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与使用

2021-08-26 05:54杨光福
求知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整合教学设计

摘 要: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是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撰写,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分上下两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三册,已于2019年9月在部分省(市)高中起始年段使用,2020年秋季已经在安徽省使用。这对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为此,文章希望就这套教材的使用,通过具体的课例提出几点整合与使用的建议,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统编版历史教材;整合;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5-0087-02

“所谓历史教材内容的整合,就是指打乱教材内容原有的编排顺序和知识体系,抓住若干历史主题,依据历史知识固有的内在联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组合,使之序列化、系统化,形成新的内容体系的过程。整合教材本质上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有序的归纳、概括和综合。”[1]因此,整合历史教材必须把握新编历史教材的编写理念,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与使用中产生的困惑,进行合理的整合。本文拟从新编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理念、教材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出发,以《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为例,尝试对教材内容整合提出个人的看法。

一、新编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还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立德树人、培育符合新时代背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新编教材对教师教育教学提出的重要目标[2]。

(二)崇尚英雄、学习英雄、铭记英雄的时代呼声

英雄人物和英雄精神一直是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宝贵财富,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始终是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素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在历史教材中充分肯定英雄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

二、新编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内容及特点

新编高中历史教材同原有教材相比,第一是编写的体例发生变化。老教材按照专题,将中外历史混编,形成政治制度史、经济生活史和思想文化史三本必修课本。而新编教材按照通史体例,同时结合专题史对教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第二是新编高中历史教材对课本进行了整合,按照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种方式,编写的教材共有七本左右。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同学(主要是理科倾向)学习的历史教材比老版少了一本,只有中外历史纲要两本。但其实是压缩了必修阶段的教学时间,三个学期的教学任务缩减为两个学期,教学难度是真切的。

第三是新教材的使用已经有一段时间,目前不少老师感受到的不仅有时间紧、课时任务重,还有就是教材内容的变化,其中包括新增加的知识。比如第一课新增加的文明史前的原始社会的一些内容,还有教材内容的删减变化幅度较大。比如,旧版本教材对分封制、宗法制等介绍,在新教材大幅度删减;旧教材对古代史的介绍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展开,重点似乎更加明确等。如何衔接好新旧教材,改变针对旧教材的授课习惯等,是历史教师需要及时克服的困难。但是统编高中教材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这是我们国家教育与时俱进、关注现实的体现,中学教师必须认真且具有创造性地履行使命,利用个人和集体的教育教学智慧迎难而上,这才是正确面对教材变化、及时适应教材变化的正确态度。笔者试从教材立意及实现、教材内容及整合、教学过程及建议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进行处理。

三、以《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主要时间跨度为春秋战国时期,内容为“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与“百家争鸣”。

(一)教材立意及实现

从课的定位来看,本课是介于夏商西周奴隶社会和秦汉大一统封建王朝之间的过渡阶段,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第一个重要的转型期;春秋战国的變法运动也是分裂走向统一的根本动力;百家争鸣运动也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可见,本课在本单元乃至古代史中十分重要,在历史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要“知道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意义”。这样的课标要求,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掌握春秋战国的社会状况,并认识变法运动与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如果这样解读的话,本课的条理性就非常清晰了。春秋战国的变法运动和百家争鸣运动都是在春秋战国这个特殊的时代下产生的,弄清春秋战国的社会状况,基于学生的理解水平就可以很好地实现教材的意图。

(二)教材内容及整合

教材内容从四个方面来展示春秋战国的时代风貌。除了第一个标题“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从学生角度看有着比较明显的逻辑关系,其他几个不但晦涩难懂,甚至最后两个标题给人将百家争鸣割裂为春秋和战国两个不同时期的感觉。当然,课本的编排有其内在严密的逻辑性:孔子和老子作为诸子百家的重要人物,其个人作用不仅体现在为战国儒家和法家奠定根基,而且孔子首创私学,对战国文化的繁荣居功至伟。另外,经济的发展和变法运动内在的逻辑关系表达也是学生比较难以认知的。这样,笔者在备课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对课本内容进行整合的想法。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状况与变法运动的关系,可以将教材进行重组,形成“一、春秋战国的剧烈动荡  1.政治:列国纷争;2.经济:经济发展;3.文化:百家争鸣”“二、春秋战国的变法潮流  1.春秋时期的变法;2.战国时期的变法”这样的层级这样的整合是出于高一新生对课本知识解读的能力以及贯彻时空观念的考虑。这种整合使得教材内容一目了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反馈效果还是不错的。

(三)教学过程及建议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重新整合,笔者在整个教学过程就把教材的许多内容整合为辅助资料,也将历史教科书的使用方式由“教教科书”逐渐向“用教科书教”转变。

导入。笔者从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简单介绍春秋、战国时间起止、时代命名,以及“春秋无义战”和“战国兼并战”引发的社会动荡和转型的特点,继而导入:社会转型是全方位的,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利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又可以把经济放在首位,政治与文化状况放在后面。

第一子目“一、春秋战国的剧烈动荡”。“1.经济:经济大发展”可以从农业和工商业两个方面进行介绍,笔者结合教材,让学生重点理解农业工具的状况。工商业的发展,课本文字材料很少,笔者利用“史料阅读”和“各国货币插图”两个材料通过货币、中心城市、大商人等佐证工商业的发展。“2.政治:列国纷争”可以分为“春秋无义战”和“战国兼并战”两个标题。笔者让学生了解春秋和战国战争目的和结果的差异,认识列国纷争蕴含着统一因素并加强了民族的交流、华夏认同。华夏认同作为本课的重点,要让学生认识到民族的交流促进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政治、文化认同,也有助于国家走向統一。“3.文化:百家争鸣”直接把“孔子和老子”与“百家争鸣”整合在一起。在学生结合教材认识百家争鸣的含义和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的基础上,分成“儒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和法家”五个内容分别介绍春秋和战国的代表人物,这样学生更能直观感受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以及春秋和战国文化传承,各流派不断发展、完善的特点。

第二子目“二、春秋战国的变法潮流”。本子目的讲解,首先让学生明白社会的转型使得新旧社会阶层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不断地采取措施维护统治或者建立统治。而春秋和战国的一系列变法基本上代表了新型地主阶级建立统治、富国强兵的愿望,是推动社会成功转型的动力因素。“春秋变法”中,可以简单提及鲁国“初税亩”、齐国“相地而衰征”等,重点在“战国变法”,战国变法有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等。课本以商鞅变法为例,从经济、政治、军事和生活四个方面重点介绍。教材提供了不少材料,教师重在帮助学生理解,最后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变法促进了秦国的富强、为结束分裂、社会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对教材整合的思考

对教材的整合主要是出于新教材教学的困惑,尤其是教学内容和时间的矛盾,笔者了解到这些困惑与矛盾是黄山市新教材使用造成的。笔者结合任世江老师《高中必修课程专题解析》一书将统编教材当作教学的资料的建议,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整合。

[参考文献]

[1]陈梦玲.高中历史教材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D].成都:西华师范大学,2018.

[2]李 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变化[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7).

作者简介:杨光福(1984— ),男,安徽寿县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整合教学设计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