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龙
在篮球教学中,许多练习和比赛采用“齐步走”的方式,没能充分关注学生在身体、技术等层面的个体差异,难以保证每名学生均衡受益,学练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兴趣也难以提高。笔者在组织比赛和练习时尽可能关注到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设计比赛方法,尽力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尊重个性差异,以分层形式的比赛导趣
1.解决学生能力差异的比赛
比赛名称:“无敌风火轮”。
比赛目的:提高学生传接球能力和对球的控制,培养合作意识。
比赛方法:将学生分为10人左右的组,每组再分成人数相等的2支队,2支队面对面站立准备。排头传给对面的学生,传完迅速跑到对面小组的队尾,依次传接,看哪组先传完。
比赛要点:考虑到学生身体条件的差异,可以调整传球的间距,设置2个级别,普通级2个小组的间距为2m,进阶级的间距为3m,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图1-1)。设置不同的传球间距,可使不同身体条件的学生都有取胜的可能,让“学困生”“学优生”都感受到竞争,找到自信,提升兴趣。
注意事项:传球之后,学生需从自己的右手一侧跑至对面队尾,以免与其他学生发生碰撞。
2.解决学生技术差异的比赛
比赛名称:“反弹接龙”。
比赛目的:发展学生的空间判断能力,学会寻找2/3点击地传球(篮球双手反弹传球的击地点应在距接球人2/3的位置)。
比赛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组,每组与墙相距5m。纵队准备,听到开始口令后每组排头开始运球,寻找击地点传反弹球,球击地后经墙面反弹,学生接球后运回出发点与下一名学生击掌后,下一名学生出发,以此类推,接力比赛(图1-2)。
比赛要点:经过几次练习后,教师可将传球失误较多的学生组成一组,及时加以干预,适当给“学困生”一些“技术帮助”,如在“反弹接龙”比赛时,给“学困生”小组在地上标记传球线以及2/3击地点,让“学困生”的比赛过程“簡化”,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心。技术动作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但反复受挫会失去继续学练的信心,教师巧施“手段”,帮助“学困生”在练习初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可以促使他们进一步学练,逐步掌握技术动作,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感受击地点、传球力度和空间对击地传球效果的影响,并根据球反弹的力度灵活选择接球位置。
二、树立主体意识,以探究形式的比赛导趣
1.个人探究比赛
比赛名称:“运球大反转”。
比赛目的: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激发练习兴趣。
比赛方法:学生身前放置1个标志垫,每人1球原地运球,听到教师哨音或看到手势后,与左右或前后的同伴交换位置,并将同伴位置的标志垫翻一面,比谁翻得快,翻完后继续原地运球(图2-1)。
比赛要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比赛中进行个人探究。在“运球大反转”比赛中,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如何控制住球”。为了完成翻标志垫的任务,学生必须在运球时降低重心,以此促使学生体会重心高低的变化与控制球难易程度的关系,感知低运球时以腕关节为轴,用手腕、手指的力量运球;高运动时以肘关节为轴,用前臂和手腕、手指的力量运球。
通过个人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这种比赛,使学生运用观察、讨论、体验、模仿等方式探寻问题的根源,并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运球的手型和力度,感受重心高低变换,眼睛离开球观察四周,寻找可以翻转的标志垫,同时避免与他人碰撞。
2.小组探究比赛
比赛名称:“集体追踪”。
比赛目的: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提升运球的速度和稳定性。
比赛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组,每人1球。每组由1名学生带领,以纵队集体运球,其他学生跟着排头学生的运球线路前进,看哪组运得又快又稳,无人掉队。每组学生依次轮换带队(见图2-2)。比赛可以先沿着篮球场的边线、中线等固定线路进行,熟练后可以升级为在篮球场半场内由排头学生带领“开小火车”,排头学生为“火车头”,路线由其决定,路线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比赛难度,趣味性更强。
比赛要点: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合作探究以解决问题。如,设置问题“如何在运球时注意观察随机应变”,比赛中跟随的学生不知道带头学生何时转弯,这就需要跟随的学生必须观察前面的学生,跟着前面学生的运球方向、速度等的变化而变化。这与比赛中时刻观察同伴与对手的情况是相通的。通过小组合作练习、比赛,学生探讨得出直线、曲线运球又快又稳的办法、养成运球过程中观察场上情况的习惯,既解决了技术难点,又让学生在比赛中快乐地学习。
注意事项:提示排头学生控制好速度,注意控球部位的变换,后面学生要注意急停,当心碰撞。
三、促进主动学习,以任务形式的比赛导趣
比赛名称:“一投到底”。
比赛目的:感受比赛时的投篮手感,发展学生的投篮能力。
比赛方法:2名学生1组同时在三秒区内篮板两侧45°角的位置投篮,并抢自己的篮板球后,运回到三秒区篮板两侧45°角的位置再次投篮,比一比规定时间内谁投进的次数多,也可以比一比投进规定个数的球谁用时少(图3)。
比赛要点:比赛中,如果同组的2名学生能力悬殊,势必会让“学困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而“学优生”也会因毫无挑战性而失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比赛规则,如,在2轮练习后将学生重新分组,将60s投中5次以上的学生分在一组,将60s投中2次以下的学生分在一组,其他学生一组。教师可以在“学优生”练习时增加1名高举双手可移动的防守者,“学困生”投篮时不增加防守者,其他学生投篮时增加1名高举双手站着不动的防守者。这样可以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面对不同难度的任务,都有机会感受到挑战,保持“跳一跳摘桃子”的状态,进而保持学习兴趣,培养自信,主动学习。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只能抢自己的篮板球,不要相互推搡、争抢。
四、激发自主意识,以游戏形式的比赛导趣
比赛名称:“冻冰自救”。
比赛目的:体会如何控制球的方向,增强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奔跑能力。
比赛方法:学生每人1球集体运球,其中2人为“抓者”,“抓者”运球追逐其他学生,其他学生为“逃跑者”,“逃跑者”要被抓到时,可以自己喊“冻冰”,喊完后原地拿球并护球不动,“抓者”不能抓“冻冰”的学生。其他同伴运球拍一拍“冻冰”学生,就可以帮助其“解冻”,“解冻”后可以继续运球逃跑。学生轮流当“抓者”,看谁抓到的“逃跑者”最多(图4)。
比赛要点:“冻冰自救”的游戏很多学生都不陌生,只是教师在课堂游戏中融入了运球的技术动作。熟悉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了在游戏中有更好的表现,学生会主动练习。在结合游戏的趣味比赛中,学生身心愉悦,学习效果也事半功倍。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遵守篮球规则,不能带球跑,注意起动先运球。
五、发展运用能力,以模拟形式的比赛导趣
比赛名称:“巅峰对决”。
比赛目的:感受篮球比赛的魅力,发展学生灵活运用运、传、投的能力。
比赛方法:学生10人1组,再均分成人数相等的2队。在1/4篮球场内,每队安排1人守门,其他学生通过运传球组织进攻,运球可以直线或曲线进行,但不能抱球跑;传球可以胸前、反弹或高传球。攻队设法将球运传给本队守门学生,守门学生接到球,该队就得1分。守队组织防守,努力抢断,争取转守为攻,利用运球和传球得分。在规定时间内,得分多的队获胜(图5)。
比赛要点:篮球技术教学最终要使学生能在比赛中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模拟比赛场景的游戏,提升学生的运用能力。学生在“巅峰对决”中初步感受篮球比赛中得分的成功体验,提高“传运结合”的技术,同时学会观察、随机应变,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规则意识。
注意事项:担醒学生眼睛时刻观察场上情况,注意配合,避免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