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源
冠心病是心血管科的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呼吸困难以及心律失常等症状,此外,冠心病是引起心肌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剧,该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而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必须采取及时诊断治疗[2]。在临床中,任何疾病的治疗方案制定都需要借助可靠的诊断数据,只有通过有效的临床检验获得准确的诊断数据才能确诊病情,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增大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障[3]。由此可见,研究出有效诊断冠心病的检验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为研究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作用,此次特从本院抽取95 例冠心病患者和68 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分组探讨,详细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9 年9 月~2020 年9 月收治的95 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68 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56 例(58.95%),女39 例(41.05%);年龄55~77 岁,平均年龄(62.08±5.37)岁。对照组中男41 例(60.29%),女27 例(39.71%);年龄53~82 岁,平均年龄(62.41±6.5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确认,本次研究已获准医院伦理会研究批准许可。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相关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的受检者;家属知情且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的受检者。排除标准:患有其他严重心血管病的患者;患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精神疾病史患者;免疫系统障碍疾病患者;不满足检验条件和不配合检验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受检者均进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具体检验方法:叮嘱受检者检验前8 h 禁食,于清晨空腹时间段抽取静脉血5 ml,抽血完毕后将其置于生化抗凝管内;将抽取储存好的血液及时送检,先做好血清分离处理,之后选择东芝TB-120 全自动生化检验分析仪完成对血清的检验分析,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检测血清胆红素,检验项目主要包括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采用尿酸酶法检测血清中尿酸水平。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包括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和尿酸。对比观察组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参考美国心脏协会的Gensini 积分法(狭窄程度评分×病变部位评分)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狭窄程度具体标准如下:冠状动脉狭窄1%~25%记1 分,26%~50%记2 分,51%~75%记4分,76%~90%记8分,91%~99%记16分,全闭记32 分;病变部位具体的评分标准如下:左主干病变记5 分,左前降支或回旋支近段及2.5 分,左前降支中段记1.5 分,左前降支远段记1.0 分,左回旋支中远段记1.0 分,右冠状动脉病变记1.0 分,小分支病变记0.5 分。按照以上评分标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0~1 分组(22 例)、2~20 分组(25 例)、21~40 分组(30 例)及>40 分组(18 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对比 观察组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对比(,μmol/L)
表1 两组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对比(,μmol/L)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观察组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随着病情程度加重,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逐渐降低,尿酸水平逐渐增高。冠状动脉狭窄评分>40 分组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低于0~1 分组、2~20 分组、21~40 分组,尿酸水平高于0~1 分组、2~20 分组、21~40 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对比(,μmol/L)
表2 观察组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对比(,μmol/L)
注:与>40 分组对比,aP<0.05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所致的一种心脏病,最显著的特征为心绞痛,若不及时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加以诊断治疗,很容易引发其他的心血管意外,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6,7]。目前,该病的具体发病因素未有确切定论,但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总结,遗传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等可能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8]。为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必须研究出有效检验诊断该病的方式。
在临床中,不同的检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诊断结果,只有选择正确的检验方式才能获得理想的诊断结果。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的检验数据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获取准确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指标数据对于冠心病临床诊断的重要性[9]。胆红素是胆色素的一种,它是存在于人体内胆汁中的主要色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剂功能,可以抑制亚油酸和磷脂的氧化[10]。此外,由于胆红素有毒性,入血后会形成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在进入肝之前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分离成胆红素和清蛋白,即间接胆红素。而当其进入肝后会与肝内Y蛋白和Z 蛋白结合成胆红素-Y 蛋白和胆红素-Z 蛋白,在UDP-葡萄糖醛酸转化酶的作用下会生成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即结合胆红素[11]。除了结合胆红素之外,还有非结合胆红素,而总胆红素就是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的总量。一般来说,血液中胆红素的正常含量为4~19 μmol/L,若该指标升高,则证明肝脏已经受到损害,脂质代谢也会随之出现异常,而这会直接影响心脏功能的正常运转,血清胆红素也会发生异常,导致冠心病发病[12]。尿酸是一种含有碳、氮、氧、氢的杂环化合物,若体内尿酸的生成量和排泄量不平衡会导致血尿酸升高,进而引起相关疾病。有研究显示,高尿酸会导致血小板大量聚集,致使血栓形成,并且还可能增大氧化应激反应,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质过氧化产生促进作用,加速冠心病的病情恶化发展[13]。由此可见,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均与冠心病发病具有密切关联。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着病情程度加重,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逐渐降低,尿酸水平逐渐增高。冠状动脉狭窄评分>40 分组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低于0~1 分组、2~20 分组、21~40 分组,尿酸水平高于0~1 分组、2~20 分组、21~40 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冠心病的病情发展与尿酸水平呈正比,与胆红素水平呈反比。
综上所述,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可发挥出显著的诊断作用,相较于健康体检者,冠心病患者的胆红素水平更低,尿酸水平更高,有助于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评估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