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畅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永州 425199)
长沙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中流行地区较广、艺术发展较为成熟、影响最大的一个种类,它分为宁乡派、益阳派、西湖派、醴潭派和长沙派五大流派。作为长沙花鼓戏之一的宁乡花鼓戏,在长沙五大流派的花鼓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宁乡花鼓戏主要流行于宁乡一带,该地在旧时被称为“花鼓戏窝子”。据贾古所著《湖南花鼓戏音乐研究》及相关史料记载,花鼓戏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存在历史已有300年左右。《宁乡县志》云:“上元日,儿童秀丽者,扎扮男女装,唱插秧、采茶等曲,日打花鼓。”这就是宁乡花鼓戏的雏形,它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劳动山歌、走场牌子和戏曲音乐发展起来的。其表现形式以自娱自乐为主,通俗易懂,爱好者只要稍加练习就能出演。这种艺术形式艺术风格独特、群众基础深厚、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在民间焕发出很强的生命力。最初的宁乡花鼓戏仅仅为歌舞形式的地花鼓,此后发展为有故事情节的对子花鼓,其后又发展为“三小戏”(小旦、小生、小丑),逐渐具有戏剧性质,最后在三小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湘剧、阳戏、花灯戏、湘昆、苗剧、巴陵戏等湖南其他剧种的腔调、伴奏和表演等艺术表现手法成为戏曲剧种。可见宁乡花鼓戏的产生和形成都在民间,是民间音乐和乡音土语相结合而发展出的民间戏曲艺术。
戏曲的唱腔是“戏曲中念(说)白之外的人声歌唱部分”,或者说是“戏曲的声乐成分,也是戏曲的主体成分”。湖南花鼓戏的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是由一支支的花鼓调组成的。一般来说,每一支花鼓调都具有它的表现性能,运用这些花鼓调并将它们有机地联缀起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内容,便构成具体的花鼓戏唱腔。长沙花鼓戏的五大流派以长沙官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并有着基本相同的伴奏形式,而在曲调、剧目和音乐风格上有所不同,特别是宁乡花鼓戏有着独具特色的曲调和唱腔润腔习惯,而这种唱腔便是构成宁乡花鼓戏戏曲音乐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
川调即弦子腔,源于山歌、民歌,是湖南花鼓戏的主要声腔,也是宁乡花鼓戏最为重要的唱腔。它由过门乐句和唱腔乐句组成,基本唱段有起有梢(结束唱腔的形式),以大筒为主奏乐器,以唢呐为特色乐器,所以通常又称“弦子调”或“川子调”。川调从其调式上可以分宫调式、羽调式两种,也称宫川调和羽川调,其曲调结构主要包括单句子、夹句子、数板、哀子、叫头、起腔和梢腔这几种形式。
1.宫川调即调式主音为“宫”的川调,它包括北路川调和东路川调。北路川调即大筒上“2 6”定弦的曲调,曲调优美,旋律舒展而多变,能表现丰富的思想情绪,如[宁乡正调][梁山调]等。在宁乡正调《小姑贤》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梁氏媳的悲腔唱法,其唱腔是以宁乡正调为主,曲调舒展,气口长而少花腔,如泣如诉,充分体现了北路川调的特点。另外,相同的曲调经过一定的处理,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这也是宁乡正调常用的手法。而东路川调是指大筒上“1 5”定弦的曲调,曲调明快开朗,活泼跳跃,如[长沙讨学钱调][嫂子调]和[产子调]等。
打锣腔来源于劳动歌曲。在传统的长沙花鼓戏中,打锣腔是指某一曲牌,其他同类曲牌都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如[八同牌子][木皮调]和[辞店调]等。传统的打锣腔不用弦管乐器伴奏,由一人清唱,众人帮腔,腔句之间穿插锣鼓演奏,以此得名“打锣腔”。在打锣腔系统中,哀怨色彩较为浓厚,如[放羊调]和[木马调]等。也有一部分表现比较欢快的情绪,如[四六调]等。
打锣腔曲调结构是分腔句、腔和“数板”相结合的牌子曲结构。它可以分为锣腔正调和锣腔散曲两类。锣腔正调也就是基本锣腔,其分腔的板式结构为发腔、二柄、数板、收腔。锣腔散曲通常也叫锣腔小调,即花鼓戏唱腔中属于打锣腔结构的花鼓调。锣腔正调是锣腔散曲的发展,戏曲化的程度较高,有固定的声腔格式及联结套式,有自己的结构变化规律,如[木牌调]就是锣腔正调的比较完整的结构形式。散曲则是正调的原始材料,弱点在于还没有形成板式,也无更多的联结程式,一般还保留着原始的民歌状态,如[卖杂货]。
小调包括民歌小调和丝弦小调。其旋律、节奏和调式的变化都较丰富,具有粗犷和爽朗的特点,是花鼓戏唱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花鼓戏音乐的重要素材。这类曲调在花鼓戏传统剧目中大多作为插曲使用,但也有以小调为主的剧目。
民歌小调包括原始的山歌、民歌、城市小调及地花鼓、花灯曲调,如[洗菜心][采茶调][十杯酒]等。那么,通过比较湖南民歌版的[洗菜心]和湖南花鼓戏小调[洗菜心]的曲谱,我们可以看出两者曲调上基本一致,其旋律变化比较小,主要表现在节奏型和组成音的一些细微变化上。还可以看出湖南花鼓戏中民歌小调演唱技巧比较丰富,曲调戏剧化的程度较低,一般还保持着原始民歌的面貌。
“丝弦”是湖南广为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丝弦小调属于明、清时调小曲系统,但已地方化。它是从外省流传到湖南,吸收融入了湖南的地方音乐,经过湖南花鼓戏艺人润饰,运用本地方言演唱的曲调,如[瓜子红][放风筝]和[茉莉花]等。对方言的运用,一方面能让当地观众听懂,感到亲切,另一方面对花鼓戏的音乐风格也有影响。花鼓戏《放风筝》中的演唱特色在于方言的运用,如“花蝴蝶,飞蝴蝶,蝴蝶儿,阴阳相合美人头啊,我放啊,我放啊……”这一句中普通话的字音和方言的字音夹杂在一起,别有一番韵味,将放风筝女孩活泼、调皮的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在宁乡花鼓戏曲调中运用最多的是颤音、气震音、滑音、顿音、花舌音、阳搭子音这几种,在此主要对它们的运用进行分析。
这种演唱方法源于山歌。宁乡花鼓戏的代表性曲调都属川调,而颤音是川调中最常用的润腔方法,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山歌的小湾腔,它的习惯是本音唱出之后继而出现颤音,即先不颤后颤,表现山野奔放开阔的特点;二是民间哭调的装饰唱法,用以表现悲痛的情绪;三是短小的颤音,由于受到节奏的限制,主要起到活跃曲调的作用。总之,颤音主要用于深化、渲染和强调感情。如现代戏《祥林嫂》中祥林嫂的唱段,通过颤音生动地表现出了祥林嫂心情复杂、精神恍惚的状态。
花舌音俗称“打花舌”,演唱时舌头轻轻上抬,气息从舌头上下两边推出,使舌头前部振动发出声音,一般用“得”字体现。它是花鼓戏的一个重要的演唱技巧。如[放风筝]曲牌,长段的花舌腔,滑上去又滑下来,表现出风筝在天上飘摇、忽上忽下的场景,栩栩如生,极有韵味,带给人丰富的想象。
阳搭子音要求演唱时高出某个音的本音。一句旋律中有几个音用高八度的假嗓子唱,真声搭假声,就是“阳搭子”。在湖南花鼓戏中,阳搭子音一般运用在男声演唱中,尤以小生行当最多,如[梁山调]。
演唱时,这一串音需要不连贯地、短促地呈现出来,要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类似花腔女高音的唱法,如[放风筝]。
唱腔的装饰方法是构成宁乡花鼓戏地方音乐风格的重要因素。它以民间音乐为基础,代表了劳动人民世代因袭的欣赏习惯和创造性,有着一定的表现特性和规律性。有了这些润腔方法与技巧,宁乡花鼓戏的曲调更加丰满,特点更为突出。
宁乡花鼓戏具有浓厚的乡土底蕴,这与其取材于民间生活并蕴含地方特色的方言词汇、唱腔特点和润腔方法有紧密的联系,有效地增强了旋律的联动性,进一步突出了戏曲中人物的情绪和性格特征。因此,宁乡花鼓戏深受民众欢迎,在民间焕发出很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