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用”视角下的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策略

2021-08-29 21:19黄晓冬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持球传接球接球

黄晓冬

编者按:《案例研析》总第45期话题研讨探讨了如何针对学情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与技术学练方法,总第46期话题研讨在此基础上,深入研讨“如何将知道和理解的技术动作转化为运用能力”,旨在探讨体育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所掌握的多种学习方法运用于技术学练与生活中。本期特邀浙江师范大学孙喜和教授担任主持嘉宾,带领一线教师探讨“学会”与“会用”的差别,通过对篮球传球技能单元教学方案的探讨,参与研讨的教师结合教学经验,分享了个人在教学中使用的多样性方法,为体育教师提供了借鉴,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实战中合理运用所学技术动作、掌握运动技能(参与话题网址:http://bbs.jsports.cn/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75)。

一、对“会用”的理解

本期研讨从应用的角度对水平三(六年级)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传球单元进行了教学设计。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应用”是在“记忆”和“理解”之后,更高一级的认知。技术动作应用的学习是在会做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做到在复杂环境中或真正比赛时能使用技术动作,发挥其价值功能的过程,即“会用”。“会用”技术动作体现一个人的运动能力。运动技能的学习要素分为深层要素和浅层要素,深层要素是指对运动技能学习产生主要作用的因素,分为动作结构、动作顺序、动作时机;浅层要素是指可以调节的要素,分为动作力量的大小、动作速度的快慢、动作幅度的大小。[1] 对比双手传接球的特点和运动技能的学习要素发现,这些要素为学会技术动作(即“会用”)提供了方向和办法。从“会做”的角度看,是在无干扰的情境下已经基本掌握了单个动作结构和动作顺序。从“会用”的角度看,在会做动作的基础上还需要掌握运用深层要素动作的时机,以及浅层要素动作的力量、速度和幅度。

从“会做”到“会用”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和学习过程。如,本期研讨案例中双手胸前传接球对“会做”的要求是2人相距一定距离在原地静止的状态下进行传球,强调的是动作的正确性。而“会用”的要求是在比赛中有防守的情况下,在快速移动中准确、及时地用双手胸前传球技术将球传到相应的位置,强调的是及时、准确,体现出传球技术动作的功能。再进一步分析传球过程,是在运球或接球后遇到防守,学生能根据比赛场上的情况做出正确判断,选择胸前传球进行转移球,然后做出相应的传球技术动作。因此,“会用”传球动作首先要理解传球在比赛中的作用,然后根据场上情况把握时机,主动做出不同角度、速度和落点的传球。在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先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的作用,然后根据传球的目的设计多种练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传球意识,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认知,最终让学生在比赛中真正“会用”传接球技术。

二、“会用”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策略

从“会做”到“会用”是一个身体的认知学习过程,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理解以达到在比赛中“会用”的目的。传球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传球调整进攻队形、打乱对方的防守、控制比赛节奏等,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创造最佳进攻投篮空间。而双手胸前传接球属于传接球技术动作的一种,其目的也如此。但是,进一步分析比赛场景会发现,双手胸前传接球多用于半场阵地进攻时后卫组织进攻,左右调动,打乱对方防守部署,形成局部的多打少的局面;或者是由守转攻时,第一时间传给快下队员,形成快攻或者以多打少的局面。这是由双手胸前传接球速度快、落点准、方向灵活等特点决定的。持球队员根据场上队友和对手的站位和移动情况,分析最佳的进攻位置(即传球的目的)后,在最佳时机选择进行双手胸前传接球,给最佳位置队友进行不同速度、角度的传球,隊友接球后再根据场上情况选择进攻方式。因此,在“会用”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中,先要进行传球时机的教学,然后在传球时机的引领下对传球速度、角度等浅层次动作要素进行教学。

1.学会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时机的教学策略

篮球场上队员都在快速移动中,机会转瞬即逝。学生“会用”双手传接球,应体现在对传球时机的把握上。传球过早,队友还没移动到相应位置,造成传球失误;传球过晚,对方防守队员可能会发现漏洞及时补防,失去传球机会。因此,传球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持球人根据场上情况,第一时间发现对方的防守漏洞或者薄弱环节,然后才能将球传到相应的位置。因此,在传球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场上情况,即提高视觉能力。如果仅是“会做”双手传球动作,传球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动作的正确性和用力的协调性上,是与在固定位置上队友的配合,而不会全面把握场上所有情况。“会用”传球则要求持球人要观察场上所有队友以及对手的位置,分析对手的弱点、队友的最佳位置和空当、本队的薄弱位置等;接球队员也要观察场上的情况,分析最佳的进攻位置,观察持球人是否有传球意图,并判断来球的方向、角度和速度等。因此,在教学中应提高学生的视觉能力,持球人员才能确定球去向哪里,接球队员才能有目的地摆脱防守,到最佳的进攻位置。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胸前双手传接球才能发挥其价值功能。

教学中常见的四角传球练习(图1),学生采用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方式进行练习,采用侧身弧线跑移动。学生对传球和移动线路熟悉后,为提高学生的视觉能力,教师可以增加练习条件。如,图中学生1在向学生2传球前,让学生3或者学生4做出相应的手势(拳头、掌、剪刀)或者手指比出数字,学生1要喊出学生3或学生4的手势。当上述练习熟练后,可以让传球学生在传球前报出其他2组或者3组的手势。接球队员也要报出其他两组队员的手势或者数字。

通过练习养成习惯后,传球学生在传球前就会主动观察场上的所有情况,以掌握场上球员位置,第一时间找到传球空当。队友也会时刻主动观察场上的情况,以便主动摆脱对方防守球员接球。由于时刻掌握场上的情况,接球前即可快速分析下一步的进攻方式,缩短反应时间,更快地抓住进攻时机。

提高视觉能力只是掌握传球时机的第一步。由于开放式运动技能中,场上队员基本都在移动中,因此,“会用”双手胸前传接球还包括能根据场上情况预判队友的意图、对手的意图以及传球的安全区等,然后综合判断才能确定传球时机。如,比赛中常用的传切配合战术,持球人将球传给队友后,摆脱防守突然向篮下切入。队友接球后要根据场上情况判断传球人是否会切入、其他队友是否会切入。假如有队友切入,切入队友的位置是怎样的(是否摆脱防守、与防守人的位置关系等)、速度如何、其他防守人是否会协防,持球人与切入队友的位置关系等,都需要观察预判。只有当队友摆脱防守向篮下切入的一瞬间,对手其他防守队员来不及协防,切入队员形成空位时,才是传球的最佳时机。过早传可能没有摆脱防守、过晚传可能防守人跟上或其他人补防,失去了传球的机会。假如没有队友切入,此时的持球人还要根据场上队友和对手的对位情况,预判队友是否有对位优势,如果有对位优势也可以传球,让队友形成优势单打;假如没有队友切入、也没有对位优势,只能快速传球给其他队员,进行调整再次寻找机会。

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培养学生的预判能力、出现时机快速做决定的能力。如图1的四角传球,学生1传球给学生2后,学生1弧线切入采用变速的方式,先慢速侧身跑,再突然加速,当学生1突然加速一段距离后,学生2再传球给学生1,以此类推。也可以让学生2、学生3、学生4中的1个或2个随机突然加速,学生1传球给突然加速的球员,以此培养持球者的观察、预判能力,以及非持球学生的观察和发现空位的能力。

2.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浅层要素的教学策略

“会用”双手传接球在学会了技术动作的结构、顺序和时机后,还要学习胸前传接球的浅层要素,即传球力量的大小、动作速度的快慢以及动作幅度的大小,以保证传球的准确、及时,接球人形成空位。这些要素应根据场上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传球力量大小决定着传球距离的长短。阵地进攻左右转移寻找进攻机会时,队员之间距离较短,要求传球力量较小;后场持球人员发现有快攻机会,第一时间传到前场,传球距离较长,需要较大力量的传球。比赛中,持球队员是重点盯防对象,因此在发现时机后,要求传球动作快、幅度小,也可利用假动作等,以免被抢断。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目的设置不同的传球规则,如,针对比赛中联防,可以设置以多打少(2防3、3防4、4防5等逐步增加人数),进攻队员必须在5s内运用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将球传出。熟练后,可以将时间逐渐缩短至3s、2s,从而增加传球速度;防守队员有1人紧逼持球人,其他防守队员错位防守,传球5次以上才能投篮,持球超过规定时间,或者被抢断,则攻守转换。由于区域联防时进攻队员必须通过积极移动才会出现局部以多打少,防守队员一般通过积极移动破坏进攻。这就要求传球队员要不断观察、判断,发现机会后根据场上情况进行传球距离的控制,而且做到传球速度快、动作隐蔽,球才能不被抢断。其他进攻队员也要观察场上情况,经过判断、移动,进而摆脱防守寻找进攻空间。为了避免传球失误,队员会观察场上的情况并进行预判,通过双手传接球技术快速、隐蔽地传出距离适中的球。只有在接近比赛的场景中不断练习、运用,才能在比赛中真正“会用”双手传接球技术动作。

参考文献:

[1]王晋.开放式运动技能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持球传接球接球
大树的日常
提高学生足球接控球能力游戏三例
关于中小学传接球教学的三点思考
“严防死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单元教学微型专题
如何快速学会篮球“三步上篮”
浅谈初中校园足球传接球技术的训练
浅议初中投掷实心球教学策略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探究
Just for Fun(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