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021-08-30 15:17张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管理工作理念

张芳

摘 要:在小学阶段,班级是进行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班主任的管理能力以及管理模式影响班集体的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班级管理工作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基于此,“以人文本”得班级管理观念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的管理方法将作为本文探讨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以人为本 小学 班级管理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84

一、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现状

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极具有时代特色与深远的发展性,“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与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联系性极强, 小学阶段的教育在学生的整个受教育阶段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目标提出的,极有利于学生的教育发展。但是就当前我国的小学班级管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尚未被教育者们深入理解并运用,缺乏一定的变通性与创新性。基于此发展现状,要将“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贯彻与实际运用推广。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首先,我们应当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意义有深入的了解。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将活动的目的与学生的意愿紧密联系,学生将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任务,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师生关系得以增强,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也得以有效提高。此外,“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渗透,将会使学生树立民主管理的意识,加强自身的管理,充分发挥自身的性格特点,使得学生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得以塑造。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之中的应用

在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落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以得出具有创新性与发展性的具体的管理措施,从而促进班级管理的长期有效发展。基于此,笔者列举了以下三方面作为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借鉴内容。

首先,如何使学生实现健康发展是开展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教师可以在学生内部开展民主管理模式选出相关的班级活动管理负责人。学生在参与班级活动管理的过程中的积极性将会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班级管理意识与自我约束能力。

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将贯穿于整个班级管理活动过程中。班主任不仅教授学生学科知识,而且也在学生的生活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站在学生的位置考虑问题,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发展的性格特点,从心底里尊重学生,并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关怀爱护每一位学生,不可区别对待学生。

最后,科学的制度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基础条件与事实依据。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极具有创新性与发展性的特点,在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确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从而使得一系列的班级管理活动得以有效合理的开展,学生也得以全方位的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教育理念需求与内容的不断深化,在小学教育阶段,应当将班级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充分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使得“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得以贯彻落实,为教师管理工作與学生长期的发展奠定坚实而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金红霞《借助以人为本理念,有效开展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家长》2021年第15期。

[2] 徐晶晶《以人为本理论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优化》,《文理导航》2021年第5期。

[3] 金怡《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教育艺术》2021年第4期。

[4] 赵兴荣《浅谈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方法》,《考试周刊》2021年第16期。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管理工作理念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