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
摘 要: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类学科,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遵循课本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反复记忆与练习,这就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认识停留在课本上,创新能力无法获得有效提高与培养。为了达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对原有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进行改革与创新,遵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基于个人的物理知识储备来进行创新研究,以此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在初中教学阶段,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教师除了要将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结合物理现象与知识进行更为全面的探索与深入研究。基于此,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就成为广大教师需要探索的主要问题。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探讨,提出合理的教学改革方案,希望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合理利用教学实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已经习惯于完全听从教师的教学安排,在教学活动中缺乏独立思考的学习过程。再加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以个人为中心,展开传输式教学,要求学生结合教师的教学内容,对知识加以理解和记忆。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更加详细地为学生解读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观思维并未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远远无法达到开拓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目标。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探究的教学科目,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合理利用教学实验,让学生在观察与实践操作中展开全面的联想,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摩擦起电的物理实验教学为例,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异性电荷相吸,同性电荷相斥的物理原理。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够为学生介绍电荷的基本规律,由于电荷属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物品,学生很难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所以学生的理解难度较高,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静电章鱼”此类具有极强趣味性的物理实验,分别发放给学生塑料丝以及塑料棒,让学生利用棉质物分别摩擦塑料丝以及塑料棒,这样就能够让两个塑料制品同时带有相同的电荷。随后将塑料丝悬空置于塑料棒之上,就会发现塑料丝像章鱼一样飘浮在空中。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为学生讲解关于电荷以及摩擦起电的相关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记忆理解力,并且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同学们,利用这一原理,我们还能完成哪些实验?”让学生根据物理原理深入探索物理知识的使用方式,达到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物理知识是广大物理学家对日常生活案例情况的总结与归纳,所以,所有物理知识都来自日常生活,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也会表明物理知识的存在。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生活案例为学生讲解物理知识,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进行自主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以光的反射原理为例,教师可以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来进行反射实验,给每一名学生发一面小镜子,让学生利用镜子将光从窗户反射到黑板上。同時要在实验展开过程中为学生确立相应的探索目标,如:“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光的反射规律是什么?通过镜子反射光,当镜子移动时,光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让学生在完成实验后自主探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将会发现,想要将光反射在黑板上,就必须转动镜面,保证太阳到镜子的直线与镜面呈现的夹角和黑板到镜子的直线与镜面呈现的夹角相等。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湖面反射山川、高楼玻璃反射太阳光的画面。再利用激光灯来为学生进行科学的物理实验,以此来验证学生的结论。这样教师就将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自我探究探索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能够在物理学习中感受物理知识的真谛,养成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发挥出的创新能力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不同的意见与见解,在学生出现错误理解的情况下教师不要忙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从学生的错误推断入手,反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从而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不足,保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物理教学的基本职责,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思维,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真正在物理教学中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差异化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海滢.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考[J].东西南北,2020(4):149.
[2]焦春杰.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考[J].中华少年,2019(20):245.
[3]于树志.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考[J].新课程(下),2019(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