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探究与实践

2021-08-27 14:18徐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期
关键词:区域创设环境

徐莉

[摘           要]  教育,不能光靠“教”,还得靠“育”,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环境正有此功能。幼儿园在积极改善办园条件的同时,还应着力于幼儿园育人环境的创设。主要研究如何创设与幼儿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关    键   词]  环境创设;幼儿主体;游戏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2-0222-02

一、我国幼儿园环境创设现状

目前,从我国各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状况来看,其教学效果仍未达到预期,几乎都存在诸多教学问题,主要问题体现在:其一,部分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教学中缺乏对空间的有效利用,缺少个性化整体设计,而这种单一的环境难以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其二,部分幼儿园对材料设计科学性及幼儿自由探索空间不够重视,导致幼儿园生态环境创设仅停留于表面,不能实现寓教学于环境的目标;其三,部分幼儿园缺少科学、规范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没有充分考虑幼儿自身的实际环境适应能力,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途径探究

(一)寓教学于环境,记录孩子的成长瞬间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将孩子作为教学的主体,并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充分尊重幼儿的需要和兴趣爱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差异,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1.环境创设诱发自主学习

幼儿园应着力于幼儿园育人环境的创设,在文化氛围中教育孩子,让师生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美,欣赏到美,使环境真正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1)公共环境——每一面墙壁会说话。为充分发挥环境对幼儿教育的作用,幼儿园可以借助公共区域进行环境创设,例如有的幼儿园分别从感受童话、亲近自然、热爱家乡、走进国粹四个方面对走廊环境进行创设;有的幼儿园将成长五部曲即播种、发芽、成长、开花、结果,融入走廊环境,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世界、认识世界。

(2)班级环境——孩子的第三位老师。各班以幼儿年龄特点为主线,围绕幼儿的认知特点、兴趣关注点展开。例如小班有趣的角色体验区、舒适的小沙发与空中随风摇曳的彩球遥相辉映,为孩子营造充满童真童趣的环境;中班围绕田园风展开,大环境以植物为背景,教师、家长、幼儿齐参与,从空间到墙壁,处处展现出一幅宁静、优雅、返璞归真的画面;大班围绕中国风展开了画卷,十二生肖、京剧脸谱、青花瓷等为中大班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合作学习的机会。

2.区域活动还幼儿以真游戏

孩子把游戏作为学习的主要途径,区域游戏时,老师做到了解放孩子,相信孩子,真正把游戏还给孩子。因此,区域游戏时间也成为孩子们一日生活在园各个环境中最自由、最放松、最喜欢的时刻。

(1)教師营造环境。幼师应以尊重幼儿直观性认识客观事物的特点为前提,为幼儿营造接纳个体差异的包容性教学环境,让幼儿能够通过与教学环境的互动与生生互动的交流中,获取更多知识技能及情感交流,老师通过观察记录幼儿学习的兴趣点,科学解读幼儿的语言行为,进而针对性改变环境以满足幼儿的现实发展需求。

(2)幼儿主动参与。各班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孩子参与其中,从主题墙的设计、区域规则的制订乃至活动材料的投放等都由孩子自己进行设计和制作,充分体现了孩子是环境的主人,教师不再是幼儿自主活动的控制者,而是幼儿与环境互动的观察者、参与者和支持者。

(二)童趣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过程中,受教对象是低龄儿童,因此,幼师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差异,为孩子们营造良好、和谐、充满童趣的游戏环境,从而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

1.游戏活动,激发孩子的兴趣

幼儿教师应该为孩子们提供可以持续探究的互动环境,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通过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未知世界,辅助幼儿在积极互动中进一步建构清晰的知识体系,让孩子们能够在自由探索的氛围下增强学习的独立性。

(1)游戏常态化。一直以来,幼儿园一直不能将区域活动放到与集体教育活动平等的位置上。另外,因诸多因素的限制,教师在区域设置、材料投放、活动组织与指导中都还不能做到兼顾,因此,幼儿园需要经常以“区域活动常态化”为主题开展园本教研。①根据教室的结构,利用各种材料合理布局适合班级幼儿的各类区域,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等,每周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制定区域活动目标,以确保区域活动时老师有的放矢,避免和主题教学脱节。②孩子在游戏中往往有最真实的表现,教师这时候要关注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行为,并以此作为自己指导孩子下一步游戏的依据。

(2)课程游戏化。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融合主题,让区域游戏成为主题活动的延续。例如大班的“神通广大美猴王”的主题教学。在活动开展前,老师、孩子和家长可以共同收集关于《西游记》的服饰和图片来创设环境,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们欣赏电视剧《西游记》的经典片段,使他们了解故事中离奇曲折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区域活动中,美工区孩子们用笔画西游,用太空泥捏西游;在建构区,孩子们搭建水帘洞、天宫等西游场景;在表演区,孩子们自己创编演出剧本,制作金箍棒等各种道具,自由选择喜欢的角色,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感受到《西游记》的独特魅力。

2.生活教育,培育阳光儿童

我们要为孩子提供真实、丰富多彩、自然的环境,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生活”又是“幼儿感兴趣的”,强调课程应用回归儿童生活,用生活教育幼儿,用生活培养幼儿,用生活发展幼儿。

(1)感受家乡文化。为了让孩子们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有的幼儿园带领孩子们走进当地的古商业街,让孩子们在民俗博物馆了解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村芯子;在票号馆了解百年前的银行是什么样子的;在烧饼博物馆品尝美味的周村烧饼等,让他们在看、听、摸、尝中,更加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感知家乡厚重的历史文化,从而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体验节日文化。节日本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我国的传统节日更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所有的节日最终都会归结到一个“爱”字:爱祖国、爱民族、爱家乡、爱我们自己与身边的人。因此,以爱为主线,开展丰富的节庆活动,使其成为孩子美好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例如,元宵节猜灯谜,清明节碰鸡蛋,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节做月饼,腊八节泡蒜、熬腊八粥等,教师充分利用每一个节日的节点,开展充满童趣又应景的活动。

(三)有准备的环境,促进幼儿身心成长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环境对孩子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告诉我们环境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为孩子创设秩序、优美、童趣、有准备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1.培养幼儿良好的秩序感

(1)井然有序的环境。在幼儿园,教师要为孩子们创设井然有序的环境,教室外,孩子们的衣物、书包整齐地放在规定的位置;盥洗室,毛巾、水杯按照孩子们的学号有序摆放,并告诉他们用完放回原处;在教室中,孩子们的活动材料分区放置,每种材料都分类有序地摆放在玩具橱中,每个材料都有自己的固定位置,并对应位置贴好标志,活动时孩子们自由取放,活动结束时,也由他们自己整理并物归原处。有秩序的环境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将无意识的动作转变成一种行为和习惯,也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有秩序感的人。

(2)活动中的秩序感。孩子生下来是没有秩序的,因此,教师要在生活学习中帮助孩子养成秩序感。比如,每天入园时摆放整齐自己的衣物;教室里很乱的时候,要和孩子一起动手收拾,让孩子感觉这个由乱到整洁的过程变化;生活活动中,例如喝水、盥洗、如厕、就餐等的环节中,需要让孩子们知道排队有序进行,既是安全的需要,又可以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区域游戏时,为保证游戏的有序、顺利开展,设置每个区域的限制人数,孩子通过插牌进入自己喜欢的区域,当该区人数达到限定人数时,孩子要学会安静等待,或重新选择其他的区域活动。

2.幼儿学会自主学习并关心环境

教师需要学会为孩子“留白”,也就是预留一定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探究。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适宜的环境,安静观察并进行适时的指导,留出时间和空间等待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1)自主学习。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强的材料,让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有選择地去探究学习。例如同样是角色体验区——小超市,在设置时,不同年龄阶段的班级根据区域活动目标的不同投放的材料也不同。小班超市,投放简单的仿真水果、蔬菜等,侧重于让孩子们认识不同的物品;中班超市,可以投放生活中的物品,如侧重于让孩子们学会数与量的对应及分类摆放,如食品区、文具区、玩具区、洗化区等;大班超市,则可以引入仿真纸币,让孩子们利用超市游戏购买物品的过程中,掌握10以内的加减计算。

(2)关心环境。让孩子学会照顾环境、关心环境也是幼儿园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设置班级值日生,让孩子们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来学会照顾别人、关心环境。小班值日生可以摆放水杯、整理小毛巾,中班值日生可以给花草浇水、喂养饲养角的小鱼、乌龟、准备餐具,大班值日生可以帮助老师考勤、打扫班级卫生等工作。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使他们能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从而培养他们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爱护周围环境的情感。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展望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环境创设,通过不断完善传统幼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水平。为实现高品质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教学,要求幼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充分利用环境创设教学,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建构积极有效的小班集体师幼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教师也应注重合理选择空间,为幼儿布置科学的探究区域,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秦霞.让童真在自然中绽放:浅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农村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J].华夏教师,2018(24):93.

[2]吴敏.“四位一体”促进幼儿园美育课程游戏化综合发展[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9):138-140.

[3]肖伯安,宋静.幼儿教师教育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的影响因素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93-194.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区域创设环境
分割区域
创设未来
擦桌子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环境清洁工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区域发展篇
漫观环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