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琴 丁芳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教学目标设计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前做好教学方案的设计,使教学有一个明确的尺度和标准.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主要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学生缺乏足够的思考,故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为了满足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出发,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和课堂实施方案做几点分析,并提供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涉及很多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实践运用能力等都有严格的要求.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数学课堂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需要.教师要查阅课程标准,制订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计划,并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引入各种新的教学例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意识.当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便能自主建立学习目标,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有效落实,关系到每个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程度.特别是数学这门复杂的理论知识学科,教学目标对课堂有着导向、调控的功能,能方便教师实施课堂教学计划,更好地引导学生记忆和理解数学知识.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调查和了解学生觉得数学课堂枯燥的原因,并调整教学计划,最终完成教学目标的设计.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高,大都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这不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创新.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设定有效的目标,并保证教学目标具有全面性和原则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层次需求.其次,教学目标要科学合理、清晰准确、简洁明了地为学生展示学习框架,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果有学生对课程体系不理解,教师就要引入实质性的数学例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这些都是数学课堂目标的设定原则,新时期的教師一定要重视并落实到位.
二、设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意义
调查研究的数据表明,60%的学生可以自主建立学习框架,其余则是对课堂和教师的教学过于依赖,不懂得自主学习.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制订课堂教学的计划和方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学目标的呈现重点不明确,模棱两可,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要看到时代的发展变化,在设计课程目标时,紧紧围绕学生能做什么或者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教学题材设定教学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自出现教学设计这一教学模块以来,课堂的教学目标能为教师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每个教师都能在课后写出心得体会,形成新的教学设计框架,学生也能从教学设计中收获学习成果,用全局观来看待已学知识,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案
1.重视教学目标设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知识的学习都是由浅及深的,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何况是数学这门逻辑性强的学科,更需要学生建立很强的学习自信心,从而找到数学学习的突破口,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而教师就要更加重视教学目标设计,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在“勾股定理”这一章节知识的课程目标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列出具体的教学步骤,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学习,利用好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下面就以“勾股定理”一课为例,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方案分析.
①引入教学主题,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产生背景.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当学生对课题有了积极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能顺势而为,引入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带动学生的学习思维.
②通过图像法、面积法等证明勾股定理,这是需要教师详细讲解的一步.很多学生觉得数学知识难以理解,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弄懂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而只要教师耐心地给学生讲解和介绍,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③利用数学例题,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在理解中记忆知识,在记忆中运用知识,发挥出教学目标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公式,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建立相对应的数学学习思维,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比如,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2,梯形面积公式为S=12(a+b)×h,圆锥的体积公式为V=13Sh,教师要把控好数学教学的节奏,定期抽查学生对数学公式的记忆情况,帮助学生有效整理自己的学习思路.
2.引入教学目标相关的实际例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设立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不仅是每个教师必须做的教学工作,同时是课堂有序进行的保证.例如,“实数”这节课,如果没有教学目标的设定,很多学生会不知道什么是实数,怎样去理解实数的概念,也就不能解答相关的数学题.数学和社会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有理数集到实数集,都和社会生活有很强的联系.依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分类整理各种学习素材,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工作目标,切实可行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听、读、做、思是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比如,教师在给学生介绍“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这一概念时,学生就要认真聆听,把教材知识运用到教师所讲解的例题中.“实数是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的点”,通过下图一个简单的数轴,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数轴概念,引入新课程的题材,推动课堂教学顺利、高效地进行.点-2,-1,0,1,2,3都是相应的实数,在数轴上能够表示出来.而一些无理数,教师也要给学生做相关介绍,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7.3333,5,3.1415926…等都是常见的无理数,不能在数轴上准确地表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