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法在《囚绿记》教学中的运用

2021-08-27 13:33刘丽花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囚绿记常春藤指代

刘丽花

没有比较就没有发现,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更不会有创造。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精华之处,更加全面地把握文本的内涵,比较阅读分析法被广泛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不是怎么比的问题,而是拿什么来比较的问题。如果文本之间缺乏可比性,那么这样的比较就是毫无价值的。在这个问题上,孙绍振先生提出“现成可比性”这一教学概念,在教材编写中,他提倡单元各篇之间应有较高的可比性,以方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教学的效果上也明显优于孤立的文本分析。鉴于此,笔者选择《囚绿记》同一单元的作品《故都的秋》与之比较。此外,根据比较的特点,再选择同一题材的作品朱自清的《绿》与之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比较,以期更全面地解读《囚绿记》文本,提升文本审美价值。

一、同一单元不同作品的比较阅读:《故都的秋》与《囚绿记》的比较

席小霞老师在《〈故都的秋〉〈囚绿记〉比较阅读教学》这篇文章中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她以练习的方式,让学生从内容、情感、表达、手法、语言等各方面对比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席老师认为,这两篇作品的相同点是:同属于写景散文,创作的背景也大致相同,都是在上世纪的三十年代。文章涉及的地点也都是古都北京。不同点有:①对北平的称呼不同;②作者表达的情感不同,《故都的秋》表达的是闲适之情和对北平秋天的喜爱之情,《囚绿记》表达对常春藤的痴迷;③爱事物的方式不同,《故都的秋》是交换,而《囚绿记》是欣赏而不独占;④语言各具特色,《故都的秋》语言细腻、婉转动人,《囚绿记》语言直白。以上所述的观点,笔者都很赞同。但是笔者认为席老师的研究以练习为主,对两文的比较还不够深入细致。这两篇文章都有细致精彩的景物描写,但是在写法上又有所不同。

首先,两篇文章都有对色彩的描写,但是对色彩的表现方式却各具特色。

《囚绿记》主要写常春藤的绿。文章把“绿”拟人化,赋予“绿”以人的生命与思想,展开一场人与自然之间“无声的对语”。

《故都的秋》则是在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进了作家的主观情绪。虽然作者无意于强化这些色调,但这些饱含着作者主观情绪的景物,自然也被染上了色彩。在作者的描写下,这些景物动静相宜、绘声绘色,构成了一幅幅富有北平特色的秋景图。“秋晨静观”中,作者偏爱“冷”色调,青天的“青”、驯鸽的“灰”、牵牛花则“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在这不着痕迹的描写中,作者已经点染了一幅质朴的北平秋景图。再看对枣树的描写,“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是“秋的全盛时期”,“枣子红完”是“北国清秋的佳日”,枣子从淡绿到微黄再到紅完,这是一条色彩上的线索,用色彩的变化来描写季节的特征,这样的描写功力也只有细腻如郁达夫者方能为之了。

无论是《囚绿记》的用拟人手法写色彩,还是《故都的秋》把色彩主观化,都显现了高明的散文家共同的选择,那就是“物我交融”,尽显散文之本色。

其次是都有细腻的景物描写。

《囚绿记》涉及的景物比较单一,景物描写粗细兼备,绘形绘色。在初见“绿”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是个影子;而随着我与“绿”的交往越来越亲密,作者对常春藤进行了多次的特写。比如“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着原来的方向”,而绿枝条的变化也由“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等等。这些对景物细腻的描写,包含着一条作者的情感脉络,理解这些细微的变化,正是把握作者对绿情感变化的关键所在。

《故都的秋》涉及的景物比较多,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来感受北平秋天的独特景观,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细腻的情思。“秋晨静观”,作者在槐树叶底,“朝东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落蕊轻扫”,作者描写足踩落蕊的感觉是“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接着是视觉所感,“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这些情景在作者笔下显得如此自然贴切,因为这就是北国之秋的“清”与“静”,因为“清”“静”,所以闲适,因为闲适,所以细腻。

二、同一题材不同作品比较阅读:《绿》与《囚绿记》的比较

王泉、郭用铭通过对《绿》与《囚绿记》两文创作背景和作家创作宗旨等因素的比较分析,指出《绿》文是借助一系列意象的组合,勾勒出了一种朦胧美,是一篇写意散文,而《囚绿记》一文表达的是对力之美的留念,表现的是一种忧郁美,是一篇写实散文。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主要是文本之外的比较阅读,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不强,而网络上能找到的《绿》与《囚绿记》两文的对比几乎是以练习的形式出现的。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笔者综合了这些教学设计,结合上文对“绿”这一意象的解读,再次对《绿》和《囚绿记》两文本进行比较阅读。

首先,两文都以“绿”入题,但指代的事物却不同。《绿》文中指代的是梅雨潭的水,而《囚绿记》指代的是常春藤。无论“绿”指代的是什么,两位作者都只以色彩“绿”入题,除了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更留下了解读的空间。读者就此展开多元解读,可以丰富“绿”这一意象的内涵。

其次,两文对“绿”特征的关注点不同。《绿》写的是水,所以,“绿”的特征是柔软如初恋少女的心,嫩滑如皮肤,温润如碧玉,清亮如明眸,柔顺如舞女的飘带。这些特征使作者在文章的最后,竟把梅雨潭水的“绿”直接比作“女儿绿”。《囚绿记》的“绿”从一开始就被作者拟人化了。虽然没有具体的描摹“绿”的特征,但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和自己的观察,塑造了一个永远向着光明、追求自由,不屈服于黑暗的“绿”的形象。如果说朱自清的《绿》关注的是“绿”温柔的一面,那么陆蠡《囚绿记》关注的则是它刚强的一面。

最后,两文中对“绿”的感情是一致的,都是热爱,但爱的表达有所不同。《绿》中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在对比、比喻中不断强化对绿的喜爱之情,动词“拍”“抚”“掬”“吻”的使用,如同轻柔地抚慰稚嫩的婴儿一般,喜爱之情跃然纸上。《囚绿记》一文更多的是直抒胸臆的情感表达。“我怀念绿色把我的心都等焦了”“我欢喜看草绿”“我怀念绿色”“我留恋于这片绿色”。当然,作者也运用对比和比喻强化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如果说《绿》是一篇抒情散文,那么《囚绿记》则是把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在表达了对“绿”的喜爱的同时,作者记叙了自己的爱走向自私并最终恢复理性的过程,在记叙中感叹“绿”的“永远向着阳光”的品质,并对“绿”表达了“诚意的祝福”。

综上所述,比较阅读分析法作为一种文本分析的方法,更便于师生对文本产生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也让不同文本在不断的碰撞中,生成新的意义。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宝莲中学

猜你喜欢
囚绿记常春藤指代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奥卡姆和布列丹对指代划分的比较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常春藤妈妈和她的孩子
The Ways of Leading a Healthy Life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常春藤口服液中4种皂苷
常春藤繁育技术
《囚绿记》主题探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维吾尔语名词短语指代消解
《囚绿记》教学中的理性与感性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