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顺
摘 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教学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联系教学内容,挖掘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借此优化生物教学模式,提升生物教学效果。本文将从挖掘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这两大方面入手,详细阐述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2-0028-02
引 言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生物,还界定了生物核心素养,将其划分为四大维度,这四大维度强调了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由此可以看出,生活是教师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教师要实现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所谓生物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建构联系,引导学生体验多样活动,迁移生活经验,有意义地建立新知结构,并应用新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教学活动。由此概念可以看出,生活内容和生活活动是生活化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时,要应用多样的策略挖掘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一、挖掘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能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还可以驱动学生进行有效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生物是具有生活性的学科,不乏生活元素。在组织生物生活化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先通过多种途径挖掘丰富的生活化教学资源。
(一)从教材中挖掘教学资源
挖掘教材资源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材编写人员在生物教材中融入了多样的生活元素。所以,教师在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时,要深入分析教材、挖掘生活元素,并以这些生活元素为线索,走进现实生活,多渠道地挖掘相关的生活元素,实现生活化教学资源的丰富[1]。
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为例,教材在该节课设置了诸多插图。插图是不可多得的生活资源,且生动形象,便于学生在形象思维的作用下对生物知识形成认知。立足教材中的插图资源,教师在组织生活化教学时,可以以教材中的知识点为切入点,为学生收集相关插图,丰富插图资源,同时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而理解生物内容。
(二)从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
生活是广阔的生物教学天地,在这广阔的天地里,生物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尤其在体验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学生在不经意间就与各种各样的生物现象进行了互动,对生物现象背后的生物内容形成了感性的认知。所以,在开展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时,教师还要带着从教材中获取的生活元素,走进广阔的生活天地,挖掘出相关的生活内容,丰富生活化教学资源。
1.从生活中挖掘实物资源
实物资源是生活化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而且,实物资源是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便于学生通过零距离互动形成认知。所以,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挖掘实物资源[2]。
以“植物生长素”为例,在这节课中,学生要探讨植物生长素的问题。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生与植物生长现象进行了互动,对其建立了感性的认识。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从身边的植物入手,为学生选择一盆向阳生长的植物。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直接将这盆植物展现给学生,驱动学生观察并分析为什么这盆植物会向阳弯曲生长。如此挖掘的生活资源,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活动,还便于学生通过发挥自主性获取生物知识,锻炼生物探究能力。
2.从生活中挖掘新闻资源
热点新闻是学生极为关注的内容。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生每天通过观看电视、浏覽网页早已阅读了大量的热点新闻,也与同伴或家人讨论了这些热点新闻。这些热点新闻中不乏“生物”踪迹,是生物生活化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挖掘热点新闻资源[3]。
例如,在教学“酶”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以社会上热议的酵素为切入点,从网络中收集与之相关的新闻。在课堂上将这些新闻讲述给学生,驱动他们辨析套用“酵素”一词的伪科学。如此挖掘热点新闻资源,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生物知识的同时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便于学生有效地应用生物知识体验现实生活。
3.从生活中挖掘科学史资源
科学史是生物学科不可缺少的内容,是系统介绍生物形成、发展过程的内容。在组织生物生活化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生物知识点,通过多样的渠道从生活中挖掘科学史资源。例如,教师利用网络渠道收集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孟德尔的生平及其发现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等。
二、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是生物生活化教学的重头戏。在生物课堂上,若教师从始至终只应用讲授法,将难以实现生活化教学价值,生物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对此,教师要在课堂上根据教学需要,挖掘生活化资源,组织多样的活动,使课堂具有生活气息,同时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尤其能通过体验生活化活动深入理解生物知识,锻炼生物学习能力[4]。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生活化教学少不了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情境是指具有生活气息的生物场景,而生活场景是学生极为熟悉的。在生活场景的作用下,学生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受到生活经历的驱动,对生物知识展开探究。所以,在开展高中生物生活化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