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王琳
摘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构建与之相应的现代化传播体系,这就要求将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置于更广阔的背景和需求中来考量,在学生了解世情、国情、社情、民情的基础上,培养其综合运用全媒体知识技能和跨学科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基于此,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针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主要问题,构建了“一二三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实施了一系列强调文文融合、文工交叉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培养效果。
关键词: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 复合型人才
媒介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成为影响社会治理问题产生、扩散、裂变、动员的关键性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闻传播是关乎旗帜道路、国家发展、凝聚共识的重要事业,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则关乎治理问题、安全问题、发展问题。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专业硕士作为传媒高层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变迁的改革措施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与职业性,其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服务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及国家战略需求。
一、国家战略视角下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需求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既需要尊重人才培养的共同逻辑又需要尊重我国的特殊国情。当前,媒介的全媒化、信息化、智能化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也引发新的战略需求,这些需求反映到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中,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1.媒介技术发展与网络社会崛起所产生的治理需求。媒介技术发展改变社会信息生产力水平与信息传播效率,高速传输、智能生产分发、富媒体化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空间不断勾连并引发复杂的“连锁反应”。在网络空间成为重要活动场景的媒介化社会,“网络赋权”“网络赋能”引发媒介空间信息传播秩序、信息传播格局、信息传播阶层的变化,继而影响社会治理和人对于自身存在状态的反思。而随着媒介社会功能的不断拓展,新闻传播应用人才的知识能力边界也相应外扩。例如,在成为新的治理工具、治理方式的同时,媒介也引发了新的治理问题。在复杂的治理环境下,理解媒介治理主体对象的综合性、网络空间治理问题与现实空间治理问题的媒介联通逻辑以及媒介次生危机与社会原生危机的转化机制等都要求新闻传播应用人才不仅要具备全媒体知识技能,还要具备技术素养、政治学,社会学知识以及跨学科知识技能综和运用能力和情境化的感知能力。此外,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数字化、智能化媒介技术所引发的新的媒介伦理与法律问题逐渐参与、形塑具体的新闻传播实践,新闻传播应用人才也需要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以识别和处理这些新问题。
2.国际传播秩序重构和风险社会常态化所产生的安全需求。一方面,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引发国际传播秩序的变化,全球媒体文化产品出现了由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反向流动的趋势,跨文化、跨区域交流不断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国际传播格局中的话语权建构又涉及国家安全,特别是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另一方面,全球化、多样化、难以测定、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成为伴随人类社会特别是全球网络社会发展的常态化存在。而媒体需要对国家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之良性、有序发展肩负建设性担当,既有提升传播能力、传播效果的诉求,也有遵守国际规范、维护国家合法权益的诉求。这就需要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又熟悉国际惯例的国际化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
总体看来,如果将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置于更广阔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作为其核心培养目标的实践创新能力就不能仅局限于新闻制作能力、行业管理能力、政策分析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研究能力等方面,而应该更加强调跨学科性、综合性与前沿性。
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10年设立以来,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已经逐渐转向差异化发展,但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上仍存在培养方式“路径依赖”与培养目标“实用主义”并存的局面,阻碍实践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前沿性与跨学科性建设,限制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这一发展问题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具体限制因素。
1.知识技能存在“结构性偏差”。复合型人才本就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题中之义,各院校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上也格外重视新闻传播知识技能与其他专业知识的结合。但因为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培养起步较晚,在培养体系、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上对学术型硕士还存在路径依赖。有学者在比较视野下,发现中美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的教育模式在课程体系的跨学科、融合性、体验性、丰富性、应用性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这就导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缺乏将跨学科知识技能综合应用的思维方式和训练情境,从而产生知识技能的“结构性偏差”,即面对现实问题时不是知识技能“不够用”,而是“不知道怎么用”。
2.實践能力陷入“培养悖论”。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中还存在“行业倒逼”悖论与“技术倒逼”悖论,即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始终追赶行业与技术的标准却又始终落后于行业与技术发展的情况。面对传媒技术变迁引发的信息传播生态与传媒产业模式快速迭代,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在“实用主义”培养目标的导向下,追求实践能力“短平快”培养,将新技术新技能以“点”的方式加入教学实践内容,缺乏促进“以点带面”,实现知识点、技能点向综合性实践创新能力转化的实践教学生态体系建设,导致学生对于融媒体、智能媒体及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解浮于表面。
3.培养模式开放性不足。一方面,“双导师制”作为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改革措施是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重要育人机制,但在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仍存在没有落到实处的情况;另一方面,实践内容、实践平台、考核方式的单一化也导致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较为欠缺,复合型优势不明显。
专业硕士教育集知识传授、知识创新、知识服务等诸多组织活动为一体,解决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不能通过“哪痛医哪”的方法,而是应该在把握培养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结合培养单位优势,构建能将各种资源融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面向国家战略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一二三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依托学校法学、政治学资源优势,通过加强实践育人、更新知识体系构成、改进教学方法、重塑实践教学生态等措施,构建了一套针对性强、融合性强、实用性强、特征鲜明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自2015年西北政法大学首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入学以来,学生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部分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获得省级以上专业奖项20余项,出版、编辑实践教学案例集6部,在实习就业中广受好评。
1.“一”条主线贯穿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全过程。立德树人,思政育人,深入挖掘红色新闻教育资源,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思政、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学生政治素养与职业道德素养。学院将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发轫与传承的三面旗帜——李敷仁、范长江、何微的事迹与思想,“老延大”新闻班的治学传统与教学特色等红色新闻教育资源融入研究生教育全过程,与学术道德、职业伦理教育相结合,在校史馆、何微纪念馆以参观讲解、影片观摩、院长第一课等形式开展研究生入学教育活动。同时,学院与延安新闻纪念馆、延安融媒体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红色育人工程,指导学生参与红色新闻教育研究课题,支持学生撰写、创作以红色新闻教育为主题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鼓励学生以专业技能开展实习实践活动服务革命老区建设,在实践中塑造职业价值观、提升职业认同感。
2.产教融合“二”元驱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技术逻辑为理论基础,遵循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倡导“共商”“共享”“共建”,融合学界与业界优势资源共同培养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一方面,在经验交流、课程建设、教材编写、传媒工作坊、实习实践项目方面紧密合作,使行业提前介入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环节,矫正知识技能的“结构性偏差”。学院与法制出版社联合开展编校工作坊、与威尔帝公司共同编写3D摄像实践教材、与华栖云科技公司合作开展工信部“融合媒体传播与运营”职业技能认证培训项目。另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实务经验、良好道德素养的业界人士担任实务导师,实务导师中有多人获得过国家级专业奖项。同时,坚持质量为本,通过规范的管理制度管理将双导师制落到实处:每学年召开专业导师与实务导师共同参与的研究生培养研讨会,谈论培养方案的修订与执行当中的问题,通过实务导师见面会、实务导师进课堂、实务导师合作课题、实务导师带实习、专业导师挂职锻炼、产教融合论坛等环节密切实务导师与专业导师、实务导师与学生的联系,使实务导师实实在在地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
3.搭建贯通“三”个层次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基地。搭建贯通“国际化—区域化—本地化”三个层级,覆盖研究中心、媒体、技术公司、政府宣传部门、文化产品生产部门、国际机构等六种类型的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基地,以多样性、开放性的培养平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目前,学院建立实习基地33个,在德国建立传媒文化交流中心1个。一方面,提供针对研究与实践等不同能力类型以及采编、经营、舆情分析等不同职业角色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注重国际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传播实践项目,在真实的跨地区、跨文化传播场景中提升国际视野,磨练傳播技巧,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2017年以来,学院开展的国际实习项目已派出3批师生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采访报道。
4.以“四”个环节为抓手全流程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一是课程实践环节。构建“文文融合”+“文工交叉”的知识技能体系,在文科学科范围内推进新闻传播学与法学、政治学、艺术学的融合研究与实践,在文科学科范围外推进新闻传播学与计算机科学、大数据科学、认知科学的交叉研究与实践,将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体系从媒介报道经营、媒介产品生产拓展到公共传播、社会治理、国家安全等多个方面。学院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设置了“全媒体技术与创新工具”“网络政治传播与媒介安全”“跨文化传播与国际惯例”“法治新闻与传媒法”等特色课程模块,并打造了一支融合新闻传播学、法学、政治学、艺术设计、计算机等学科背景的教师队伍。二是课外实践环节。工作坊、合办节目、专业竞赛、专业读书会、创新创业项目等课外实践活动穿插于实践课程、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的中间环节,形成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学院为专业硕士开设基础延伸、前沿扩展、综合创新三个阶段的贯通式媒介技能工作坊以实现前沿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以及课堂实践和专业实习的有效衔接。学院与四川省广播电视台、西安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共建栏目、节目及新媒体编辑部5个,由专业硕士独立制作的《青春直播间》广播节目因关注优秀青年榜样与青年成长问题广受好评,在西安新闻频道每周六晚黄金时间播出;《970说法》播出的40余期节目已为百余名来电听众提供针对各种法律问题的咨询和帮助。三是社会实践环节。通过社会服务增加学生眼力、脚力、笔力、脑力,了解行业发展和社会现状,在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深入理解国情社情,讲好中国故事。学院先后组织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在河北半壁山、山西运城、海南五指山、四川攀枝花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半壁山镇借助新媒体提升基层党建与社会公共服务”项目被中国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报道,获团中央表彰。四是毕业考核环节。学院考虑到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职业性,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提供毕业作品答辩的选择,使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可以将毕业作品、毕业设计提前与其所就业的方向链接。
面向国家战略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改革在本质上也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功能、学科关系、知识体系不断迁移的反映。探索新的发展环境、媒介环境、国际环境下新闻传播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有立场、有灵魂、有能力、有温度的新闻传播人才,提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传播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本文系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四型四力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三通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GH19038)、西北政法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国家战略的复合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XJYY20200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卫星.新媒体的媒介学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6(02).
[2]林杰,刘国瑞.关于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5(03).
[3]史安斌,王沛楠.2020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基于五大热点话题的访谈[J].新闻记者,2020(03).
[4]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理念[N].光明日报,2012-10-23.
[5]高晓瑜,孙华.媒介融合背景下中美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教育模式比较[J].中国高教研究,2015(08).
[6]郑世良,李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漂移:表征、成因及治理[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06).
[7]陈啸.突破学科定势: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一个新视角——兼论重构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5(02).
【编辑:钱尔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