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分类招考背景下对会计实训教学的思考

2021-08-27 13:20苏慧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实训中职

苏慧萍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智能化的不断升级,企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学以致用,理论知识是基础,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目的。学校开设各类实训课程也是为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创造机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从始至终要求实训课时应达到专业总课时的一半以上,可见其重要程度。实训教学是中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的保证,也是中职会计教学的核心工作,专业教师也应予以重视,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开展有效的实训教学对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就业及升学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以福建省高职分类招考中的职业技能测试为背景,阐述目前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关    键   词]  高职分类招考;仿真实训;信息素养;厂中校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2-0076-02

高职分类招考,是福建省教育厅在2020年改革实施的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主的多样化考试招生办法,旨在建立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职教高考”制度。学生通过高职分类招考,有机会与普教学生一样直接就读全日制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其中职业技能测试成绩200分,在总分中占比近30%。针对会计专业而言,职业技能测试涉及内容及分值构成如下:凭证(60%)、账簿(20%)、报表(15%)、纳税申报(5%)。结合考试大纲,考核的内容基础性较强,不存在深、偏、刁钻。但考核方式非常灵活,与实务接轨程度较高,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的模仿和片面的知识记忆不能满足考试的需要,学生很难在技能测试中脱颖而出。同时此次职业技能测试的提出以及随着升学意愿的学生呈大幅度上涨,为省内各中职学校提供了统一的评价标准,学校和教师压力骤增。此外,仍有少部分学生选择直接就业,形成升学与就业并行的局面。实训教学,既要满足技能测试的需要,又要满足就业的需求,这对中职学校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本文将以此为背景,阐述目前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一、会计实训教学的意义

(一)强化理论知识,将抽象知识具象化

实训教学是将会计理论知识具象化,将学生在日后实际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相应单据、凭证、账簿、报表等内容提前在课堂上展示,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让学生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完成实务操作的重要步骤。如果缺乏系统实训训练,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工作中一遇到实务操作便不知如何下手,容易影响学生的信心,也让企业单位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产生误解。

(二)检验教学成果,缩短理论和实训的距离

中职教育的特色,是技能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如何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理论考试是一种主要方式,但考核的内容比较片面性或者具有偶然性。而实训课程教学,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新鲜感,也考验学生对于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且实训教学的素材通常会以企业一个连续时间段的资料为基础,数据之间存在勾稽关系,环环相扣。凭证审核,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协作,综合考验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实训效果反馈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断强化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中职学生普遍在文化科目方面存在一定的偏科现象。因此在高职分类考试中,学生若想脱颖而出,实训课程的相关内容掌握尤为重要。即使部分学生以就业为目标,不考虑升学,实训能力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毕业生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和企业都认为实务操作能力是比较看重的一项。会计是一门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的学科,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才是真正的学有所用。

二、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计划、课程结构不合理

随着省学业水平考试的全面展开,职教普教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逐渐形成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并重的局面。专业课时对文化课时做出一些让步,总课时有所下降。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依然做出明确要求,实训课时至少应占专业课时50%以上。这是中职教育的特色,可惜在实际教学中更多课时还是倾向于理论。即使有涉及实训,也是蜻蜓点水。比如一年级开设的基础会计实训课程大多作为基础会计理论课程的补充,没有系统展开。至于企业纳税实务,实务方面的操作几乎为零,真正落到实处的实训课时有待商榷,而技能测试考点正好基本分布在基础会计实训和企业纳税实务中。该课程的授课集中于一年级第二学期完成,而技能测试一般在三年级第六学期,此时学生大多数在校外顶岗实习。如果学生直接从顶岗实习岗位走向考场,必然影响整体成绩,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需要进行调整。

(二)实训教学资源落后且偏离实际

会计是一门知识不断更新的学科,目前市面上的教材大多跟不上政策更换的脚步,就单增值税一项内容而言,近两年进行了大范围改革,税率、税目、税基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实训教材大多还停留在16%的增值税时代。此外,实训教材与实际流程脱节。以刚結束的财经管理类职业技能测试为例,本次考试有一道关于折旧的题目,在平时的实训中教材大多直接提供当月折旧金额,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本月应提折旧=上月应提折旧+上月新增固定资产的折旧-上月减少固定资产的折旧。考试要求学生先计算折旧再填制凭证,大部分学生都在计算折旧这一步骤乱了阵脚,导致大面积失分。技能考核如此灵活,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双师”队伍薄弱,实训方式单一

虽然我校会计“双师型”教师达100%,但真正有企业任职经验的教师并不多。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比较依赖现有教材资源,无法将教学和实际工作有效对接。教师在实训过程中通常采用作业式,即教师讲授—学生操作—教师批改的模式。另基于场地和课堂秩序的考虑,大多实训是要求学生各自完成自己的“作业”,他们体会不到分岗位职责,岗位之间的衔接、凭证的传递等操作。再者,由于会计数据前后的衔接关系,导致部分前期没有跟上进度的学生后期的实训几乎形同虚设,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三、完善会计实训教学对策和设想

(一)调整并优化课程结构

基于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虑,近两年专业总课时数总体减少,如何在有限的专业课时中提高课程有效性是所有专业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一方面大胆增删课程,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对专业学生要求较高,且考虑学生大部分升学在大学期间会继续接受相关科目学习,可大胆删除。珠算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较少,可作为课外兴趣小组形式展开或者在教学中以数码字书写作为重点展开,珠算作为补充和辅助教学内容。而对于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会计、企业实训、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则应该严格按照大纲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特别是基础会计实训课时增加且落实到位,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上实训课程,与基础会计课程分开授课。其中對涉及职业技能测试的相关实训点有意识地作为重点突出讲解。另外考虑到从实训教学到技能测试考试的时间差,建议专门在学生离校前最后一个学期开设职业技能测试综合实训学科,专业教师研究考试大纲和以往考试内容,整合校本教材。

(二)整合教学资源,创新实训模式,提高课堂管理成效

传统会计实训教学通常偏向手工账和单项实训,为此应引入仿真实训平台。一方面平台的数据资料可以随着政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弥补实训教材更新缓慢的缺点;另一方面在实训形式上可以将学生分成每四人为一组的团队,教师选任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会计主管一职,然后配备三名员工,分别任总账会计、成本会计、出纳,四人合作完成企业的账务处理。利用仿真实训平台,让学生熟知自己的职责范围,明确岗位之间的衔接,凭证的传递流程等在手工账无法展现的内容,给学生以深刻的学习和实践体验。实训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学生,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和介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主动的摸索中掌握知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强调知行合一。同时充分利用平台自动计分和数据分析功能,了解学生的薄弱技能点,选择性进行讲解,提升实训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课堂管理成效。

(三)提升信息素养,建设专兼结合、高水平师资队伍

充分利用每两周一次的备课会议,教师组内互相交流。实行课程轮岗制度,教学资源互通。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各类专业竞赛,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教学能力大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另外,组织专业教师下企业深度交流调研,了解地域企业需求,以此调整实训教学中的教学重点。或者邀请企业会计人员定期为在校师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或讲座,与学校教师队伍形成优势互补、整体优化的师资队伍结构。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老中青传帮带,开展校际交流校企交流,整合区域内资源。同时,切实落实教师寒暑假下企业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到代理记账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顶岗实习。

(四)开展形式丰富的校企合作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实德技并修、工学结合,不断丰富校企合作形式。去年我校与校外培训机构“厂中校”模式合作试水,毕业班学生与培训机构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校企合作模式。培训机构提供场地、实训素材,开展职业规划、参观调研、供需见面会等活动,学生在培训期间有机会真正走进企业、税务局,接触培训机构旗下代理记账公司的真实账簿,开阔了视野,弥补了在校期间实训总课时不足的情况,也对会计账务流程有更直观系统的掌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提升有长远的帮助,为学生升学和就业打通最后一千米。

随着职教普教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继续升学,以往技能为导向的中职教育特色也将慢慢向升学为导向转化。但无论如何实训教学都是中职教育至关重要的环节,中职学校应该充分落实实训教学课时,调整课程设置、改革传统实训方法、优化评价模式、提升师资队伍,保障学生实训教学,为高校和社会提供优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真真,朱孔连,李雪.中职学校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31):236-237.

[2]扈晓平.小议中职会计实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职业,2017(29):97.

[3]华艳.试论职业学校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6(5):110-111.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实训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