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多文本阅读课堂的教学方法研究

2021-08-30 02:21沈娇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诗文古诗文议题

沈娇

摘 要:随着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多文本阅读成为近年来语文教学中的热点。其主要特点是将相似的多篇古诗词放在一起阅读,引导学生分析其相同或相近的阅读要素,帮助学生梳理归纳古诗词教学的知识点,构建古诗词学习的基本框架,让学生建立更清晰的认知,多文本阅读教学法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 古诗词 多文本阅读 教学方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11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古诗词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其字词简短,但寓意高深,并且我国古诗词数量繁多,很容易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利用多文本阅读,将具有相似特征的多篇古诗词放在一起阅读,加强归纳整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便会更加清晰,记忆也就深刻,对学生学习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多文本阅读的含义

多文本阅读,简单来说就是将多篇文本放在一起阅读,通过更多样且丰富的阅读拓宽学生眼界。通过细致归纳其相似或差异要素,加强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通过初中语文教材中对所有古诗词的大致归类,让学生从繁杂的古诗词学习中分门别类。通过对相似或相近古诗词的规律认知,培养学习迁移能力,起到以少带多、以点带面的教学效果。

二、多文本阅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1.细读诗文,感悟内涵

在古诗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拿出时间让学生仔细诵读,在诵读准字音和停止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体会到古诗文的语言之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文的韵律美,获得审美意识,体会诗文的内涵。例如,集体阅读和个人阅读相结合,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阅读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在阅读的过程中将枯燥的古诗文变成有韵味的作品,体验古诗文的语感,吸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修养。

2.归纳阅读要素,培养学生整理能力

不同文本描写侧重点不同,有不同的阅读要素,这也就是诗文的内涵。首先让学生按照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加强对古诗词的深入钻研,等同于给学生设置探究的方向和目标,让学生围绕目标展开学习,进一步提高古诗词探究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开展一次多文本阅读,提供的多篇文本有《雨霖铃·寒蝉凄切》《如夢令》《浣溪沙》等,又将课外的古诗词如《南乡子·乘彩舫》《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引入课堂教学中,议题选定为“婉约派诗词在写作手法上的相似点”,让学生围绕议题展开探究,带领学生分析诗词中相似的写作手法,让学生思考自己怎么去模仿写作婉约派的诗词。按照古诗词阅读要素进行归纳整理,能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在古诗词阅读中学得更加轻松。

3.学生自主观察,培养分析能力

这一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更加自由、灵活,因为文本选择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和提出议题,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和归纳古诗词学习中的阅读要素,对古诗词进行细致、系统的加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例如在《渔家傲·秋思》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教学中,侧重点可以是“家国情怀”,也可以是“抒情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解。

4.以一带多,以点带面,培养学生阅读迁移能力

在学生对古诗词学习有系统、基础的框架之后,围绕这个特定的框架去学习新的古诗词,培养学生古诗词阅读迁移能力,帮助学生明辨知识,找出规律,从而更快地学习新的古诗词篇目,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群文阅读教学法中文本选择和议题的内涵,其次分析如何选定文本以及多文本阅读的含义和重要性,最后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阐述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多文本阅读培养学生古诗词学习能力的方式方法,并将“多文本阅读”教学法能迁移到其他文本阅读教学上,真正达到促进多文本阅读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牟婕《统编版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视野建构与实践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20年。

[2] 叶丽华《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言语形式初探》,《新课程研究》2020年第5期。

猜你喜欢
诗文古诗文议题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