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沪斌,刘景棠,黄心仪
(惠州市技师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3)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及要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和依托先进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打造新型“互联网+职业教育”平台,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高度融合,改革创新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建立高质量现代化特色智慧课堂。因此信息化教研教改工作已在职业学校广泛开展,特别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
《塑料模数字化设计》课程是职业院校一门关键的生产性实践课程,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经调研,学生在模具类企业的制造部门经过一段时间的岗位实践后,积累一定的模具结构原理和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掌握常用的数字化设计软件,可以逐渐胜任模具设计师岗位,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
(1)该课程融合涉及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原理、塑料模结构、数字化软件设计等,属于跨学科综合性实践课程,上述课程普遍在第一、二学年开设,学生对上述知识有所遗忘,且接触实际塑料模数量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程的传授效果。
(2)该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塑料模具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通过长期教学发现,该教材沿用案例项目还是传统的模具结构,并未融入现代模具行业企业最新的实用案例,导致课程教学内容普遍滞后于行业企业发展现状。
(3)该课程在职业院校安排不超过100个学时,课程知识量多,信息量大,涉及知识较为零乱分散,课时比较紧凑,以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只能在机房中采取“填鸭式”教学,将设计1副模具所需知识快速讲解并加以适当示范,师生互动不足,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能理解掌握,而难以兼顾所有学生接受程度及实施有针对性的辅导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徍。
(4)该课程在现有的考核方式中,大多数院校总评考核成绩为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比60%)+平时成绩(占比40%),并没有将学生掌握塑料模专业知识和创新设计能力纳入考核体系。
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相结合,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更能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式学习能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选择性地学习,可以灵活利用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工具,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开展学习,学习资源形式多样,可以支持与课程教学匹配的图片、音频、文字、动画、网络链接、教学课件PPT、教学微视频等内容;课堂开展模式可采用投票问卷、头脑风暴、测试作品分享、计时提问抢答题、小组合作方案等互动教学活动,促进师生之间交流,有效提升学生活动参与度和课堂活跃程度。
结合蓝墨云班课智慧学习APP平台建立混合式教学模型,从学前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设计。该研究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指导,利用蓝墨云班课教学助手,依托所在学校专业课程“微格教学”,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经过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师生交互活动的两轮升级迭代,逐步构建以课前导学、课中教学、课后测评3个阶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借助蓝墨云班课,实现师生在线交流活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当组织引导者,在课前需制定和发布教学任务书、上传教学资源、查看学生学习进度及学习问题的反馈;学生则登录蓝墨云班课接收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书、开展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单、记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课前充分准备。
结合传统课堂多媒体教学资源与蓝墨云班课教学助手实现课堂翻转,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师生面对面地有效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各环节中的课堂互动,发布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组内协作等方式合作探究、完成任务,最后教师解答学生在课堂任务中难以解决的疑点、难点。
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师生对在课前知识传递、课中知识获取过程中各环节的设计、学习的收获与感悟、意见与建议进行在线总结交流讨论。教师查看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完成评价。学生根据教师和同学的评价、课堂的整体表现进行自我总结反思,完善知识体系结构,更好地制定下一步学习计划。
为了探索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选用《塑料模具数字化设计》课程中的“盒盖进浇口设计”作为情境式学习任务,叙述基于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分析。内容选自教材《塑料模具数字化设计》中情境式学习任务:盒盖进浇口设计。学生通过此次任务学习,具备普通两板模浇注系统的选用原则、设计参数要素、操作技巧,为后续学习三板模浇注系统设计奠定基础,使学生掌握两板模浇注系统设计重要参数和操作技能。
(2)学生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模具三年制高职专业在校二年级学生,学生对蓝墨云班课线上教学和一体化教学模式产生兴趣,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学习本任务之前已系统学习机械制图、CAD项目技能训练、机械设计基础等前导课程,后续课程有模具综合项目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3)教学环境分析。为便于本次任务的组织实施,学院按基于现代模具类企业的标准布置一体化教学场地,并开发数字化模具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能够保障学生进行模具设计课程的需求。
4.2.1 任务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为了保障课程实施,模具制造专业成立校企模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导师担任课程主讲老师,调研企业真实工作岗位情况,编制课程标准,确定任务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目标描述
本次任务执行过程中,一方面结合盒盖塑料产品的结构分析涉及要素较多,过程较为复杂;另一方面浇注系统位置的确定、绘图设计参数设置较多,不易快速理解和掌握。所以设置教学重点为两板模浇注系统数字化设计操作,教学难点为两板模浇注系统侧浇口位置确定、侧浇口常用设计参数。
4.2.2 一体化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将课程实施过程分为3个部分:课前导学、课中教学、课后测评,其中课中教学由6个教学环节构成,分别为:任务引入——制订计划——审定计划——任务实施——过程管控——总结评价,如图2所示,教学设计完整,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以动为主、以师为导”的一体化教学理念。
图2 盒盖模具浇注系统设计一体化教学组织流程
(1)课前导学。以“盒盖侧浇口数字化设计”为例,教师提前2~3天根据授课内容设计学习任务书,根据学习任务书对相关的知识点、技能点细化,围绕知识点(常用侧浇口类型、特点、结构、与分流道的连接方式等)、技能点(常用侧浇口设计步骤、设置参数、操作技巧、设计优化等)结合企业简单工作案例录制微视频,编制课前测验题,在蓝墨云班课“视频资源学习”、“测试”、“作业”(“测试”内容为叙述盒盖浇注系统数字化设计任务描述和要求,模拟一体化教学明确任务,提前布置学生学习视频后,要求其绘制盒盖浇口草图并标注尺寸以便于后续数字化设计)功能区推送上述资源给学生。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安排学习,可通过PC端、智能手机端等观看微视频,完成课前测验。学生在课前导学遇到困难,以小组为单位,在“轻直播答疑”功能区反馈给教师,教师及时在线上答疑或在课中教学环节中集中解答。
(2)课中学习。课中学习阶段主要体现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线上线下交流互动,主要围绕“任务引入——制定计划——审定计划——任务实施——过程管控——总结点评”6个环节开展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如表2所示。
表2 课堂教学组织过程
(3)课后测评。在课后教学中,主讲教师、企业导师利用蓝墨云班课“轻直播/答疑”功能回答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并总结归纳本次课程内容,发布下次课程的学习指引;教师在“作业区”发布在线某模具侧浇口设计,用于巩固提升整体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利用“视频资源学习”功能发布各种类型浇注系统设计微视频供有余力的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或创新创业团队的学生课后拓展学习,强化其模具设计实战水平。
对于混合式学习,教学评价需线上线下评价相结合,考核方式也是多元化。本次任务实行线上考核模式(课前考核占10%+课中考核占25%+课后考核占15%)与线下考核模式(专业能力考核占40%+职业能力考核10%)相结合,其中线上考核由学生观看蓝墨云班课平台学习资源和参与教师发布线上活动组成,由蓝墨云班课操作平台按照设置比例生成分值;线下考核则由分值实行学生自评(占20%)、小组互评(20%)、教师(20%)与企业导师评价(40%)考评模式,突出企业导师评价意见的重要意义,如表3所示。
评价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混合式教学质量,将上述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模式在《塑料模具数字化设计》课程中进行推广实践,针对2018级和2019级学生进行对比试验,2019级应用蓝墨云班课平台混合式教学(22人)和2018级应用传统教学(28人)进行评价对比。
(1)期末总评质量评估。从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对比所占比例可知,80~100分的学生比例有较大幅度提升,从13.64%升至39.29%,70~80分的学生比例持平,保持在32%,60~70分的学生比例有所下降,从36.36%下降到25%,60分以下学生比例大幅度下降,从18.18%下降至3.57%。从分值分布范围可以得出,总体测试结果表明分数从低分段向高分段迁移明显,蓝墨云班课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具有显著作用。
(2)教学质量调查评估。调取学校每学期教学质量测评数据比较分析,选取“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及参与度”、“课程知识技能点熟练运用程度”、“学生专业对应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学生教学评价满意度”、“用人单位教学评价满意度”5个维度作为代表性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及参与度”从45.45%升至85.71%,“课程知识技能点熟练运用程度”从36.36%升至78.57%,“学生对应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从63.64%升至96.43%,学生评价教学满意度从72.73%升至96.43%,用人单位教学评价满意度从50%升至87.5%,5个维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说明蓝墨云班课混合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具有显著效应,该模式下所培养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在《塑料模具数字化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中,师生互动更为密切,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及参与度、课程知识技能点熟练运用程度、学生对应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学生期末总评成绩都有大幅度提升。考核的过程性、及时性、多元化对优化教学质量评价具有显著意义,更能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通过调查分析,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对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混合式教学的认可度、接受度非常高,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教师可获取大量客观定量定性的教学反馈数据信息,充分了解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需求、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效,更好地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质量的多元交互式学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