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琼竹
[摘 要] 激发企业积极发挥育人主体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是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校热企冷”现象的深入分析,提出缓解这一现象需政府部门加快政策扶持,发挥主导作用。职业院校应加强项目管理,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实现资源共享、主动服务。企业应转变观念,争创产教融合型企业,发挥育人主体作用。三方联动,才能共同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实现校企双元育人。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校热企冷”;双元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4-0021-03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教育部于2015年正式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共分3批遴选了562个试点单位,各省市也积极遴选省级试点单位逐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试点工作的内涵:一是要积极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即职业院校要根据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共同制订招生招工方案,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毕业即就业、校企联合培养;二是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要根据岗位技能的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评价,通过岗位培养、岗位成才,真正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三是校企共建专兼职师资队伍,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总体来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学生学徒“双身份”、校内校外“双导师”、课堂岗位“双场所”等工学交替特点。
从试点实践情况来看, 有部分试点单位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尤为突出的是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的一个重要主体, 参与热情并不高,被动参与甚至不愿意参与,“校热企冷”现象特别突出。激发企业积极发挥育人主体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是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校热企冷”现象表征
(一)企业很少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组织管理
与发达国家始于企业自身需求的现代学徒制所遵循的内生模式相比,国内企业多以生产经营、追求利润为首要任务,没有教育功能职责的约束。参与的企业多因与职业院校原本有一定的校企合作基础,并未真正理解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及该模式对于企业的利益点。有的企业甚至碍于情面被“挂名”。如本应由校企双方成立的现代学徒制工作委员会成员名单中,多数为校方成员,企业方仅为少数代表。更谈不上对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指导和参与。
(二)合作深度不够,形式单一
较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研制、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评价体系构建、师资互聘互培等深度合作。大多数企业因业务需要,接收学徒后,仅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为首要责任,无系统性的企业课程安排,甚至是毫无技术性的重复劳动,不能按照职业成长规律给予学徒系统性的训练与提升,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与职业院校共同开展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二、“校热企冷”原因分析
(一)国家相关政策保障制度及激励机制不完善
目前,国家关于校企合作相关法律法规如《职业教育法》《劳动法》中关于校企合作的规范多为原则性的规定。各参与主体之间的责权不明晰,对企业缺乏参与和投入职业教育的法律约束,使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时缺乏法律依据,有关部门在执法监督时也缺乏可操作性。
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该办法虽然对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规定了一定的激励措施,如“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建设,对深度参与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相应的政策支持。企业因接收学生实习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支出,以及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依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在具体执行方面缺少相应的实施细则,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成本不能全部被分担,导致无法落实企业在育人方面的主体地位。
(二)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不够
综观国外先进的现代学徒制运行经验,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德國《职业教育法》规定,行业协会的职责包括组建职教机构、认定企业培训资格、制定培训合同样本、确定本行业“双元制”的培训时间、仲裁“双元制”培训中的双方矛盾等。但是,由于行业组织在我国属于非官方机构,各行各业没有规范的行业组织体系,没有法定功能,更不用说有健全的运行机制,所以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即使有企业愿意参与行业人才培养也显得力不从心。
(三)企业人财物投入成本高,风险大
1.投入的成本是否小于收益是企业决定是否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的最关键因素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发挥企业育人的主体作用,就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成本来完成企业课程开发、有计划地组织教学实施与评价、批量的学徒管理、额外支付师傅及学徒津贴,甚至还包括对生产实训岗位的改造等,对于仅以生产经营为主的企业来讲,需要构建庞大的体系来保障项目的运行。与以往的“订单班”相比,若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方面及企业员工培训方面、技术攻关方面未得到明显、及时的回报,显然,企业是不太愿意做亏本买卖的。况且,这些回报在较短时间内难以计算实际收益。这就使企业在短期内成本明显高于收益。有的企业甚至不具备职业教育的功能或条件,需要投入(改造)成本更是成倍增加。
2.留用率低,投资风险大
学徒的培养周期一般为2~3年,但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也在随市场情况千变万化,导致毕业时学徒人数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不匹配,学徒需要重新择业。另一种原因为学徒主观原因不想留在培养企业,想跳槽到别的企业。从宏观上讲,学校与企业共同为行业培养了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讲,用本企业的投入为别的行业企业培养人才,企业支付的培训成本回报低甚至为零,显然违背了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四)职业院校服务影响力不够
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要保持长期稳定、深度的合作,需要双方在兼顾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职业院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多数靠的是管理者的人际关系,从自身需求角度提出和企业合作,但在人才培养成本上未能与企业进行合理分摊,在企业技术难题攻关、日常业务指导等方面未能给企业带来实际收益,甚至忽略了企业的利益诉求,导致目前出现“校热企冷”的普遍现象。
三、“校热企冷”现象解决对策
(一)加强政府部门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职能
1.搭好产业与专业之间的桥梁
目前,政府在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职责还未凸显,组织协调功能发挥不到位。校企合作形式均为学校与企业“自由结合”,对于职业院校新开办的专业,校企合作基础薄弱,推广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单靠学校寻找合作企业难度很大。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区域内校企合作规划,推动行业中的龙头企业积极发挥领军示范作用,真正实现产业与专业设置对接提供基础。如某市教育体育局为缓解当地学前教育教师短缺问题,主动联合本地职业院校与幼儿园一起开展“政校园”现代学徒制试点,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2.发挥好行业协会优势,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创建
根据现代学徒制实施条件要求,进一步明确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标准,制订建设方案。尽快出台针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表彰和相应税收减免等政策文件以及提供便捷的服务通道,通过税收减免、政策优惠、财政补贴、媒体宣传等大幅正向措施,如支持企业建立内部培训体系、按学徒达标人数给予补贴等,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大力参与职业教育,让企业在学徒培养过程中的成本得以分摊,甚至获取一定的收益,为行业企业培养优质人才。
(二)加强学校项目运营及管理水平,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1.注重顶层设计,更新理念
(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体现,也是双元育人的主要形式。企业育人融合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招生招工、企业课程实施、师傅带教等全过程。常规的“订单班”“顶岗实习”企业仅是短期、部分参与,双元育人即企业与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上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承担着同样的工作量。人才培养成本也应该双方分担,即应将学费按学徒人数以一定比例拨付合作企业,真正做到职责共担、费用共享。这是双方平等合作的基础。
(2)职业院校应构建清晰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职业院校作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主导者,应成立校企双方主要领导及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现代学徒制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听取并尊重合作企业的實际诉求,明确学校内部主要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以及合作企业之间的责权,做好顶层设计,各司其职。合理的任务分工也是学校与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成本核算的前提。
2.严格按标准遴选合作企业
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双元育人,学校课堂学习过程与工作岗位学习过程交替进行。这就意味着合作企业要具有职业教育的功能或者条件,否则将导致企业无力完成育人,重回“顶岗实习”的老路,影响着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效果。因此,学校应从企业综合实力、发展前景、企业文化、企业生活环境、工资待遇等方面对拟合作企业进行全方位评估。符合标准的企业是现代学徒制运行顺畅的重要基础。
(1)企业规模较大。一般来说,大型企业(集团)在生产工艺、服务水平等方面通常处于行业(产业)的领先地位,甚至是该行业主要产品标准制定者,对同行具有引导和辐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徒掌握最新的技术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大规模的企业对于新员工的需求也较大,参与现代学徒制能大幅降低企业的员工培训成本。
(2)有明确的人力资源规划,用人需求持续稳定。人才培养不仅是为了解决企业当前生产需要,更应该是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如果企业仅看重短期利益,将会重点考虑合作的成本,会导致学徒培养随意性较大,出现哪里需要哪里放的情况。
(3)有完善的培训体系。企业内部有专人进行培训组织管理,一方面说明企业重视员工素质提升,具备合格师傅选拔的基础。带教师傅不仅要有娴熟技能,还应能教,即“能干会讲”。同时现代学徒制还涉及师傅培训、学徒管理与考核等一系列工作,在企业内部有专人与学校进行协同管理,是现代学徒制实施必备条件。
(4)企业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很难获得政策支持,再加上人才流动相对较大。企业投入的培训成本有较大风险。有一定教育情怀、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现代学徒制最佳的合作伙伴。
3.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做好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加强科研成果应用及转化能力,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一是成立技术服务管理团队,研究企业日常经营中的难题痛点,为企业提供日常业务咨询、定制方案,帮助企业改善工作效率,提升绩效。二是提供员工培训服务,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一方面做好员工基础业务能力培训;另一方面与企业一同做好员工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提升培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联合企业共建科研实验实训中心,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设立技术研发项目,通过开发、试验、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实现技术协同创新。多让学生参与技术服务工作,在学习(工作)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好企业的“螺丝钉”。
(三)企业需转变观念,积极寻求利益最大化
1.提高认识,共建命运共同体
(1)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规格不能较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在中国制造2025、创新型国家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领先地位,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充分认识到企业作为育人主体,是企业自身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而现代学徒制是实现企业育人主体的最佳途径。只有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岗位(群)能力需求,与职业院校一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细化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匹配,才能为企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企业应树立长远的发展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把产教融合、乐于奉献、服务社会融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现代学徒制实施内涵来看,现代学徒制是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共同育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成本。从短期来看,很难取得效益甚至收回成本,但从长远来看,现代学徒制是企业自身实现中长期人才战略的重要方式,从学徒开始培养的员工更易成为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再者,企业为行业培养人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也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隐性回报。同时人才的培养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也给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2.抓住机遇,从单一的生产经营型企业向产教融合型企业转变
2019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在《办法》中明确了产教融合型企业是指具备良好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能够有效整合多方资源,独立举办或参与举办教育事业,积极主动地发挥办学育人的主体作用,承建或支持校企实训基地建设,负责人才技能培训和实训教学,经政府审核通过的具有引导性、示范性的企业。同时也明确了产教融合型企业可获得的政策支持,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企业,在项目审批、购买服务、金融支持、用地政策等方面给予便利支持,进入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目录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给予减免税收政策。激励政策与企业投资兴办职业教育、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接纳教师岗位实践、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工作相挂钩。
可见,产教融合型企业既是经济主体,又是教育主体。承担着传统企业从未有的教育责任,重点在于二者融合,将优质的生产资源应用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员工素质能力的提升反哺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目前,吉林省和云南省率先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并得到有效落实。目前,云南省对入选产教融合型培育企业,可按投资额30%抵免当年应缴纳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费用;对于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学校及教育机构,其承受的土地、房屋权属用于教学的,免征契税等。相关政策的逐一落实,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投入成本问题,早转型早受益。
参考文献:
[1]苏敏.现代学徒制实施条件的研究:基于广东省的调研[J].职教论坛,2015(25):28-33.
[2]崔发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标准与实施策略[J].职教论坛,2019(11):6-12.
[3]宋立丹,杨宇.现代学徒制视域下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融合的困境与出路:以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9(6):16-23.
[4]张天琪,杨永杰,何艳琳,等.“双高计划”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发展路径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5):137-141.
[5]吴锦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案例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9.
[6]谭福河,阚雅玲,门洪亮,等.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7]何杨勇,石伟平.论现代学徒制试点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19(3):5.
[8]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教育研究,2014(10):97-102.
[9]林克松,石伟平.改革语境下的職业教育研究:近年中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分析[J].教育研究,2015(5):89-97.
[10]张芬芬.新时代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内涵与路径[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0(3):26-29.
[11]单文周.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的应然、实然和实践指向[J].当代职业教育,2020(5):21-30.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