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阿潭
小美是某重点高中的高一新生,她最近受到了人际关系的困扰而产生了厌学情绪。原因是,她总觉得现在的班上有几个女生特别不喜欢自己、排挤自己,并猜测是因为自己第一次期中考试的成绩不错,所以引发他人的嫉妒。这导致现在她一想到在班里要看到“排挤”她的同学,内心就十分痛苦,甚至引发了抑郁的负面情绪,并且这种情绪已经影响到了她最近的学习和考试。她越想越难受:“自己一向是一个比较能容忍和低调的人,但是为什么总是被别人针对呢?不仅高中如此,小学和初中也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小美经常想:“为什么这些人对自己这么差?”
首先,小美对他人“讨厌自己、排挤自己”的判断可能来源于自己内在的“投射”。从小美的评价“为什么这些人对自己这么差”,我们不难推测,这些同学的身上可能正存在着小美所不喜欢的方面,但在小美的潜意识中会觉得,如果承认或宣扬“自己讨厌某人”,这种表现无疑显得自己是不完美的、不道德的。因此,小美对他人的这种被压抑的“不喜欢”的想法,就会以投射的方式体现出来,即“将自己的观点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有类似的想法”。所以,小美“认为别人讨厌自己”,实际上正是因为小美“自己也在讨厌着她们”。
并且一旦有了“认为别人排挤自己”的预判,她就会进一步在生活中“特别留意”这几个女生“在针对自己的各种细节”,并在认知中加以夸大,以作为证据再次证明自己“她们在排挤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而反过来看,也许这几位女生在最初彼此刚认识的时候,并没有对小美有太大的敌意,但是经由小美过度的判断和情绪反应,必然也会导致这几位女生的“投射性认同”,即“你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愈发往这个方向靠近”。所以对方可能会作出“既然你认为我针对你,那么我就有可能会作出越来越针对你的行为”的反应——这也是人际之间的相互影响。
其次,从认知行为主义的角度分析,小美的认知中还存在着“追求完美”和“绝对化要求”的认知倾向。我们注意到,在小美的生活中她好像总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不仅高中遇到了同学的排挤,小学和初中也曾经遇到过。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些同学都专门欺负小美呢?诚然,在各个学校、各个班级,固然存在着一些行为粗莽、个性跋扈的同学,但她们身上也并非完全没有闪光点,据小美的班主任反映,与小美关系不好的这几位女生在班上的表现还行,她们对待老师同学都比较热情,只是有时候过于活泼外向、有时讲话没大没小。
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中,普遍存在着相对而言比较喜欢的个性的人,也可能存在着一些个性上不太相处得来的人。小美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存在着“希望所有人都喜欢自己”的绝对化观念,一旦有人有一点儿不喜欢自己,那么她就有可能自动化地产生“自己是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的”这种负面认知思维,从而加剧她的抑郁心情。从一个方面来看,这是小美对自己必须要受到所有人喜欢的“完美要求”;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是小美对他人必须都要喜欢自己的“完美要求”,这无疑也是小美依然在心理上“自我中心”的表现。可现实是,我们不可能要求自己是一个令所有人都喜欢的“万人迷”,同时也无法要求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百分之百符合自己的期望和要求。
最后,小美还存在着不良的归因倾向。小美认为“因为自己考试考得好,所以遭受到了他人的嫉妒”,这个推断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学校也会存在着学习成绩非常好,与同学们相处融洽、愿意主动辅导帮助其他人的同学。而小美在面对高中的学习压力时,很可能由自身的心理防御机制,导致对自己因学习压力产生的情绪产生了压抑和错误归因,并以歪曲的形式体现出来,即“我学习下降,是因为这几个同学不好”。
韦伯的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在对自己的失败事件进行归因时,当归结于外在的、不可控的因素时,可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当她找到了“别人排挤自己从而导致考试没有考好”的归因后,这样便可以避免“自己承担对自己考试的责任了”,这无疑是对自我的一种“变相保护”。
针对小美的情况,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对她进行辅导:
用例外提问的方式询问小美:“在你的班级中,有几个不喜欢你的同学,那么还有其他跟你相处得还不错的同学吗?”小美思考了片刻,说还是有关系不错的同学。然后,老师总结道:“我们在任何环境,都可能遇到和自己比较投缘的人,也可能遇到跟自己不太合得来的人,这是很正常的,你觉得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小美的焦点转移到自己在人际上的“积极面”,避免她的认知过度聚焦在“消极面”上。
在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基础上,采用“面质”技术,向小美提问:“听起来好像你小学、初中和现在都遇到过这种欺凌你的同学,老师很好奇,为什么有些同学不会遇到這样的情况呢?”这时候小美进入了深思,她会开始慢慢愿意从自己身上分析原因。这种提问方式,要比老师或家长直接抛下“你也应该反思反思自己的问题”更委婉和柔和,避免了说教,不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抗拒。
运用“自我暴露”法向小美解释:老师在上学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跟自己相处不融洽的同学、产生过一些矛盾,我们每个人自身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所以我们也不能要求别人的完美,不能期待所有人都能和自己愉快相处。当然,随着慢慢长大,我也能发现不同人身上的闪光点,包容他人的一些缺点。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一样,人际关系的处理方法也是可以慢慢学习的。
采用“奇迹提问”的方法询问小美:“假如有一天,你周围不再有排挤、欺负你的同学了,你觉得那是因为发生了什么呢?那时候的你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以此引导小美从正面的视角、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调动自己的身心资源,自己寻找方法,从“总有人针对我怎么办”的自我否定式思维转化为“如何能够可以和大部分同学保持友好的关系”的成长型思维。
诚然,小美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认知倾向,但是我们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也要认识到这是个别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而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她,为她贴上“心理问题”的标签。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采用发展性的眼光来引导学生,让她意识到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跟其他学科知识一样,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不断提升的,在接纳和鼓励的基础上,帮助她不断更新对自我的认知,达成自我与周围人际的同一和谐。
编辑/王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