14例,女18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7.28±8.56)岁;稳定型心绞痛病程4~12周,平均病程(7.69±2.41)周,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稳定型心绞痛病程等一般情况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基线齐,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符合“十三五”规划教材弟9版西医内科学里面关于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中医诊断辨证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进行,符合辨证为“胸痹”,证型为寒凝血瘀证的患者。

1.3 纳入标准 (1)西医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为寒凝血瘀证。(2)年龄在40-72岁之间。(3)稳定型心绞痛>4周,且服用过硝酸甘油。(4)受试期间未接受过其他中医药治疗。(5)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1)肝肾功能不全及患有出血类疾病。(2)孕妇及哺乳期。(3)不能配合参加临床试验的病患(如精神障碍、智力障碍等)。(4)研究药物过敏者。(5)正在参与其他临床实验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拜阿司匹林(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100 mg日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20 mg日1次晚睡前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40 mg日1次晨服;硝酸甘油片(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0.5 mg。

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散寒化瘀方,其具体组成为:枳实15 g,薤白15 g,当归12 g,桂枝9 g,芍药9 g,细辛3 g,大枣8枚,桃仁12 g,红花9 g,川芎4.5 g,赤芍、甘草各6 g,瓜蒌6 g,延胡索6 g,郁金6 g。每次1剂,日3次口服。汤剂均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药中心煎制。

1.6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2组均在治疗前后均依据《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证候积分进行评定。(2)心电图变化:2组均在治疗前后静息时行心电图检查。(3)硝酸甘油用量:治疗前4周和治疗4周内。

1.7 疗效标准 (1)中医临床疗效标准:显效:证候积分下降≥70%;有效:证候积分下降介于30%~70%之间;无效:证候积分下降<30%。从而得出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2)心电图疗效标准:显效:静息时心电图可恢复至正常或趋于正常;有效:ST段降低在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无效: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本研究的计量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4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P<0.05),见表1。

2.2 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1.25%),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62.50%),说明治疗组在心電图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2.3 2组治疗前后硝酸甘油用量比较 2组治疗前4周硝酸甘油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内2组硝酸甘油用量较前出现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硝酸甘油用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见表3。

3 讨论

冠状动脉疾病是目前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问题之一,而稳定型心绞痛又为冠心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研究表明,我国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率约为3%,并且年龄的增长与患病的概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与性别相关,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同时还与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多种慢性疾病共同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5-6]。近年来,伴随着医学科学水平和医疗诊治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心绞痛的治疗和预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西医治疗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及PCI、CABG等手术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虽能稳住病情,但仍有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仍受某些症状的困扰,如胸闷、气短等。中医认为,稳定型心绞痛归属于“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张仲景在著作《金匮要略》中指出,本病的病机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本病致病因素多为寒邪内侵、饮食不节、情绪紊乱、疲劳内伤有关。病机则为本虚标实,气血虚损为本,实邪凝滞为标。《素问·调经论》曰:“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7]”。中医认为:阳气虚弱之人,胸中阳气亦不足,阴寒之邪气易趁机侵袭人体,寒邪易阻滞气机,气机郁闭而影响血液运行,易致胸痹发生。《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侯》记载:“痛着,风凉邪气乘于心也”。意为气候变化对本病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应该在寒冷季节做好避寒保暖。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其心绞痛发病率与其他地区相比是较高的,所以,本文选取的寒凝血瘀证为常见证型,具有地域代表性。

散寒祛瘀方组方具体为枳实、薤白、当归、桂枝、芍药、细辛、大枣、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甘草,瓜蒌、延胡索、郁金。方中桂枝、细辛性味辛温,可辛散温通,具有温经通脉、散寒止痛之效;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当归、芍药可补血活血而止痛;芍药、甘草缓急止痛;薤白辛温,通阳散结,化痰散寒,能散胸中凝滞之阴寒;延胡索、郁金能散能行,可行气活血止痛;红花活血祛瘀,温经止痛;诸药并用,增强了辛温散寒、温经通阳、活血通络之效。另外,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赤芍具有抗氧化、抗炎,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8];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川芎具有 抗血栓、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等作用[9];薤白提取物能明显抗血小板聚集,降低动脉脂质斑块;桃仁具有抗凝血、改善血液循环作用[10];红花具有抗氧化、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凋亡、保护心肌等作用[11];诸药合用增强了此方活血化瘀的功能。

本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散寒祛瘀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研究结果从中医临床疗效、    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用量三方面对2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散寒祛瘀方联合西药的试验组患者在对于寒凝血瘀证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只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散寒祛瘀方联合西药治疗寒凝血瘀证稳定型心绞痛时能更好的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田旭.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0):64-65.

[2]曾昭齐,苏卫.芪葛丹红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38例[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4):39-40.

[3]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0.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5]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编写联合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1):4-28.

[6]陈璐,秦明照,王宁.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健康管理及预防[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8,17(12):956-960.

[7]周仲英,薛博瑜.周仲英实用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2.

[8]冀兰鑫,黄浩,李长志,等.赤芍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0,33(3):233-236.

[9]吴志刚.川芎嗪的药理学进展[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3,25(1):28-32.

[10]赵强,李莹,孔令升,等.桃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2):56-59.

[11]陈梦,赵丕文,孙艳玲,等.红花及其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2,5(7):556-560.

(收稿日期:2021-04-09)

猜你喜欢
硝酸甘油临床疗效
硝酸甘油要管用,合理存放很重要
硝酸甘油为何不灵了
硝酸甘油保存有讲究
硝酸甘油的正确使用方法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