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虹
[摘 要] 在新高考背景下,当前的教师评价已经不能满足高考改革的要求。新高考背景下,学校教师评价工作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改进:突出教师立德树人工作的评价,做实教师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明确教学质量的结果性评价,细化教师教育科研水平评价,强化教师多元化评价。
[关键词] 新高考;教师评价;过程性评价
新高考对教师提出新要求、新标准。随着学生选科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走班教学、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学校要思考如何建立科学、多元、客观的教师评价机制,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应对新高考所带来的变革和任务。
以往,高分、升学率是学校社会声誉的保障,是教师业务水平的体现,更是各种奖惩、晋职加薪等教师评价的依据。这种制度下的教师评价是面向过去的终结性评价,是以奖惩为目的的,主要着眼于教师在评价之前的业绩,仅仅发挥了教师评价的鉴定功能。这种强调“分数”的教师评价体系,不再符合新高考的需要、新的招考制度的需要。相较于以往对分数的重视,新高考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更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学校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主动适应新变化,及时更新教师评价的理念、内容和方式。
一、突出教师立德树人工作的评价
立德树人,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明德明礼”,以培养能肩负起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学生为着眼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师要把立德树人目标融入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综合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目的,是每一位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评价教师立德树人工作的质量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评价教师的德育,考查教师是否将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进行结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注重科学精神、人文素养、道德情操的培养;其次,考查教师能否自觉地将知识传授和价值观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为学生提供建立在知识层面的学习经历和体验,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从而逐步健全学生的人格;最后,考查教师能否严于律己,廉洁从教,在日常工作、与学生的交往中以身示范,给予学生正能量。
二、做实教师教学的过程性评价
教师的教学评价是教师评价的关键。以往的教学评价更多地以考试为中心,优先注重课程实施的结果,简单地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或权重最大的指标,忽略了其他影响教学质量的内外部因素。这显然是不科学、不全面的,会直接加剧学校教育“考什么就教什么”的现象。为使教师评价的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学校可以从影响教育教学成效的课程标准执行、教学方法和指导能力三个方面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
(一)课程标准的执行评价
课程标准是国家规定某一门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依据,也是教师评价工作的重要依据。教师课程标准执行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教师是否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是否基于课程标准施教(不能出现漏教、少教的“减项”,也不能出现超前、超纲加重学业负担的“加项”),是否在教学活动中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科价值,以及教师组织的实验性、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活动。
(二)教学方法的运用评价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以及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是师生互动的活动方式,它既包括教师的“教学活动方式”,也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的方式,是“教”与“学”的方法的统一。教师只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够顺利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学方法的运用评价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手段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是否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及培养学生“会学习”“能学习”的能力。
(三)学习能力的指导评价
为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一般覆盖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环节。教学前的评价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师是否有目的地安排学生预习,预习的任务布置与检查、奖惩等;是否将学期计划、学习内容概要宣讲给学生,让学生对知识体系和架构做到“心中有数”。教学中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主要包括:学生是否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学生提问的质量,能否独立地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收集学习资料等。教学后的评价主要针对教师的教学结果,主要包括: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完成章节中重要的、关键性内容的学习。新高考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寻。因此,如何设置教学情境、思维任务,制订针对学生学情的策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些指导学生的能力是教師评价中的重要体现。
三、明确教学质量的结果性评价
新高考背景下,课程实施以走班教学模式为主,班级之间的学情差异比较大,原来的以考试成绩包括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为主的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变化。因此,学校要构建突出“差异性”和“发展性”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明确方向、明确目标、明确任务,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和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促进教师成长的目的。
四、细化教师教育科研水平评价
教育科研是以发现教育规律、丰富教育理论为导向,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推进教育发展为目的的研究活动。教育科研与教学密不可分,做好教育科研工作,是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发展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教育科研水平,是全面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以教师申请的课题数量、发表的论文数量为依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教师是否有自觉科研意识,是否有科研理论的专业基础,是否有科研能力的核心素质。
五、强化教师多元化评价
新高考的推进,淡化了考试成绩的“指挥棒”作用。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要客观、科学、多元化地评价教师的工作,教师评价的主体应该覆盖管理团队、同学科教师、协作班级教师、教师本人、学生及家长等,实施多层级评价并行,多维度、广覆盖的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工作维度复杂、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与实际管理联系强,需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是一种高素质、强能力的复杂劳动。学校管理者必须建立一支包含学校具体业务经办人、管理者、教师同行、学生甚至家长等评价主体的专业的评价队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以适应不断改革的形势。
学校组织进行的教育评价是发挥其诊断功能、改进与形成性功能、鉴定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的严密、科学的过程,其基本立足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新高考背景下,作为教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评价更侧重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当前,我们思考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师评价的意义在于,让对育人工作充满激情,具备扎实的学科素养,充满人格魅力,被学生认可,能在为教育的奉献和奋斗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不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春华.新课改视角下教师评价的多元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5(2):11-12.
[2]俞晓东.应对新高考:校长需要有战略思维[J].教师教育论坛,2018,31(12):83-84.
[3]李军靠,呼晓旭.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教师评价改革浅思[J].课程教学研究,2018(1):16-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