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角下新教师“四位一体”的培养路径探析

2021-08-27 16:32赵旌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9期
关键词:师德师教师队伍工匠

赵旌宇

[摘           要]  高职院校教师担负着传承“工匠精神”,为国家培育大国工匠的重任,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必须先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而新教师作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承担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使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工匠精神”为核心,从教师发展中心、导师、专业主任、企业四个方面入手,为新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新教师;四位一体;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9-0066-02

高职院校教师担负着传承“工匠精神”,为国家培育大国工匠的重任,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必须先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重视高职院校教师“工匠精神”培养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新的着力点和增长点,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打造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不断提升教师技术技能水平和创新应用能力,实现职业院校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而新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否可以实现角色转变和达到发展期待目标则成为“‘双师型教师养成的第一颗纽扣”。如何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加强新教师队伍建设,已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一、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国家从2018年到2020年相继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中都纷纷表明了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1][2]。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到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化的高职教师队伍是聚焦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第一要务[3][4]。而新教师作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承担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使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高职院校新教师队伍建设,要在观念上有足够的认识,明确新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新教师队伍建设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基础。新教师只有夯实了基本功,才能在基础上继续发展。

二、“工匠精神”融入新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意义

李淑玲等人(2019)提出,“工匠精神”包括内心具有对完美、卓越追求的匠心;拥有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技术或独家绝活的匠艺;品德高尚的匠品;好学、善思、专注、创新创造、持续改进的匠行[5]。孙小恒等认为,工匠精神包含“德”“研”“新”“艺”“道”。张培培(2017)认为,工匠精神是对工作的热爱、专注极致、精益求精、重视创造创新,凸显个体自主性和人的价值[6]。虽不同专家界定的内涵有所不同,但是所有的界定中均包含了几个共同的特点——敬业、专注、求精和创新,这些特征也是高职院校新教师必须具备的特征,工匠精神是新教师成长之路的一个目标,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要融入工匠精神、体现个性化。

(一)“工匠精神”融入新教师队伍建设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需要

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灵魂,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指出,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7]。“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教人者必须先受教育,立学生之德者必须先立自身之德,而工匠精神是一种传承,强调的是言传身教,两者都是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可见“工匠精神”是师德建设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工匠精神”融入新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提到一位历史老师“对每一节课,我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教师需要这份专注和对完美、极致的追求,为自己坚守那份信仰,这是“工匠精神”。把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环节、教学行为、课堂管理做到专业、完美、极致,这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高职院校新教师应该在“工匠精神”引领下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保持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勇攀高峰的态度,寻求创新动力、拓展创新思路,掌握更多独门绝活。

(三)“工匠精神”融入新教师队伍建设是科学研究的需要

科学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8]。科学研究是教师的重要素养,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载体,更是教师能力提高和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科学研究是一件严谨、严肃、严格的事情,新教师队伍作为高校科研工作的一股新力量,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与使命,需要心无旁骛、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细致的品质,这与工匠精神的内涵不谋而合。

(四)“工匠精神”融入新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师成长的需要

每一位新教師都有成才的志向和发展的潜力,新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对师资培养的顶层设计,因此学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定位、具体情况,从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各专业发展、教师兴趣、个性特长、职业生涯规划,为教师量身定制,形成一套极具个性特色的“四位一体”新教师个人成长培养方案。把“工匠精神”融入新教师队伍建设,能保持新教师的工作热情,保持严谨细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有利于新教师的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师德师教师队伍工匠
90后大工匠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谨防师德师风失范
江永:“码”上举报 师德师风问题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致敬!老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