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预习活动

2021-08-30 14:59荆思洋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作业本本课家校

荆思洋

摘 要:预习活动是语文教学中不必可缺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义务教育阶段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古诗《迢迢牵牛星》为例,探索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语文预习活动。通过借助网络资源与相关平台软件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资源进行独立预习、借助网络便捷沟通模式进行小组合作与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语文预习活动有效展开。

关键词:互联网 预习 语文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62

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可以轻松通过网络传递信息,获取知识。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应能利用网络信息等渠道尝试探究性阅读,获取资料。由此可见,网络在当今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预习是体现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能动性的一项学习活动。如何利用好网络开展语文预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预习指导,需要进行一定的思考。

一、网络影响下的语文教学活动

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使在网络下的教师教授指导内容与学生预习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同时,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碎片时间阅读极大限度地增加了日常信息的获取量,丰富了日常学习内容,使学生的预习活动更加灵活。同时,随着现如今网络社交软件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相比口头叙述,网络文字信息语音保存时间长,随时可以进行查看。这种特性使教师的监督检测形式更加多样,快捷的沟通方式也为学生在预习中进行合作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网络改变了学生只能从课本书籍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网络上通过多样的形式(如文字、图片、短视频、游戏等)获取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由于网络信息的广泛,学生在预习时,更乐于根据个人的需要进行自主选择,这样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实现探究式、发现式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网络学习并非没有缺点,青少年时期学生的自控能力弱,面对网络中各类游戏、聊天软件、短视频等很难做到自律,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活动。学生对网络搜索答案可能产生依赖的心理,降低学生的思辨质疑能力,降低预习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思考如何合理设计预习活动,使学生做到有效预习。

二、教师如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预习活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的。语文课程须依据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性质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充分自由的表达,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进取精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文本内容进行大胆质疑与假设,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上的效率。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网络上的平台,根据不同文体,确定预习目标与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借助網络进行家校合作,对学生的预习活动进行有效监督评价。

第一,借助相关工具、平台,打造便捷学习、反馈、检测途径。教师可以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从而做到资源有效利用,预习检测的目的。如国家级平台中小学网络云平台(eduyun.cn)、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4)等。在此平台中包含国家中小学课程资源、频道栏目等,积累更加丰富多样的知识,不仅局限于某一篇课文,要做到全面发展。教师可借助网络的海量图文视频信息资源,运用相关工具平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可以充分利用cctalk、钉钉、腾讯课堂等教学平台拥有的强大功能和配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本课预习使用软件“钉钉”进行。在“钉钉”中,通过班级群进行多人聊天和单独私聊促进家校、师生沟通,家长使用作业本、打卡活动监督帮助学生上传预习成果,教师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随时打开手机,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监督,在线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第二,借助网络海量资源信息,引导学生进行独立预习。教师可借助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应字词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课文基础字词、了解相关写作背景、文体知识等。在基础训练中,设计自主探究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与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中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工具书等途径进行资料查找,了解诗人以及时代背景。《迢迢牵牛星》出自《古诗十九首》,重点要求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感受其文学魅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选择探究。可以设计相关问题对古诗内容进行有目的性的引导,使学生掌握古诗的内容,为课堂授课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感情、品味诗歌的语言,了解诗歌炼字技巧起到积极作用。最后设计拓展问题,将学生学过的课文《牛郎织女》古诗词与本课的内容联系起来,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三,利用网络实时沟通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微信、QQ等聊天软件进行任务分配、自由讨论、上传资料等活动。利用多样的作业形式、组内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在预习活动中积极性、参与度。

本课设计小组合作展示诗歌故事,学生可通过线上合作,分配任务,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聊天功能对学生进行在线指导。

第四,注重网络预习检测与评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实时互联的特点,利用电脑、手机软件等对学生在网上提交的预习作业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便捷的评价方式进行语音文字指导。

本课通过“钉钉”作业本、每日打卡等,学生随时提交,教师随时可以进行批阅评价指导,提高检测效率。同时,对于学生的小组合作成果,可以及时保存、反馈,以供上课学生展示和教师课堂教学使用。借助“作业本”评价系统信息可以长时间保留的特点,学生可对教师的评语进行随时查看,反复思考,同时由于信息保存时间长,对后续复习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五,利用现代网络,进行快捷方便的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进步。家长在学生成长学习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预习活动作为一项在家完成的活动,更需要家校的合作。当今时代“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等均发生重大变化,信息技术条件下家校合作教育变革更为全面和深入”。网络成为家校沟通提供及时沟通反馈的途径。通过教育平台以及聊天软件如微信QQ对话、各类平台直播、多人聊天等形式将家长与学校、教师链接起来,增进家校沟通,提高家长在学生学习中的参与度。借助家校合作,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学习合作探究。

本课中设计向父母朗读古诗。将朗读的音频发送在“钉钉”作业本相应位置中,家长对本次朗读留下评语。同时,可以利用软件进行多人群聊、私聊,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家校沟通合作。

在网络环境下,语文的预习活动形式更加多样,资源更加丰富、小组内沟通更加便捷。教师通过家校合作、先进的网络资源与平台、网络便捷的实时沟通与评价,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附:预习活动实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古诗三首》(《迢迢牵牛星》)预习目标:

(一)基础目标

1.学习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进行书写练习。注意“迢”“脉”“札”字读音。注意“擢”“盈”“栖”字写法。将书写练习拍照上传至“钉钉”作业本相应位置。

2.向父母朗读古诗,注意朗读时的节奏。将朗读的音频发送在“钉钉”作业本相应位置中,同时家长对本次朗读留下评语。

3.读一读注释,借助注释思考古诗的大意。

(二)提升目标

1.借助网络、工具书等,了解作者。查阅《古诗十九首》的相关资料,可以根据古诗内容、思想感情、时代背景等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展开。

2.读古诗,思考以下问题: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节日或神话传说?

参考文献:

蒋跃东《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模式研究》,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猜你喜欢
作业本本课家校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作业本里的故事
换作业本
搞笑作业本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