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2021-08-28 16:10余晓红
江西教育C 2021年8期
关键词:奥尔夫律动节奏

余晓红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音乐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低年级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学习音乐有着一定的困难。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此外,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单调的课堂教学会削弱小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可以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进行教学。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内容及基本路径

奥尔夫教学法将学生的天性发挥出来,避免僵硬的教学模式,将知识有效地融合在各种课堂活动之中,以班级活动、游戏等形式表达出来,避免了常态教学的枯燥乏味,将教学的重点转变为了融合式教学。这与我国现阶段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基本一致,能够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音乐学习观,逐渐建立起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这种理念的实施,需要教师从根源上了解其含义,通过科学的形式拓展来实现其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二、奥尔夫教学法应用的意义

在低年级教学中,音乐是学生相对感兴趣的一门学科,但这往往是出于对相对枯燥的语文、数学科目的逃避,学生并不是真正喜欢音乐。随着音乐学习的深入,学生的学习压力会逐渐增大,其兴趣也会慢慢地丧失。奥尔夫教学法作为学生天性解放、在自我沉浸中不断深入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优势就体现了出来。从表现形式上来说,奥尔夫教学法也可以称为多元化教学法,教师通过多种手段,使原本难度较大的教学课堂变得轻松愉悦,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奥尔夫教学法的灵活运用

(一)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课堂融合度

趣味性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关键。教师要注重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音乐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有趣。例如,在进行《蜗牛与黄鹂鸟》的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扮演黄鹂鸟;另一部分则扮演蜗牛。教师让学生考虑这两种动物各有什么特点,然后代入角色去演唱,同时可以融入角色的动作,使学生强化对音乐的认识。这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来歌唱,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更快地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二)设计游戏,提升学生的主动性

以奥尔夫教学法为基础,将游戏融入其中,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游戏化教学能够缓解音乐知识的枯燥,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例如,在进行《勇敢的鄂伦春》的教学时,可以按照音阶的高低设计出蹲下、起立游戏。学生听到高音时集体站起来,听到低音时又集体蹲下。为了能够完成游戏,学生都会认真地听音乐,这样学生在游戏中正确地识别音高,强化了学生的音阶识别能力。

(三)节奏律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节奏是音乐中的关键部分,也是感受音律、学习音乐的基础之一。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律动,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节奏感,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的变化。因此,在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融入律动元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拍手、跺脚的活动。教师先为学生做演示,有规律地拍手及跺脚。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长时间地活动,避免学生产生乏味感,有违奥尔夫教学法的初衷。教师还可以将节奏进行分配,让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节奏,一旦有学生做错了,则需要重新开始。这样学生不但能夠悉心感受他人的节奏,也能够增强自身的反应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作为一种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能够真正地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学习观,是小学低年级音乐基础阶段的重要学习路径。为了使奥尔夫教学法发挥其作用,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创设情境、设计游戏、节奏律动等策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就学生高效的音乐学习。(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附属湾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奥尔夫律动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YOUNG·节奏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