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1-08-30 20:08杨梅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课外阅读学科

摘 要:我国的教育课程一直在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做出优化与提升,从教育部所进行的诸项改革当中,不难看出目前的教育发展方向更为重视的是学生的学科素养,其中表现出来的年轻化特征也极为显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对中低年级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 因为从学习的基础上来讲,语文学科是展开一切学科教育的基石,只有打好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才能够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在本文当中将针对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探讨关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技巧与相关方法,通过相应策略的研究,为学科素养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推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学生 语文素养 培养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35

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出来的语文能力以及语文修养综合起来,就成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在语文能力当中,包括了学生有关于汉字的辨认、书写、理解以及写作等;语文的修养则是包括了学生在阅读语文的时候所能够产生的思考以及情感的共鸣,包括了在学习过程当中,累积下来的语感、语言习惯等等。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保持高度集中,因此小学中低年级教师需要确保他们有着良好的听课习惯,在课堂上不断吸收、理解与掌握知识,进而提升语文学习效果。在教育领域当中,一向都非常热衷于研究低年级学段学生相关教育方式,其中语文素养又是备受关注的,这非常符合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方向。在低年级的教学目标当中,语文素养起到的作用极其关键,他能够对此年龄段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能力培养与提升,增加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文化知识体系做出了极有效的丰富, 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也是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必须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小学生是否能够在身体和心灵上都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成长,很大程度上面就是看语文素养是否培养到位。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素养的必要性

语文素养是通过不断地进行语文学科的相应探索与学习而掌握并累积下来的一种综合能力。语文素养的培养就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低年龄段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围绕语文能力的培养来设置相应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标,其必要性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当中得到了解。

第一,我国目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学质量或是学生的学习成果,通常由考试成绩来作为量化指标,因此学校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也难免有着明显的倾向性,相对来说更注重的是教学的意识作用,在学科素养的培养方面较为疏忽。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语文能力上面的表现并不理想, 其学习品质不高,虽然能够勉强应付考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不管是听、说,还是对语言的读和写,都不能够达到优良的标准,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兴趣也难以得到提高。我国的教师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过分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培养,所以在小学低年级中对于语文素养的培养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

第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领域相对较为狭窄,枯燥的教学课程往往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同时也只片面的注重学生的技能掌握,忽视了在道德层面以及审美能力上的培养和提升。如果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没有兴趣,那么他们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只会以一个应试的不良心态去学习语文,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第三,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从小就具有较高的悟性,对语文学习有一个较好的开端,这样才会有利于后期更高阶段的语文学习。学习的动力是由兴趣来作为燃料进行驱动,只有对语文感兴趣,学扎实,后期的学习生活才会顺利。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

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当中,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必须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道具和创新的教学模式来展开。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们还要注重的就是在日常课程当中,将学科的素养培养任务也结合在内,语文素养的培养也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与维持,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拥有更深层次的推动力。例如,将书本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化、形象化,让低年级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体验,改善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体验;如果是对一些用词较为精简的古诗词进行鉴赏与学习,低年级语文授课教师可以将这些诗词转化成低年级学生可以理解的故事,让低年级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理解这些诗句的含义。这样既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真正地将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普及到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当中。

2.增强教学引导,树立正确方向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素养的培养方面,有一个客观现实,是必须要着重注意的。那就是这些学生的年龄小,所以在学习当中所呈现出来的热情往往难以长期维持,并且在身体上或者是在精神上也都需要有教师来进行照顾与保护,在学习的同时,教师所需要起到的,不仅仅是引导和教学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兼顾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呵护与维持。在这一点上教师要做的是以身作则,给具备着较高模仿热情的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示范,作为一个可供学习与模仿的榜样来起到带动作用。通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来带动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培养起自己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语文素養的建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师需要长期坚持,通过各种方法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从而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能够拥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并通过对字词量的累积产生语文能力上面的质变,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

针对低年级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在上课过程中经常存在交头接耳开小差的情况,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该首先将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上,在这个过程中,低年级的语文任课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关注点,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地方选取有趣的题材,并将这些内容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通过以学生为本,增强语文学科的渗透,并且教师需要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培养起他们良好的习惯。

3.拓展课外阅读,课上课下联动

学好语文的作用不仅是拓展自身的思维,也是交际的工具,更是其他学科的基础。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篇的積累上,培养他们的识字写字、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小学生阅读量的来源:一是随课文积累,语文教材都是教育学者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性专门编写的内容,难易程度和词汇量的递进非常适合小学生,所以必须抓住课堂学习的有效时间。二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教师要给小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文学读物,引导小学生广泛涉猎书籍和报刊等各种题材和风格的文学作品,课外阅读不是盲目的见书就读,而应该是语文课堂的有效延伸,比如在课堂上学习了李白的《静夜思》,那么课外阅读就可以读一些关于李白的小故事,进一步拓展到同时期李白的好友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代表作,扩大知识量的同时,学会一定的联想能力。有条件的话,可以对孩子因材施教,针对小学生语文课堂上的短板,在课外阅读中进行弥补,如词汇量不够的需要读一些词汇量大的作品;想象力欠缺的,可以多读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学作品,形成课上课下联动互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基础知识扎实了,才能进一步上升到提高交际能力和审美情趣,可以让学生在完成课外阅读后,进行小组交流,互相介绍自己课外读物的内容及精彩之处,这对提高他们的总结和表达能力以及逻辑分析能力非常有帮助。这个过程是一个累积的漫长过程,教师和学生切勿急功近利,要在学习语文初期就打下扎实的基础,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帮助学生在语文听说读写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最为理想的小学低学段的语文素养。在这个阶段掌握较为全面和扎实的语文能力能够为以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对于各门学科以及各项知识要点的理解和掌握奠定基础。语文的教学必须要注重的是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有所积累,有所感悟,并能够进行成功的运用。在小学低年级中,学生的素质培养、能力的全面发展都需要先打好一个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他们的语文素养,必须要将小学语文学科素养提升起来,才能够进一步地带动高阶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带动对其他学科的阅读和理解,从而使得整体的教学计划都能够变得更为顺利,同时也能够通过这样的创新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 陈海燕《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小学生》2020年第12期。

[2] 张国正《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山西青年》2020年第7期。

[3] 孙丹丹《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32期。

[4] 杨斌福《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学周刊》2019年第32期。

(杨梅华,1975年生,女,侗族,小学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课外阅读学科
国学积累:语文写作教学路径的多元探寻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