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峰
尿常规检查属于医学检验中的常规项目,很多肾脏病变早期会产生蛋白尿/尿沉渣有形成分,部分全身性病变、身体其他脏器,对尿液改变的疾病实行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如糖尿病、肝胆疾病、血液病等,便于客观评判疾病。需要注意的是,尿常规检验中包括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干化学法能合理使用干化学分析仪,对尿液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尿液中的化学成分能够促使尿多联试带模块颜色出现改变,颜色深浅、尿液物质浓度有直接关联,缺点为尿液中部分成分、试纸易受到外界因素所影响[1]。尿沉渣法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沉淀物,检查尿液有形成分,如此可在第一时间判断泌尿系统出血、感染、阳性反应等相关情况,但对于临床医师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本次研究将本院近1 年500 例进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为主,分析干化学法结合尿沉渣法检验的临床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本院500 例进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干化学法组(152 例)、尿沉渣法组(155 例)、联合组(193 例)。干化学法组中男86 例、女66 例;年龄13~70 岁,平均年龄(41.5±10.4)岁。尿沉渣法组中男89 例、女66 例;年龄14~70 岁,平均年龄(42.1±10.5)岁。联合组中男108 例、女85 例;年龄15~70 岁,平均年龄(42.5±9.7)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临床资料齐全;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患者/患者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严重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沟通;依从性不佳。
1.2 方法
1.2.1 干化学法组 进行干化学法检验。在检验前采集患者中段尿液30 ml,置于化学法反应试纸上实行干化学法检验,停留时间为5 s。然后使用干化学分析仪检验,按操作说明说规范操作即可,需认真做好检验结果记录工作[2]。
1.2.2 尿沉渣法组 进行尿沉渣法检验。采集患者30 ml 中段尿液,使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验,借助鞘流技术的作用将尿液样本输送到流式细胞池,这时配合层压技术处理,确保尿液样本保持持续、平铺的状态。之后对尿液样本图纸进行拍摄处理,通过APR 自动离子识别软件、神经网络进行有形成分分类处理[3]。
1.2.3 联合组 进行干化学法结合尿沉渣法检验,具体检验方法与干化学法组和尿沉渣法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三组定量红细胞、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及漏诊率、误诊率、错误率。干化学法检验结果判定标准:使用试纸条检测白细胞计数呈“+/+以上”、红细胞计数呈“+/+以上”为阳性。尿沉渣法检验结果判定标准:红细胞>7×109/L、白细胞>10×109/L 为阳性。错误率计算:漏诊率+误诊率相加总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定量红细胞和定量白细胞检验结果对比 联合组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和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09%、41.45%,均高于干化学法组的18.42%、1.97%和尿沉渣法组的16.13%、3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定量红细胞和定量白细胞检验结果对比[n(%)]
2.2 三组漏诊率、误诊率、错误率对比 干化学法组的漏诊率、误诊率、错误率分别为11.18%(17/152)、10.53%(16/152)、21.71%(33/152);尿沉渣法组的漏诊率、误诊率、错误率分别为3.87%(6/155)、9.68%(15/155)、13.55%(21/155);联合组的漏诊率、误诊率、错误率分别为1.04%(2/193)、1.04(2/193)、2.07%(4/193);联合组的漏诊率、误诊率、错误率均低于干化学法组和尿沉渣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泌尿系统疾病均经检测尿液进行早期诊断,便于对后续疾病的诊治、预后作出客观评判,主要对尿液的有形成分进行评估,可将其作为判定人体健康的重要依据[4]。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测是对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红细胞及白细胞计数进行检测,旨在判定患者是否存在血尿、炎性反应、肾脏疾病等。尿常规检验时多使用干化学法、尿沉渣法检验,当前临床医学检验水平持续优化,单独通过上述任何一种方法检验均无法获得最理想的检验效果,所以本次研究将干化学法结合尿沉渣法应用于尿常规检验中,以此有效提升疾病的阳性检出率[5]。借助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施行尿常规检验,可取代手工干化学试带、弥补离心取尿沉渣的不足,而且能确保操作的简便性、可重复性,缩短实际检测花费的时间。联系具体情况,干化学法的应用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究其原因和检测的过程容易受到代谢物因素、药物因素所影响,因此容易发生尿液颜色和性状变化,同时部分患者蛋白尿浓度增加,所以无法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发生假阳性和假阴性状况的几率较高[6,7]。与此同时,尿中维生素C 浓度较高,会对结果造成直接影响,使得尿葡萄糖、尿胆红素、尿硝酸盐出现假阴性情况,如果尿中存在肌红蛋白,隐血检测时易产生假阳性状况,经试纸检测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通过尿沉渣法检验便于对尿沉渣物进行观察,分析内部结果,如细菌、寄生虫和结晶等,与干化学法相比,尿沉渣法操作中会以尿沉渣分析仪进行不同角度拍照,对有形成分进行分类,以此客观判定有无异常情况[8]。相关需要注意事项:应用尿沉渣法检验时易受到临床医师专业水平、操作技能因素影响,并且尿沉渣法对部分细胞图像识别的效果较好,然而对复杂细胞、管型图像无法的识别,若实行离心处理会引发尿液红细胞破碎的现象,不能确保红细胞检验的可信度[9-12]。由此可见,单独通过干化学法、尿沉渣法检验均不能获得最理想的检验效果,所以建议将两者联合运用于尿常规检验中,以便充分发挥出两种检验方法的优势,为尽快检出疾病提供良好支持[13-1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率和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干化学法组和尿沉渣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干化学法结合尿沉渣法应用于尿常规检验中更利于提高定量红细胞、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联合组的漏诊率、误诊率、错误率均低于干化学法组和尿沉渣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干化学法结合尿沉渣法进行尿常规检验能够降低漏误诊率及错误率,使得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有效保障。
总之,尿常规检验中应用干化学法结合尿沉渣法可以提高定量红细胞和定量白细胞阳性检出率,并减少漏误诊、错误情况的发生,提高诊断结果的可信度,故而可在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