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姿
[摘 要] 课程思政致力于推进高校教师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大学语文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中华优秀傳统文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通过开辟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语文专题来育人。高专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在大学语文培养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核心素养下,通过专题教学方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可以帮助高专生树立健全人格、情怀家国,使其全面发展,将思政教育落到实处。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大学语文;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4-0014-02
一、博大精深,立德树人,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高专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其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针对高专学生文化松懈的现状,应让他们通过课程思政自然地接受课文中所蕴含的理念和思想,让学生在感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立德树人,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也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2019年3月,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在国家高度重视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各高校纷纷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各学科、各专业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大思政”格局。
新形势下,注重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大多数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专业服务的。我们需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利用语文隐性育人的先天优势,借助国际汉语热的良好趋势,致力语文教学,融合思政教育,充分发挥语文在教育中立德树人的功能。
二、专题教学,核心素养,大学语文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一)大学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简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而我们学科协同语文专题就能很好地提炼出这些要素,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正其能量,立其价值,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成为非遗传承人,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从这点上来说,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与思政教育不谋而合。并且大学语文拥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大学语文教材中众多的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
(二)大学语文专题教学概述
专题式教学既不是具体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策略,也不是具有具体操作范式的教学模式,而是在现有教材单元的基础上,从课文内容中提炼出一些共同特征,形成探讨主题,结合时事政治、实际问题、本地资源等素材,打破原来的单元组合,重新根据教授主题选择篇目,合成新的专题模块,来开展教育教学,旨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综合、整体的课堂教学形态。通过构建新的专题,课文重新整合,从同一主题出发,围绕话题展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融会贯通,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大学语文专题教学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
学科素养是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是最能体现本学科育人价值的根本性、关键性要素,专题式教学并不是让学生就专题论专题,而是以专题为“引子”,在学生的核心素养视域下对高专语文教学进行专题教学探索,注重“任务群”和“专题”的交融。专题式教学和学科核心素养并非是相互孤立的“两张皮”,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专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课堂教学形态,学科核心素养也是专题式教学所能达到的重要培养目标。通过组织契合专题的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针对专题展开学习、思考和交流,进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种开放、灵活、创新的课堂教学形态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中体现出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四)大学语文采用专题式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文以载道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思想,而专题教学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道”,我们将具有共性的语文内容归在一起,这样既能够联合教材主题,又能够进行思想教育。大学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课文篇章也在潜移默化中承载着“载道”和“化人”的功能,也就是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语文课很多时候可以透过读者感官,与思政教育同行向前,可以说,语文课发挥着课程思政的先天优势,这使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有了充足的推行条件。
三、内化标准,共同使命,大学语文专题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好语文是取得进步与成功的基石。通过教师对教材篇目进行整合,做到专题融入思政教育,既方便了教师对语文知识的教学,又便于引导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以杨四平主编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本书共 74篇课文,我们把全书分成人格修养、家国情怀、叩问人生、女性意识、诗意栖居、生活长廊、童心与爱几个专题,结合时代要求,将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能帮助学生表达真挚的思想感情、树立崇高理想、形成健全人格。
(一)专题模块教学,思政有机融入
笔者所在学校选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是由杨四平主编。本人针对学前教育女生居多的特点,融合《青青河畔草》 《長恨歌》《梦江南》《娇娜》《牡丹亭》 几篇文章,再搜集资料,形成《古典文学中女性爱情与女性命运解读》讲义,整合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解读”专题,力求挖掘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培养独立意识和多元探究精神,追求独立、平等与健康的人格。学生在其中不仅了解了女性内容作品,更对整个中国文学同类题材的作品有了清晰的认识,还能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爱人的情感教育,践行课程思政理念所倡导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立足核心素养,立德潜移默化
核心素养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学中通过专题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深刻认知和理解中国文化精髓,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赏析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杜甫《月夜》、李煜《相见欢》这些优秀的篇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联系目前的形势,因势利导,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三)课前课中课后,树人润物无声
课程思政就像一面旗帜,而语文专题如影随形,在语文课堂上,思想与文学碰撞出前进的火花,两者相得益彰,协同并进,让学生在浩瀚的传统文化海洋里,吸收深入而又广博的思政营养。大学语文与思政教育并驾齐驱,贯穿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全过程。高职学生大多文化课成绩差、基础弱,对理论学习兴趣不大,因而靠讲授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会困难重重,且收效甚微,但他们思维活跃。如构建语文“课前五分钟活动体系”,使大学期间这一活动规范有序、科学、有效,是开展这一活动首先要解决的难点。如可以进行一次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演讲;还可以课中小组集中汇报,答疑解惑。例如,学习了《师说》一文,可以引入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讨论未来自己要成为一名怎样的人民教师;讲授《娇娜》《萧萧》,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后培养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有意识地组成专题模块,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语文课程的全过程,也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活力。
(四)展望学生未来,思政落到实处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要想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不仅要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探索,还要广泛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高尚人格也至关重要。结合大学生专业,展望学生未来,引导学生以德育素养融入日常情感体验和实践中,方可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四、同向同行,核心素养,大学语文专题教学融入思政和谐育人
专业建设注重核心素养的实现;大学育人注重思政的融入。语文知识的建构很好地结合了这两点,实现了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两者同向同行,协同发展,如果把语文课比喻成一盘菜的话,那么思政教育就好比是盐。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好“盐”的调味剂功能,让语文课飘出思政味,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育人目标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岑泽丽.“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探析[J].大学语文建设,2019(20):21.
[3]左川凤.新形势下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策略探究[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2019(3):9.
[4]李新.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策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9(12):65.
[5]马亮,顾晓英,李伟.协同育人视角下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125.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