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策略

2021-08-27 07:47马芳
中国新通信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互联网+互联网

马芳

【摘要】    课程思政是全面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重要思政教育方式,对于实现高等院校“教书育人”目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旨在传授中医药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将思政教育嵌入其中,目的是培养学生既具有良好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又具有人民服務的高尚医德情操职业人才。笔者以农村医学专业为例,探讨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中医教学。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思政    实施策略

一、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经济全球化下全球不同文化、思想意识开始交流和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而中医学是祖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蕴含高超的医术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是渗透思政教育的最佳渠道,例如”天人相应”和谐的整体观、生命观,”治未病”防微杜渐,未雨未稠的预防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东方医药巨著””人类绿色圣经”著称、闻名世界,”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敢于一心为民,知行合一,踏实奉献的敬业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有利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医学存在科学和技艺特征,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双重属性。纵观古今许多伟大医学家,他们具有超强的医术、专业能力的同时,更具备至高无上的道德情操,时刻以病人为主体。如,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旨在构建“医者仁心”、“志存救济”的大医精神,”普通一等””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崇高的医德修养、和谐的医患关系。在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人文关怀,更有利于学生发扬医者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

二、农村医学专业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专业课思政教育被忽略或淡化。首先,从管理方面,学校多侧重于从教学方法、教学成效对教师肯定评价,而忽略专业课教师育人评价;其次,受就业压力的影响,大部分院校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另外,教师专业教学内容繁杂、任务艰巨,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思政教育。再者,大部分教师缺乏思政教育理念,错误的认为育人是思政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职责,专业课老师讲好抓野知识就行了。上述种种,导致专业课思政教育被淡化。

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与学面临问题。一是农村医学专业学生以农村学生为主,他们文化程度偏低,学习基础和水平不高,且缺乏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抗压能力,多不了解岗位对中医知识的要求,但是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充分发挥两微一端、腾讯课堂等线上平台在完成教学任务中的作用;第一学期开设中医药学基础,由于课程知识点多,内多繁杂、理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费劲,使部分学生有畏难思想;二是教学资源缺乏贴近教材、贴近岗位的病案,学生尚未建立临床思维,部分学生对中医学科知识的职业认同度不高,有偏见,认为中医太抽象,不如西医有趣而具体,辩证论治的灵活性,难以掌握,因此,学习兴趣不高。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3.1利用网络技术提高课程思政有效性

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原住民”,互联网等媒体已经成为其学习和了解世界的窗口,互联网各种信息对学生灵魂思想价值的塑造不可小觑!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在教学中重视互联网资源优势,建立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提高思政教育的灵活性、有效性,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和感情,使中医课程思政教育接地气。

教师应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平台的作用,突破传统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开展教学活动、布置思政任务,并开展检查、评价活动。例如课前利用学习通平台发布任务,检查任务(如教师分享链接,同学观看”精诚大医”等九部中医类的电影”、学生搜集中医”岐黄””杏林””悬壶”之称,观看实时思政微课、温故知新)达到拓展思维,拓展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升兴趣,培养契约精神,主动学习的态度、探究学习的能力,树立文化自信,建立职业认同。

突破时空限制,借助”互联网+”时代,课前育人3分钟,使课程思政成为常态化教学。例如每天可以用学生喜欢的图片式励志名言警句PPT展示,师生共同诵读,提神醒脑,振奋精神,构建和谐课堂。同时课堂也可以充分利用教学任务单、课件、视频、音频等载体渗透思政教育,即时进行学习,打造真正意义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的教学模式,夯实课程思政教学。

3.2利用中医药学基础教材内容挖掘思政元素,落实思政教育

中医药学基础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文化,作为专业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中存在的思政教育素材,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大国工匠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增加社会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在掌握各种中医理论知识、中药的性能及功效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提高职业道德,成为德才兼备的中医人才。如讲”中医药学发展史”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挖掘李时珍《本草纲目》、人工呼吸首创者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学术思想、孙思邈葱管导尿术、华佗麻沸散、金元四大家等大医创新故事、结合现代大医张伯礼、钟南山舍生忘己职业奉献,执着于中药研究的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故事,让学生感受大医的人格魅力,激励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立足中医药发展,培养家国情怀,热爱中医,树立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融入环保意识;讲”饮食情志致病”时,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联系学生乱倒剩饭菜等事例融入饮食安全,拓展节约粮食,以拓展情绪与健康关系,渗透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讲”外伤、虫兽伤、治则、药物煎服法、配伍”内容时,例举个别学生高空抛物(扔垃圾)楼道倒水、闯红灯等不良行为、结合虫兽伤人社会事件等融入相关”民法典”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规矩意识,安全意识;以脏象、四诊、辩证、中医常见病内容为主,帮助学生建立生命观、辩证观,融入人文关怀,工匠精神;以抽象的”经络、阴阳五行、精气学说”理论内容,融入探究精神,帮助学生构建和谐思想;讲”治未病、养生”内容时,融入”防微杜渐”的预防观,演示训练学生”八段锦”,倡导强身健体的养身观。如此一来,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好的服务患者。

3.3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落实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教育切忌采用”强拉硬灌式”教学模式,一定要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基础、发展需求与心理预期进行教学。实践证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课程思政教育质量与水平具有显著的成效。具体来说:

第一,从管理上,学校要建立课程思政教育网站,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与教师交流,获取理论知识,教师可实时把握学生学习和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第二,充分发挥学习强国、两微一端等线上平台教学作用,开展线上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分享教学资源,发布教学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完成学习任务。如利用临夏七县一市丰富的中药资源,布置学生调查家乡中药材资源,建立”家乡药材资源库”,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热爱家乡的精神,懂得感恩,构建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在完成预习、拓展任务后将成果以文字、图片、视频或音频等载体上传到平台,班级学生之间互评,教师给予相应经验值,作为成绩考核评价指标之一。线上教学过程需要教师时时关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并加以点拨、指导,确保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获得肯定,增强学习中医知识自信心。

第三,尊重线下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将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情景模拟法等需要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在切身参与、感受中掌握知识、提高思政水平,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并学会与人沟通、交往,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如讲方剂中的”三子养亲汤”时,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了解”三子养亲汤”名字由来、药物组成、具体功效和感悟等知识,并思考探究”将方剂中的苏叶换成苏子会怎样”的问题?学生预习了解苏子、苏叶虽均调理气机,但苏叶质轻、苏子质重,而该方是治疗咳嗽喘逆的问题,故辩证用苏子,课堂要引导学生积极分享优秀的学习经验、素材,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3.4创新教学评价机制落实思政教育

目前,思政教育的达成主要通过检测思政目标与中医药学课程教学的融合程度来衡量课程思政教学成效,本质上来说就是师生都正确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评价指标包括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完成情况。其实,知识和技能评价在某种程度上与专业课程评价保持一致,均可通过成绩进行分析,但是,对思政教育的评价难度系数较大,需要将学生的思想状态、德育水平进行量化实现考核。基于此,对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的考核评价应坚持期末考试与日常表现的结合。其中,日常表现主要对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线上线下教学参与度等,占比包括70%;期末考试旨在检测学生在中医药学基础课程学习结束后对思政的深入感悟,并以撰写心得报告的形式予以呈现,在综合性评价中占比为30%。如此才能对中医药学基础课程中思政教育成效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价,进而能够反过来推动课程教学的又好又快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实施者,应增强育人意识,事事、处处、时时注重育人,注重挖掘课程素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注重”互联网+”平台在思政教育的作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综合多种教与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热爱中医、探究中医知识,在教与学中实现师生共同领悟中医药文化魅力,构建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升岗位能力,进而达到实现教书育人目的,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教学中依然有诸多因素影响思政教育的实施成效、评价,所以,思政教育依然在路上。

参  考  文  献

[1]刘升长,翁美芝,舒青龙等.加强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学,促进医学人才培养——以医学基础课程生物化学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139-140.

[2]周蓓.互联网+背景下中药学课程思政教育探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004):138-139.

[3]卢芳国,胡珏,魏科.医学专业基礎课”课程思政”改革的策略与实践——以《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为例[J].高教论坛,2020(01):14-16.

[4]曹娟,刘丽清,李翠云等.中医药文化与医学生思政教育融合的实践——以“中医护理学”教学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9(11):198-199.

[5]张凤瑞,苏文龙,刘青梅等.基于中药学教学过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探讨[J].中医教育,2019(05):72-74.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互联网+互联网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