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亮
手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方法,近些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1]。腹腔镜手术相比于传统手术的创伤性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但此术式依旧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对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的要求极高[2]。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是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常用麻醉药物,临床中多采取静脉输注方式进行麻醉,其麻醉效果有限,不能取得满意的镇痛、镇静效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还易出现波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3]。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是一项新型的麻醉方法,操作较为简单,可控性也很好,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均比常规静脉输注更具优势。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妇科在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接收的70 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就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其的应用效果进行具体分析总结。
1.1 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择本院妇科在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接收的70 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 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3~55 岁,平均年龄(37.2±6.3)岁;婚姻状况:未婚3 例,已婚32 例;疾病类型:子宫肌瘤25 例,宫外孕3 例,卵巢囊肿7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58 岁,平均年龄(37.9±6.8)岁;婚姻状况:未婚4 例,已婚31 例;疾病类型:子宫肌瘤27 例,宫外孕3 例,卵巢囊肿5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病例均确诊为良性妇科疾病,具备腹腔镜手术指征,患者意识清醒、病历资料齐全;排除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认知障碍者,排除对试验用药过敏者;所有患者均对试验知情、同意,本研究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常规静脉输注麻醉,瑞芬太尼初始用药剂量为0.5 μg/kg,之后以0.05 μg/(kg·min)的速度持续输注;丙泊酚的初始用药剂量为0.5 mg/kg,之后以3 mg/(kg·min)的速度持续输注。
1.2.2 研究组 患者采取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应用Zeus 麻醉工作站和minto 药物把控输注模型;首先持续2 min 输注瑞芬太尼,瑞芬太尼靶浓度设为1 ng/ml,之后输注丙泊酚,丙泊酚靶浓度设为1 μg/ml。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NRS 分级,不同时间点的OAA/S 评分,不同时间点的HR,不良反应(躁动、寒战、恶心呕吐)发生情况。NRS 分级标准:0 级:无痛;1~3 级:轻微疼痛;4~6 级:中度疼痛;7~10 级:剧烈疼痛。OAA/S 评分满分为5 分,得分越低则表示镇静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对比(,min)
表1 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对比(,min)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患者的NRS 分级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NRS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NRS 分级对比[n(%)]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OAA/S 评分对比 手术开始20 min、手术开始30 min、手术结束时,研究组患者的OAA/S 评分分别为(1.60±0.03)、(1.66±0.11)、(1.22±0.03) 分,对照组患者的OAA/S 评分分别为(1.95±0.31)、(1.88±0.14)、(1.66±0.11)分。研究组患者的OA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48、7.310、22.830,P=0.000、0.000、0.000<0.05)。
2.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HR 对比 麻醉前、插管后即刻、气腹后即刻、手术完毕时,研究组患者的HR分别为(91.6±16.5)、(71.3±10.0)、(77.4±11.1)、(79.5±6.6)次/min,对照组患者的HR 分别为(91.1±16.3)、(87.5±15.6)、(98.0±11.2)、(85.0±8.0) 次/min。麻 醉前,两组患者的HR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8,P=0.899>0.05);插管后即刻、气腹后即刻、手术完毕时,研究组患者的HR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72、7.729、3.137,P=0.000、0.000、0.003<0.05)。
2.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2/35),其中躁动1 例、恶心呕吐1 例;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8/35),其中躁动3 例、寒颤2 例、恶心呕吐3 例。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40<0.05)。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此术式相比于传统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更佳,患者更易接受,因而近些年来临床运用率不断提升[4]。腹腔镜手术虽然创伤性小于传统开腹手术,但依旧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对麻醉质量的要求较高,需为其选择安全、高效的麻醉方案。靶控输注麻醉是一项新型的麻醉方法,在手术过程中能对血浆靶位药物浓度和效应室靶位药物浓度进行合理调控,能控制好麻醉深度,确保手术顺利实施,此麻醉方式相比于常规静脉输注麻醉更具优势[5]。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均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常用麻醉药,瑞芬太尼属阿片受体激动剂,其起效快,不会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影响,在短时间内即可清除,其麻醉安全性较高;丙泊酚能在进入患者体内后短时间内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有助于降低其外周血管阻力和静脉张力,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丙泊酚主要经肝脏代谢,能在手术后让患者短时间内清醒[6,7]。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麻醉时能根据患者体征和反应有效控制麻醉药物浓度,能防止血药浓度出现大幅变化而引起患者生命体征的波动,其麻醉安全性较高;其还能弥补常规静脉输注麻醉的缺陷,能缩短患者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8,9]。本次试验结果显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较短,术中OAA/S 评分明显降低,NRS 分级较优,术中HR 比较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7%,上述指标均优于采取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常规静脉输注麻醉者。周子超[10]的研究结论与此相似。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可取得很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建议将此麻醉方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