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金林
内容摘要:源于对俗世人生的忧患和人性异化的考量,迟子建的作品是苍凉的。在对众生命运挣扎的无奈又不甘的扼腕中,试图为他们构筑一个安放身心的文学家园,诠释了一个作家直面生存的坦诚与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关键词:迟子建 文学家园 守望
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范式和思维方式。在社会转型的当下,尽管家园的意义被图解、实体被解构、内核被悬置,但家园的根性决定了她始终是一种萦绕终极的生命惦念。迟子建对家园的追寻与营构虽然是漫长并且充满着艰辛,但却是芸芸众生的极致追求和精神指盼。
一.渐行渐远的乡关童话
现代社会转型的语境,中西古今融合的造势,开启了一段冲突变异的历史进程。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城镇化的新质中,自然与人文环境被逼仄、支离,人们在物欲和世俗的弃旧图新中,在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寻中,只能茫然地站在荒原之上依依地回望曾经的家园。
自然时空的逼仄。人类的生存延续总是不知不觉地以对自然资源的攫取为手段,在人的定位上的模糊不清的发达主义,直接造成的是对物质的滥用,甚至把物质生活环境以及自己的生活方式,变成人类本身的敌人。[1]《鱼骨》《白银那》中,将自然、现实和历史隐含在独特的语言序列中,讲述了对鱼群过度的捕杀让江水失去涵养生命、平衡自然与自愈自新的能力。《晚安玫瑰》中的哈尔滨在浓重的雾霾之中“就像戴着一顶钢青色的帽子”,《第三地晚餐中》遍布城市、郊外、农村的大大小小的工厂里永远冒着吐不完的让人窒息的黑烟。《踏着月光的行板》中下三营子土地沙化越来越严重,风沙大得能把下到土里的种子给掘出来。《西街魂》中青石山上一个大臭屁,让西街的土地震颤、鸡飞狗跳,让黑马、花啊树啊丢了魂儿,把宝墩被吓得掉下了炕,磕破了头、浑身抽搐、口不能言。《草原》中阿荣吉慨叹“不是牛羊的嘴巴害了草原,是人的嘴巴害了草原”;《向着白夜旅行》中的我深味城市喧嚣带来的痛苦煎熬,想寻找一种最为原始的生存所在。然而,到达目的地时却发现车流依旧如潮、宁静依然难寻。
人文环境的式微。在现代文明烛照之下,喧嚣取代了宁静,沧桑取代了厚道,苍凉取代了优雅。城市和乡村被赋予的文化记忆已经消失殆尽,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不断加剧,“无论是善良的还是作恶的,无论贫穷的还是富有的,无论衙门里还是庙宇中人,多处于精神迷途之中”,成为新的“百年孤独”。《额尔古纳河右岸》中酋长的妻子对百年沧桑和爱恨情仇的缅怀,道出了辛酸和痛惜。原本朴素美丽的鄂温克族化外世界,在强悍的文明渗透下,文化根基被抽空,精神信仰被漠视。《月白色的路障》中的王张庄是长林公路上一個臭名昭著的靠路发财的村庄,小饭馆、小卖店和小旅店,卖果品的、洗车的和算命的招揽生意时肆无忌惮。村民背弃善良质朴的人性,就连教师张日久与妻子王雪琪难以抵挡住金钱的诱惑,沦为公路上一个个月白色的没有灵魂的路障。《踏着月光的行板》中外出的乡民,受了骗转而又去骗别人,结果锒铛入狱;因为花了心,所以回到下三营子就是和老婆闹离婚;打工时受伤落下了残疾但雇主却不理不睬。《微风入林》中的护士方雪贞,因为一次偶然让孟和哲闯入了她的生活,在情欲的驱使下很快忘记了羞耻;丈夫陈奎是一个教师,但整天满身暮气、牢骚满腹,只知道吃喝。《群山之巅》的龙盏镇,李素贞搭上青春照顾瘫痪丈夫几十年,唐眉因为恋爱而向好友投毒,刘爱娣为返城而遗弃了亲生子,王秀满放弃生育做了辛七杂的老婆。辛欣来因找不到亲生父母而抱怨养母秀满,只因养母的话就被激怒就用刀残杀养母,作案后又强奸了侏儒症的安雪儿。
二.苍凉缥缈中的情感殇语
迟子建用独到的笔触挑开现代文明下的新的历史负累和重荷,[2]在新质和变异迭代的深沉忧患中,呈现出理性的批判和文化重建的精神质地。在温情的书写中含蕴着苍凉,在情感的追寻中演绎着愁绪,创设出迷离缥缈的、聚不拢化不开的缕缕轻雾般的文学意境。
爱的变奏。《晚安玫瑰》赵小娥的爱是艰辛的。初恋男友因为父母嫌弃照片上的她胯骨小会影响传宗接代,便与赵小娥分手;第二任男友宋相奎舍弃了相恋两年的她而与聋哑女柳琴结婚,是因为柳琴在哈尔滨有一套房子;第三任男朋友齐德铭的旅行包里永远装着寿衣和避孕药。《晨钟响彻黄昏》写三对男女的畸形情感。大学教师宋加文爱上了一个善良而不安分的女贼刘凤梨而与妻子离婚,妻子巧巧嫁给了一个道貌岸然的商人邵言,无家可归的儿子在与邵言的冲突中坠楼身亡;大学生记者刘天园两次横遭强暴自杀未遂,最后惨死在精神病院;画家郎乡爱恋着服装设计师杨玫。羞耻与恐惧甚至绝望心理在接受了文明约束的现代人心中频频产生,揭示当今都市情感生活的荒诞性,《秧歌》中小梳妆让付子玉神魂颠倒,她为等待付子玉而耗尽一生;付子玉眼中的她只是被玩赏的对象,小梳妆在等待成为虚幻希望落空后自杀。《蒲草灯》中用妻子曼云切菜的刀,手刃了妻子和五舅这对狗男女。在他们身上剁肉馅似的乱砍一气,他们一动不动了,再也牵不到手了才罢手。爱情本是纯净的心灵交融,是执子之手白头偕老的情话,却演绎成朝三暮四的狂热和疯狂的欲望游戏。
亲情的疏离。《第三地晚餐》迟子建借用“第三地”喻指现代人试图摆脱生存尴尬荒诞的一种诗意想象。报社编辑陈青身陷错位扭曲的情感漩涡中:母亲幽愤父亲对另一个女人的欲望,杀死了这一对“奸夫淫妇”,用一种极端残忍的方式冲破压抑的困境来拯救自己;蒋宜云沉溺于陈青前男友的玩弄之中却乐此不疲;老于倾情于一个年轻的女编辑并且沾沾自喜。陈青与第二任丈夫沟通不畅,为了驱赶内心的凄凉来到了第三地,想为一个陌生的男人做一次晚餐找回一份家庭的温暖;丈夫马每文也找到了一个第三地,而他的目的竟然是想让一个陌生的女人为他做一顿晚餐,缅怀一点温暖情感的交流。《岸上的美奴》中冷漠的芜镇人在冬月最渴望的是发生点沉船等事情,以此来调剂自己的生活;白石文是一个独自住在曾经是打更人居住的小屋里的外乡人,因为孤独而常去杨玉翠的小酒馆;杨玉翠担忧丈夫在外面的花花世界堕落而得了头痛病,手术后失去了记忆;因为美奴的父亲为了生活而远行,美奴的母亲与美奴的班主任白石文产生了暖昧关系,引起了芜镇人的风言风语。美奴觉得颜面尽失,在一个月光如洗的晚上,把母亲骗上小船、推入河里。
三.泛化伦常下的精神伊甸
迟子建从家园的记忆中寻求具有抵御绝望与颓唐的精神支柱,用一种更新鲜的吸引力和更丰富的方式塑造我们行为和自我形象的特征[3],为善良的生机与活力执笔,为真诚的亲和而欢欣,以此探寻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家园建构的路径,“抬眼望望夜空吧,你一定会发现亲人们湿漉漉的眼睛!愿这样的星光做你们的拐杖,让人间烟火,再丝丝缕缕生起来!”
推演泛化的伦常。“人并非万物的主宰,自然万物总有过人之处,人类和自然界是一个平等互融的整体”。《雾月牛栏》《鸭如花》《一匹马两个人》中老牛、老马和如花似玉的鸭子忠诚地陪伴着痴傻的宝坠、年迈的夫妻与徐五婆;《秧歌》《原始风景》《逝川》《没有夏天了》中,老人为了一片被他无意间带回来的落叶而不辞辛苦地又送他回家;小女孩因为爱惜脚下的土地,宁愿光着脚丫子也不愿意踩伤它;渔妇会像长辈般安慰那些会流泪的蓝色鱼儿;失去生机的风只有在美好和谐的大自然的懷抱中才能得到安宁。《逆行精灵》《芳草在沼泽中》中,人类只有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他们的心灵得到自然洗涤,只有在芳草洼这片净上中才能找到精神家园。动物尚且如此,人类呢?《沉睡的大固其固》老太太媪高娘领着小孙女楠楠住在大固其固,邻居魏疯子因年轻时开小火车遭遇车祸而变得疯颠,小镇居民唯恐避之不及,只有媪高娘敢接近他,每天给他一块豆腐吃,还杀猪请客给疯子做替身还愿,化解小镇灾难。《额尔古纳河右岸》妮浩为了救不该救的陌生人不惜牺牲自己的孩子;《鸭如花》徐五婆帮助越狱的逃犯完成他最后的心愿。
亲善融泄的小家。在迟子建的乡土小说中,亲善“是一种美好精神的寻找,是对人与人之间一种美好、和谐关系的寻求。”[4]她将笔触延伸至市井普通人的柴米油盐,寻找生存的真相进行文学的救赎,把亲情的理解与包容作为精神家园建构的目标指向。《清水洗尘》中礼镇郑家祖孙、婆媳、父子、夫妻、兄妹之间其乐融融的感情,细腻敏感的奶奶、恩爱的父母和娇蛮的妹妹;《花瓣饭》讲述的是三个孩子在雷电交加的风雨中等待他们挨批斗的爸爸妈妈回家。做好的饭菜一次次地凉掉又被一次次地温热,他们只希望挨批斗的父母回家后能吃上热乎的饭菜。饭菜尽管很简单:一盆苞米面粥,一盘炒土豆丝,一碗黄酱和一把青葱,但却是这些孩子精心制作的。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伟大、生活的温馨与浪漫。《亲亲土豆》中,秦山得了肺癌,在灾难面前,他们夫妻想的都是怎样让对方过得好。秦山一心想省下钱让妻子女儿以后过日子,妻子则忍着心痛默默地让他享受人生最后的温暖。《白雪的墓园》中刚刚安葬好父亲,正陷于难以自拔的巨大悲痛中,年猛然来了。“炉火越来越旺了,我仿佛看见父亲正推开走廊尽头的门,微笑着朝我走来。他走到我面前了,他伸出手抚了抚我的肩膀,墓园的情景又锐利的再现”,失去亲人,不能失去生活的信心与勇气,显示出迟子建小说的温情和善意。
在迟子建的情感价值时空中,最让她念念不忘的是人的原始生命力与自在的生命状态。然而这种文学的表述并不只有赞誉,在一次次的回望与慨叹中,迟子建挥洒出了希望的微光,唤起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尽管“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但毕竟是一个余韵深远的召唤。
参考文献
[1]孟悦.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374.
[2]王嘉良.现代中国文学思潮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48.
[3][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彭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17.
[4]王光东.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2.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