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仁爱”思想及其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21-08-27 14:10陈伟华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仁爱论语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以“仁爱”思想统摄全文,奠定了中华民族之魂,至今仍表现出强大的文化活力和现实意义,对于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通过解读“仁爱”思想的主要内容,积极探寻《论语》中的“仁爱”思想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指出可以通过“教”“化”并重和创新教育方法,达到理论性与大众化的统一,在继承和发展好“仁爱”思想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关键词:《论语》 “仁爱” 思想政治教育

一、《论语》中的“仁爱”思想

(一)以人为本

中国的国情和社会性质决定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这和《论语》中的“仁爱”思想一脉相承。在古代,“人”和“民”在概念所指上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社会将人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一些学者认为孔子所谓的“仁”只是对“士”这个阶级,实则不然,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语,足见孔子的“仁”指的是爱众人,爱所有人。从培养目标上来看,《论语》所倡导的是培养能够为奴隶主和封建君主服务的人才,孔子强调挖掘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自觉能力,通过自省和自我完善的方式,逐步达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通过“慎独”探寻做人(臣)的乐趣和奥秘。而中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涉及思想意识、文化心理及行为模式等多个方面,主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马克思将未来新社会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点上,中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遵循的全面发展的学生观,与《论语》中“仁爱”思想所倡导的人本观念在内涵上是契合的。

(二)注重德育

德育的性质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的“法家”思想难以施行,人们心中无法度,礼乐制度逐渐瓦解,孔子由此创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这着实奠定了儒家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希望通过道德的内驱力,构建人的精神世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规范化的统一,故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蹈之以行”之语。相较之下,更重视发挥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即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方式发挥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当今时代正经历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当代社会的时代价值观与德育价值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德育内涵多次变更,所占的比重也逐步提升。站在新的时代节点上,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更多通过教育性功能挖掘德育工作的个体性功能,使受教育者通过寻求德育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连接,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精神层面的满足,获得一种快乐和愉悦之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德育目标,充分考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正确解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通过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和道德传统,使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尊师重道

韩愈在《师说》中将教师的角色概括为三个方面——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千百年来这被奉为是教师的代名词,作为一名儒生,韩愈无疑受到儒家学派尊师重道的影响。“师”指的是为师的德行与品行,“道”虽然看似无形,但却承载着一切能够被感知的思维意识,孔子为后世树立了一个良好师生关系的典范。首先是他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倡导广义上的教育平等,在遇到能够彰显仁义之事时,孔子也教导弟子当“仁”不让,要将“仁”当做追求的最高目标,而非老师,因此他的学生在感受到尊重的同时也不会感觉老师高高在上。例如在面对粗鄙无礼的子路时,孔子也不曾恼怒,而是循循善诱,建议他不要过于鲁莽方可保全自身。其次,是孔子关爱学生,与学生亦师亦友。著名的“七十二贤人”之一的颜回,虽身处陋巷之中,不修边幅,更无法负担束脩,但孔子仍然收他为徒,且赞他穷且益坚,安贫乐道。《论语》有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去世后,孔子为他伤痛不已,这种情感早已超出了师生情谊,成为朋友之谊。总的来说,天地君亲师的儒家统治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社会师生关系的基础,但是孔子从来没有提倡过要对师长绝对盲目地服从,而是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見解。尊师重教、师道尊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孔子与学生的相处之道也启发我们,教师不应高高在上,而应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教育者实施崇高的爱,而且是积极的无条件的爱,与教育对象真诚相见,坦诚相对,将自己置于与学生相等的位置上,而学生亦不必盲从权威,勇于提出质疑才是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法门。

(四)因材施教与言传身教

孔子是人类教育史上首个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资质用以不同方法予以启发教育的先师,他注意到不同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和出身不同、社会经历及环境的差异,在性格和想法上有很大差别,因此孔子倡导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然而,“因材施教”的理念其实并非孔子本人提出的,而是后世人们对他这一卓著教学方法的概括,出自朱熹对《论语》所做的集注:“夫子施教,各因其才……圣贤施教,各因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人弃也。”一方面,孔子能够准确把握学生性格方面的不同,而给出不同的指导性建议。在面对“闻斯行诸”这个问题时,孔子对子路、冉有的回答截然相反,他告诉前者“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却又告诉后者“闻斯行之!”这正是因为子路冲动,需要三思方可后行;冉有怯懦,需要更加果断才好。另一方面,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体现在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教授不同的内容,如在回答“‘仁是什么”的问题上,孔子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对促弓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对樊迟则说:“爱人”。在回答其他有关何谓“孝”、何谓“敬”、何谓“君子”等问题时,孔子的答案也都因人而异。

此外,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注重教师的以身作则,这对开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不无启发。近年来不少教育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思政老师或是出于个人多年的教学习惯,或是疲于创新、担心越界,大多固守照本宣科的话语表达风格,很大程度上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话语表达内容缺乏针对性。因此在开展问题学生教育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工作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要秉承着关爱每一名学生的初心,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有效发挥当代学生的特长,扬长避短,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及时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维护好、建设好、保持好教师的师德形象、文化形象和人格形象,在完成知识传授、文化传递等基本教育工作的同时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树立好榜样示范者的角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服力。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重视教育客体,具有相同的意识形态性即政治性,同样是实现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启发甚大,我们应当从经典中汲取营养,解读好、传承好儒家经典,用孔子的“仁爱”思想服务好、发展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仁爱”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寻求“仁爱”思想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1.文化基因相同。顾名思义,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可分为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两部分,然而这不是分裂的两个毫不相关的个体,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只有同时开展好,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并用以指导实践,才算开展好了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讲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教育对象进行文化感召,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另一方面,开展政治教育就是通过宣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受教育者心中建立起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观点、信念和信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充分吸收国际共产主义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又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形成的中国化后的马克思主义,因而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

2.价值理念相通。从培养目标上来看,儒家经典《论语》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劝人向善,培养建设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足见二者虽然倡导的具体内容和践行的具体方式不同,但在培养目标和价值理念上是一脉相通的。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强调通过道德表率实现德治,自此之后所有的封建君主均以德行作为衡量自己修身治国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中国古代社会讲究“以孝治天下”,统治者通过倡导“孝”,将其从孔子原来倡导的以家庭为单位体现的“道”抬高到上层建筑的高度并作为治理国家的准则。在当今法治社会,虽然我国有法可依,但法律只是规定人不能做什么、衡量一个人是否犯错的尺牍,而道德才是体现一个人能够做什么、是否良善的标尺,因此“德治”对于个人的约束力和说服力远远高于“法治”。这既是儒家“仁爱”思想最大的优越之处,也是限制当时“仁爱”发展的最大障碍,但是今天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德治”和“法治”应当结合起来,统一发挥作用,既要依法治国,也要以德治国,“德治”就是连接儒家“仁爱”思想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理念桥梁,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十分清楚这一点。

(二)“教”“化”并行,实现理论性与大众化的统一

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家的“仁爱”思想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从皇家到百姓,从贵胄到布衣,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形成了一套全方位覆盖的教化体系。作为最高学府的太学,主要承担传授儒家经典,为统治者培养人才的任务;各州府也设有各级学校并配有学官,民间乡贤还开办私塾、书院、鄉学等,作为地方教化百姓的场所,上到国家法令,下到村规乡约,均可作为传播儒家思想、教化民众的秩序礼法。儒家的“仁爱”思想教导人们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个人应当服从国家,人人皆要遵守“三纲五常”,自觉承担起个人的社会责任,从而达到“克己复礼以成仁”的目的。这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倡导的个人服从集体,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十分契合,我们要实现“中国梦”,也要积极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除了枯燥的“教”,还有许多民间故事、戏曲、剪纸等艺术也成为传播儒家“仁爱”思想的媒介,如经典的二十四孝故事、苏武牧羊等经典剧目,都成为“化”民的重要方式。长此以往,官“教”民“化”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儒家“仁爱”思想无所不至,民众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上层建筑的意志,还会通过自我修养,即“慎独”的方式臻于至善,上到耄耋老人,下到黄发垂髫,其成长过程中无不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论语》中“仁爱”思想的广博之处,就在于它不仅对上层统治者如何治国理政提出要求,也不止关注到了“士”应当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还给每一个普通的个体提供了成“仁”的方法论,用最平直的语言和最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小故事,教会人们如何守礼,怎样成“仁”。在这样的教化系统下,儒家的“仁爱”思想既巩固了统治者的集权和地位,又引导民众忠君向善,实现了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稳定。

官方教化与民间教化互相结合,互为补充,是儒家教化的一大特色,这给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是政府教育应当积极发挥在青年一代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调动多种教育资源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来,给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内容和可供选择的空间。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层层递进的,过去主要通过学校教学、电视广播、各级党组织三条途径开展,理论上可以保证无死角、全覆盖,但是我们更应该将三者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作用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三)坚定文化自信,积极继承发扬“仁爱”思想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软实力已经从国家综合国力的普通组成部分上升为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人民的热切愿望,更是我们国家的发展需要。文化自信的形成还离不开古代先贤的文化自觉,这些先贤中有讲求“仁义礼智信”的孔子,有“微言大义”的董仲舒,有倡导“文以载道”的韩愈,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本色当行”的关汉卿,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龚自珍……倘若没有这些先人自发自觉地创作和传承,中华文化又如何绵延不断、传承至今呢?中华文化自觉就是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我反省、自我审视。中华文化自产生以来,就伴随着从未停止过的文化自觉。中国人民的社会实践孕育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品格,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量,形成了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文化生产场,构建了一套具有历史意蕴和文化价值的话语世界。《论语》中的“仁爱”作为奠定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内在核心,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扬。

如今网络发达,自媒体盛行,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被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不断冲击和影响,他们思维活跃,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对刻板枯燥、一成不变的教学话语和教学内容比较排斥。一些网络文学由于准入门槛低、创作者们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不少作品中经常出现语法错误和粗鄙言辞,加之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庞大,时尚性和娱乐性使得这些言语表达受到很多人的欢迎,甚至主流媒体上也开始使用一些网络用语,但在这种去崇高化、深刻化的审美影响下,一些青少年拒绝了解和接受深刻典雅的中国古典文学。

高校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老师在课堂上展开教学活动之前必须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不断对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因此创新教育方法,增强思政课话语表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既是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提升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应然之需。近年来,不少高校的教师队伍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这些青年教师在为高校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存在对经典了解不充分、解读不到位的情况,在教学方法方面也略显生疏,因此对《论语》的认识方式和运用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首先摆正思想认识,充分认识《论语》的价值和作用,发扬其中有利于展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因素,才能对教育对象产生正确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不似一般的政治宣讲那样死板、生硬,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构建起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注重引导受教育对象的观念和行为,更应当致力于帮助大学生培养起健全的人格,转变、更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势在必行。

三、结语

华夏儿女的文化自信底气,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浩如烟海的优秀古籍,这些文字蕴含着古代先贤的精神成果,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古语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提出的“仁爱”思想发源于百家争鸣时的春秋战国,凝结着纵横捭阖的智慧,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育使人懂得人伦规范,是控制人们思想观念、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可以群策群力,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丰富和发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由于經典的不可再生和不可复制性,因此使经典焕发活力的关键自然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进而着力发扬《论语》中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契合的部分,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突破和发展。高校教师除了要做好“教书”的本职工作外,还应当注意发挥自己“育人”的职能,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作为高校德育工作当中的主力军,更要切实服务好学生。学好《论语》,领会好“仁爱”思想,开展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是贯彻“文化自信”口号,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昌盛,助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晔华,杨胜松.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 陈立思.比较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舒斯林.儒学基本常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左文东,马莹,陈彪.试论儒家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

[5] 赵梦茹.浅谈儒家的德育思想[J].现代交际,2017(1).

[6] 吕劭玮. 《论语》中学习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河北经贸大学,2019.

[7] 邱飞燕.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3).

[8] 蒲创国.儒家教化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陕西教育(高教),2020(5).

作 者: 陈伟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室教师。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仁爱论语思想政治教育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爱版)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