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起点”挑战数学课堂,新举措提效减负

2021-08-26 08:53单蕾
求知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零起点小学数学教学

单蕾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实施,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教学理念及方式,营造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零起点”教学就是这样一种全新的理念,在促进全社会教育起点公平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不过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与影响,要想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最大作用,还须面对很多挑战。文章主要探究了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的现实挑战与应对,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现实挑战;提效减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3-0031-02

引言

“零起点”教学从提出之时,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许多教育工作者至今仍未真正理解“零起点”教学的含义,没有意识到“零起点”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多大意义,以及在新时期如何应对“零起点”教学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只有真正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让“零起点”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发挥最大作用,真正达成为学生“减负”、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生成及发展的目标。

一、深挖“零起点”内涵,立足学生能力培养

数学是一门具有一定抽象性与较强逻辑性的学科,一旦学生没有打好基础,之后的数学学习会十分吃力,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多数家长会在幼儿园阶段让学生提前预习与学习小学阶段的知识,而数学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科目,自然也成了学生必学的内容,但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兴趣及思维能力存在差异,其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当进入小学阶段,教师会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教学活动,并未重视最基础内容的讲授,使得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逐渐变成学困生。

“零起点”教学强调的是让教学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育规律,将学生看成没有接触过数学基础知识学习的教育对象,科学編制教学课程计划,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开展教学工作,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与拔高评价要求,使教学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数学教学中,学生不会再承受过大的压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较大帮助,进而确保了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进步与发展。

二、响应“零起点”号召,助推教育均衡发展

(一)家长太重视孩子的“起跑线”

在当下的小学教育中,虽然教师与家长都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但受入学竞争环境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会在幼儿园阶段为孩子安排大量的学习任务,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在此期间,家长主要在意在学习内容上掌握更多,学习速度上可以超越同龄孩子,从而为孩子进入重点小学创造条件。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不符合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超出了孩子身心发育范围,较重的学习任务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落实“零起点”教学变得更加困难[1]。

(二)小学教育的“择优录取”

部分一线城市的热点小学为了自身的升学率,在一年一度的招生录取过程中,依然会以“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招生。这样的录取模式可以让学校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配置情况,从众多报名者中录取成绩优秀的学生。尤其在教育资源配置十分不均衡的地区,要想进入一些重点小学,就必须有过硬的实力,因报名人数众多,一些学校的面试题已经超出了学龄儿童的智力范围。在该 种情况影响下,导致“零起点”教学的实施遇到了比较大的阻碍,无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正视“零起点”要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数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零起点”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教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非零起点”的不足之处;二是必须对零起点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小学数学“零起点”教学的有效实施。对于第一个认识,教师不仅要自身对非零起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还要利用适宜的途径,让家长与学生认识到提前学习的负面效应。其有效思路就是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非零起点的不足之处[2]。比如,教师表扬“零起点”学生的进步,以此倡导“零起点”学习的取向。对于第二个认识,教师需要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将数学教学立足于数学思维,而不是单纯地积累数学知识,从而让数学教学真正实现“零起点”,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四、应对“零起点”挑战,提效减负打造深度课堂

(一)把握幼小衔接,适应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为了促进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无论是小学还是幼儿园,都应该以儿童的健康发展为目标,创建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的教育教学,并注重两者之间的衔接,形成合力为儿童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例如,在幼儿园阶段虽然不能向儿童灌输小学阶段的知识,但可以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展开相应的教育,让他们能够提前了解小学生活,为之后更快适应小学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小学则可以在一年级时,以“零起点”教学理念为指导,制定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内容,并采取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创建特定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比较好动、爱玩,在课堂学习中时常会出现走神的现象,加之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教学效率自然低下。所以,教师要抓紧学生爱玩好动这一心理特征,并基于学科特点,采取有趣、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教学中,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1.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并不是不想回应或者不会做,而是没有明白教师提出的问题,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为此,教师需要注重教学用语,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喜好等,运用比较生活化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可以理解所提的问题,进而顺利回答[3]。例如,大部分小学生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教师就可以在提出问题时融入这些内容,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假如喜羊羊与灰太狼都想吃这个苹果,那么怎么分才算公平?”有的学生会说:“一人一半苹果。”这时,教师先表扬学生,然后引导他们改成“1/2个苹果”或“0.5个苹果”的表述方式,让学生学会以数学的方式回答问题。这样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热情,还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集中精神听讲,进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猜你喜欢
零起点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一年级实现“零起点”教学意义重大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对多媒体辅助零起点日语专业教学的再思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