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文俊
摘 要:通过阅读,人们不仅可以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甄别和获取关于世界的有效、重要的信息,还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阅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少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逐渐意识到阅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级阅读;认知发展;阅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2-0054-02
引 言
在全民阅读的大趋势下,人们需要养成持续阅读的习惯,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了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读物,其中包括从国外引进的分级读物。如何在良莠不齐的读物和学生不同的认知发展水平之间找到平衡点,有待我們探究。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分级阅读开展的策略及意义进行探讨。
一、关于分级阅读
分级阅读这一理念起源于欧美,已发展了近一百年。为推进全民阅读,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为提高全民阅读素养作出了各种尝试和探索。近几年来,阅读教学改革趋势日益明显,阅读型社会逐步建设,国外分级读物的引进也推动了分级阅读理念的传播,分级阅读进入我国,为我国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模式、新视角。
分级阅读指根据不同阶段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语言发展水平和思维认知水平,以及他们的语言学习规律,选择合适的阶梯式的系列读物,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情感态度,以推动他们的阅读品质和思维能力发展,使他们享受阅读的乐趣,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分级阅读中的“分级”一方面是评估读者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是对阅读书目进行分级,最后将两者进行匹配,为读者编写并推荐难度和内容合适的读物,也就是说,分级阅读主要是针对读者的阅读素养水平和读物难度两方面。
分级阅读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简单地评估读者的认知水平和读物难度,其中还涉及家庭的分级阅读指导、分级阅读教学指导和分级阅读资源体系建立等一系列配套的措施。由于分级阅读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教师对其理念的理解仍不够深入,也尚未掌握分级阅读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努力探索和开发适合我国中小学生学习情况、可操作的小学语文分级阅读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确保分级阅读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顺利开展。
二、小学语文分级阅读的开展策略
(一)关注阅读体验,激发“悦读”兴趣
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解码”和理解,更是“悦读”的过程。目前的阅读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缺乏阅读体验,具体表现为缺少阅读思维、独立阅读的机会及阅读的内部动力。笔者在一项分级阅读调查研究中发现,有些学生进行阅读是为了考试、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甚至是为了教师准备的奖品,这脱离了阅读的本质。外部动机固然重要,但教师需要努力引导学生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力,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知名作家及其代表作,为他们选择适切的阅读材料,开展各种读书交流活动、阅读比赛或阅读分享活动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回归阅读的本质,让学生不仅阅读,更要“悦读”。
(二)巧妙利用时间,让阅读贯穿于生活
学生每天能用在阅读上的时间比较有限,要想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教师应教会学生巧妙利用时间,培养他们将“阅读贯穿于生活”的习惯,如活动空余、排队等待、自习课上、午读时光、课间休息等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阅读的主动权就掌握在学生手中,学生长期坚持下去,就能让阅读与生活如影随形,让阅读贯穿于生活,不仅能使学生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还可以增加他们的阅读量。然而,在提升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阅读量并非唯一的追求,还要追求阅读质量与阅读效果,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挑选合适的读物,以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
(三)“量身定做”,为学生推荐适切读物
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还应深入了解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水平和思维发展特点,如他们适合读什么书、这些书有没有超出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他们是否对这些书感兴趣、这些书是否对他们的学习与成长有帮助等。小学语文课本所提供的阅读素材有限,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不能完全依赖课堂教学,还要为学生补充不同题材和体裁丰富的读物,这些读物要满足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适合他们的语言发展水平,使他们在开展分级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各种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此,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要求,给他们提出适当的阅读建议,及时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
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他们比较喜欢、乐于阅读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以下是区语文教研会推荐的部分课外阅读书目(见表1)。
(四)掌握阅读方法,追求有效阅读
很多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只关注故事情节,忽视了内容的深层次含义。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只读不动笔,在阅读中遇到精彩的词句段、短小精悍的美文,通常是多读几遍或直接背诵,摘抄、做笔记的习惯仍有待培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勤做读书笔记,注意积累好词佳句,记下思维的灵感,留下阅读的痕迹,让学生读有所悟、悟有所获,还要教授学生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
三、小学语文分级阅读开展的意义
(一)遵循学生发展规律,推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