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有限元分析消除轴箱拉杆体折叠现象

2021-08-30 12:34王建武王大勇郭振明周蓬磊张雨溪
模具工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轴箱筋板坯料

王建武,王大勇,郭振明,周蓬磊,张雨溪

(1.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铸锻分公司,辽宁 大连 116022;2.大连交通大学 轨道交通关键材料省重点实验室,辽宁 大连 116028)

0 引 言

图1所示轴箱拉杆体是八轴电力机车连接轴箱体的关键零件,承担机车轴箱牵引和定位的作用,机车运行时提供合适的横向及纵向刚度,以保证机车的平稳运行,要求轴箱拉杆体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八轴电力机车为新型双节重联八轴大功率重载货运交流传动机车,轴箱拉杆体装车量大,在25 000 kN高能螺旋压力机模锻成型试生产过程中,出现杆部筋板折叠现象,通过对出现折叠的锻件进行统计,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其折叠的原因,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轴箱拉杆体锻造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其结果与实际生产吻合。通过更改制坯工艺,再次对其成型过程进行模拟,直至消除折叠缺陷,通过实际生产验证,解决了成型锻件折叠的问题,节省了试制成本,缩短了试制时间,提高了锻件成型质量及合格率。

1 零件结构分析

轴箱拉杆体零件结构如图1所示,外形为非加工锻件,零件结构与其他拉杆类零件相似,但是连接两端圆头的中间筋板薄且深,最薄处仅为9 mm,深度为35 mm,中间连皮厚度为12 mm,模锻成型时薄筋板处冷却快,影响金属流动性能,使筋板处较难充满。

图1 轴箱拉杆体

2 生产现状及零件缺陷

根据轴箱拉杆体结构,为了保证筋板处能顺利模锻成型,工艺设计时增加自由锻锤预变形工序,设计坯料在10 kN自由锻锤变形,预变形毛坯外形符合轴箱拉杆体轮廓,然后在25 000 kN高能螺旋压力机上模锻成型。模锻工艺设计在水平方向上分模,分模面法线方向与筋板方向垂直,杆部连皮处加工孔锻造时不成型,两端头部端面为加工面,设计单边加工余量为4 mm,锻件拔模斜度为5°。为了在锻制过程中,充分去除氧化皮,防止氧化皮在终锻过程对锻件尤其是薄筋板处的垫伤,影响成型锻件表面质量,设计变形胎与终锻模综合使用,最终确定轴箱拉杆体锻造工艺流程为:下料→加热→制坯→加热→终锻→切边→正火→清理→检查[1]。

在锻件小批量试生产过程中,锻件出现了杆部筋板填充不足现象,严重者甚至出现折叠,废品率超标;成型锻件填充不足位置尺寸超出设计下偏差,不满足设计要求,并且锻件在折叠处易形成应力集中,影响锻件的使用性能。

对首批试制的轴箱拉杆体锻件进行统计,试制锻件合格率仅为65%,出现筋板填充不足、折叠等缺陷的比例接近35%。对产生折叠的锻件进行分析,发现锻件出现折叠的位置大体相同,如图2中A、B处所示,筋板A、B位置处均出现不同程度填充不足或折叠现象。

图2 锻件折叠位置及变形坯料实物

3 工艺分析

折叠是已氧化的表层金属在金属变形过程中汇合在一起。在成型零件上折叠是一种内患,不仅减小了零件的承载面积,而且工作时此处产生应力集中成为疲劳源。折叠的类型和形成原因有:①两股(或多股)流动金属对流汇合而形成;②一股金属急速大量流动,将临近的表层金属带着流动而形成;③变形金属弯曲、回流并进一步发展而形成;④一部分金属的局部变形被压入另一部分金属内形成[2,3]。

经过打磨发现,折叠的两侧有较严重氧化现象,并且深度较浅,分析轴箱拉杆体形成折叠的类型为第①种,杆部与头部过渡处两侧金属流动速度高于过渡处速度,成型过程中汇合形成折叠。通过分析轴箱拉杆体变形坯料(见图2),变形坯料杆部与头部过渡处圆角半径大小不一致,有的圆角半径过小,甚至出现尖点,其过渡处根部距离约105 mm,分析产生折叠的锻件为圆角半径过小的坯料,折叠部位在坯料杆部与头部过渡处的圆角根部,由于该处金属充填较慢,相邻部分均已充满时,此处仍缺少金属,形成空腔,当继续成型时,相邻部分金属汇流形成折叠。为了能直观判断折叠的产生原因是否正确,并合理地进行工艺改进,减少现场试制成本,拟采取有限元模拟辅助分析及优化工艺方案。

4 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分析介绍

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是指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物理系统(几何和载荷工况)进行模拟。该分析方法是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单元就可以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的真实系统[4,5]。设计绘制实体模型,并对其进行网格划分,然后通过有限单元法模拟金属成型过程,以获得零件在成型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应力分布、应变分布及金属的流动情况。

4.2 模拟分析轴箱拉杆体锻造成型过程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轴箱拉杆体模锻成型过程,根据图2所示实物,实测变形坯料尺寸,以杆部与头部过渡圆角较小的毛坯作为实测对象进行实体建模,绘制三维实体,导出.STL格式文件。同时绘制锻模实体,并导出.STL格式文件,将坯料及锻模.STL格式文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设置模锻成型过程参数,对轴箱拉杆体成型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观察其成型过程。

模拟锻造成型过程结束后,进入有限元分析后处理,观察轴箱拉杆体筋板处成型过程,并调取流动速度分布,如图3所示,发现拉杆体靠近端头处筋板首先成型,随后杆部金属与过渡处金属流动成型。但在成型过程中,过渡处金属流动速度缓慢,杆部金属充满型槽时,过渡处金属并未充满。上模继续下行,C、D处位置两侧金属开始汇流,上、下模闭合时,最终形成折叠,与实际生产中出现的折叠相同。

图3 流动速度分布

4.3 改进坯料并再次模拟锻造成型过程

根据对模拟成型过程的观察,确认产生折叠现象的原因,并改进坯料变形工艺,加大坯料杆部与头部过渡处圆角半径,以增加过渡处金属流动性,减少过渡处金属与杆部金属流动速度差异性,使成型时两处金属同时充满型槽,防止过渡处两侧金属汇流形成折叠。对改进后的坯料再次进行成型过程模拟,模拟结果如图4所示,飞边大小及材料分配合理,观察其成型过程,发现金属流动状态良好,坯料圆角过渡处金属先于杆部金属流动成型,最终充满型槽,该位置未出现折叠,能够生产合格的锻件[6-8]。

图4 工艺改进后模拟结果

4.4 实际生产验证

利用10 kN自由锻锤对改进后的坯料进行成型,加大变形时所用压辊直径,保证变形坯料圆角尺寸的稳定性。通过对改进后的制坯工艺再次进行小批量试制,成型状态与模拟结果相符,未出现筋板充不满或折叠现象,锻件表面质量良好,尺寸符合工艺要求。

5 结束语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轴箱拉杆体成型过程,能直观地了解整个成型过程;针对模拟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改进锻造工艺,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周期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将有限元分析方法同传统锻造工艺相结合,可解决轴箱拉杆体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节省了人力、物力。

猜你喜欢
轴箱筋板坯料
木制品坯料出材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电解铝铸轧高级包装铝箔坯料中间退火与性能研究*
轴承套圈坯料螺旋孔型斜轧成形数值模拟及分析
带有碳粉收集功能的新型转向架接地轴端研究
某工程车轴箱结构优化及强度分析
动车组转向架轴箱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某地铁车辆国产轴箱轴承与国产新型润滑脂的应用研究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大型拖拽绞车滚筒优化设计
风机叶片气动筋板压挤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