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21-08-26 08:03:16董学易赵秀兰赵楠张丹芳李岩磊孙保存
天津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腺癌免疫组化通路

董学易,赵秀兰,赵楠,张丹芳,李岩磊,孙保存,2△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死亡的第3 大原因,早发现、早诊治对于预后至关重要,但多数胃癌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到10%。胃腺癌是胃癌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其容易复发和转移的特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1]。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WISP1)是细胞通讯网络(CCN)蛋白家族中的一员,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型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2]。研究发现,WISP1 作为经典 Wnt/βcatien 通路的靶蛋白,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3]。目前关于WISP1 在胃腺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通过收集的临床胃腺癌样本,结合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中的胃腺癌数据集,综合分析WISP1 在胃腺癌中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和潜在靶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1年1月—2008 年7 月经手术切除的胃腺癌标本200 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经过放化疗,由2位有经验的病理医师重新阅片确诊为胃腺癌。200例患者中男138例,女62例,年龄28~82岁,平均(60.63±11.52)岁;发生淋巴结转移126 例;有复发和(或)远处转移103例。

1.2 实验材料 兔抗WISP1 抗体(Abcam 公司,ab178547),兔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Santa-cruse 公司,SC-7269),兔抗Twist1 抗体(Santa-cruse 公司,SC-81417),兔抗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 抗体(Proteintech 公司,10373-2-AP),兔二抗工作液(PV-6001)、封闭用山羊血清(ZLI-9022)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免疫组化染色 石蜡切片(厚度5 μm)采用PV 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切片经二甲苯脱蜡后,用3%无水甲醇过氧化氢封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梯度乙醇水化,枸橼酸抗原修复液(pH=6.0)修复10~12 min。于山羊血清室温封闭30 min,滴加 WISP1(1∶600),VEGF(1∶100),Twist1(1∶100),MMP-2(1∶400)一抗于4 ℃孵育过夜。次日恢复室温1 h,滴加兔二抗孵育1 h后,3,3-二氨基联苯胺显色10 min,自来水冲洗,苏木素复染细胞核2 min,流水冲洗,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WISP1 阳性对照选取人胎盘组织,VEGF阳性对照选取人甲状腺组织,Twist1阳性对照选取人肝癌组织,MMP-2 阳性对照选取人神经胶质瘤组织,用PBS 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免疫组化结果判读采用Mattern积分法[4],每张切片于高倍(×400)显微镜下随机读取5 个视野,计数100 个肿瘤细胞/视野。根据肿瘤细胞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和染色强度评价染色效果。阳性细胞百分率:阳性肿瘤细胞数<25%记0分,25%~50%记1分,51%~74%记2分,≥75%记3分。染色强度评分:无色记0分,浅黄色记1分,深黄色记2 分,棕黄色或褐色记3 分。两者得分乘积为总评分,≥3分阳性,<3分为阴性。

1.4 数据库信息分析WISP1 表达 利用GEPIA(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http://gepia. cancerpku.cn/)[5]和UALCAN(http://ualcan.path.uab.edu/)在线工具[6]中的表达模块分析TCGA 数据库中胃腺癌数据集(TCGASTAD)中WISP1 的表达水平。其中GEPIA 在线工具表达模块中收录408 例胃腺癌组织、36 例癌旁组织和175 例正常胃组织。UALCAN在线工具表达模块中收录415例胃腺癌组织和34例癌旁组织。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GEO 数据库中获得GSE13861 胃腺癌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65 例胃腺癌组织和19 例癌旁组织。基于compare_means 函数进行t检验,通过“ggpubr”R包中的ggviolin进行结果可视化。

1.5 预后分析 针对本中心胃腺癌标本和TCGA-STAD 数据集分析WISP1 与预后的关系。对随访的200 例人体胃腺癌标本进行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比较WISP1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并用GEPIA和UALCAN在线工具的生存分析模块验证TCGA-STAD 数据集中患者WISP1表达水平与生存率的关系。

1.6 WISP1 表达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和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利用人体胃腺癌免疫组化检测和TCGA-STAD 数据集分析 WISP1 与 EMT 相关基因(Twist1、Snail、Vimentin 和 CDH1)和血管生成相关基因(VEGF、CDH5、MMP-2和MMP-9)的关系。利用“TCGAbiolinks”R包下载TCGA-STAD 基因表达矩阵,分析WISP1与EMT相关基因和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相关性。

1.7 差异基因富集分析 基于WISP1 表达的中位数,将TCGA-STAD数据集和GSE13861中的样本分为WISP1高、低表达组。利用“limma”R包进行差异分析,对TCGA-STAD 数据集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从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CC)、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3 个层面进行GO 分析。此外,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软件[7]对TCGA-STAD 和GSE13861分别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

1.8 统计学方法 基于SSPS 16.0软件和R软件(3.6.1版本)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四格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2独立样本比较的t检验。患者生存预后的差异比较采用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WISP1 在胃腺癌中的表达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WISP1主要定位于胃腺癌细胞浆,呈棕黄色颗粒状(图1)。200 例胃腺癌组织中WISP1 阳性表达116例(58%),阴性表达84例(42%)。

Fig.1 The WISP1 expression levels in stomach adenocarcinoma(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200)图1 WISP1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200)

2.2 WISP1 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和组织分化程度患者WISP1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M Ⅲ~Ⅳ期患者WISP1表达阳性率高于Ⅰ~Ⅱ期者,有淋巴转移患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有远处转移和(或)复发患者高于无远处转移或复发者(均P<0.05),见表1。TCGASTAD数据集和GSE13861分析结果均显示WISP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见图2A~D。胃腺癌高分期患者WISP1表达较高,见图2E、F。

Tab.1 The difference of positive WISP1 expression in gastric adenocarcinoma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表1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胃腺癌患者WISP1表达阳性率的差异 [例(%)]

2.3 生存预后分析 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WISP1 阳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短于WISP1 阴性表达患者(24 个月vs.52 个月,Log-rankχ2=5.368,P<0.05),见 图 3A。 同 时 GEPIA 和UALCAN 分析STAD 数据集的结果与此相一致(GEPIA:25 个月vs.49 个月,P<0.05;UALCAN:25个月vs.48个月,P<0.05),见图3B、C。

Fig.3 Survival curves of stomach adenocarcinoma with high and low expression of WISP1图3 WISP1高表达和低表达胃腺癌患者生存曲线

2.4 WISP1 与 VEGF、Twist1 和 MMP-2 蛋白表达的关系 VEGF、Twist1 和 MMP-2 蛋白表达于胃腺癌细胞浆内,见图 4。VEGF、Twist1 和 MMP-2 的表达和WISP1阳性表达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P<0.05),见表2。

Fig.4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VEGF,Twist1 and MMP-2 in gastric adenocarcinoma(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200)图4 VEGF,Twist1和MMP-2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200)

Tab.2 Expression levels of VEGF,Twist1 and MMP-2 in high and low WISP1 expression groups表2 VEGF,Twist1和MMP-2在WISP1阳性组和阴性组间表达的比较 [例(%)]

2.5 WISP1 与血管生成和EMT 相关基因的相关性 利用TCGA-STAD 数据集进行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WISP1 与 VEGF、CDH5、MMP-2、MMP-9、Twist1、Snail 和 Vimentin 呈正相关(r分别为 0.64、0.49、0.64、0.32、0.49、0.43、0.64,均P<0.05),与CDH1呈负相关(r=-0.25,P<0.05)。

2.6 WISP1 基因GO 功能分析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 按WISP1 表达水平中位数,将TCGA-STAD 数据集分为高、低2 组,并进行差异基因的富集分析。结果显示,WISP1基因参与单核细胞迁移、细胞外基质(ECM)构造和细胞间黏附等生物过程,具有与整合素和胶原结合及细胞因子激活的分子功能(图5A~C)。同时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WISP1参与ECM结合和细胞黏附的信号传导通路(图5D)。

Fig.5 Gene Ontology analysis and KEGG pathway analysis图5 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2.7 GSEA富集分析 将GSE13861和TCGA-STAD数据集进行WISP1 高、低表达分组后进行GSEA 分析,结果表明在TCGA和GEO数据库中,当WISP1高表达时,血管生成和EMT 的相关基因上调,高表达的WISP1与血管生成和EMT的发生有关,见图6。

Fig.6 GSEA enrichment analysis of WISP1 and angiogenesis pathway and EMT pathway in TCGA database and GSE13861 dataset图6 TCGA数据库和GSE13861数据集中WISP与血管生成通路和EMT通路富集分析

3 讨论

WISP1 是 Hashimoto 等[8]在研究黑色素瘤细胞时发现的分泌型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现已表明WISP1在口腔鳞癌[9]、胰腺导管腺癌[10]、乳腺癌[11]等肿瘤中高表达,并促进癌细胞的生长与转移,与患者的生存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从蛋白和基因层面,通过对人胃腺癌标本、TCGA-STAD 数据集和GEO数据库中GSE13861 数据集分析等多种方法证实,WISP1 在胃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在胃腺癌高表达者更容易发生复发和转移,同时生存率明显下降。

Folkman[12]认为肿瘤的生长依赖血管为其提供营养,并且肿瘤的血管生成在其转移和复发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VEGF 可以诱导肿瘤血管生成[1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而促进肿瘤转移,其中MMP-2可降解基底膜和Ⅴ、Ⅶ、Ⅸ、Ⅹ型胶原以及溶解明胶[14]。MMP-9能够水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主要成分Ⅳ型胶原、Ⅴ型胶原、黏连蛋白等,并且MMP-2和MMP-9可以协助VEGF发挥诱导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15]。CDH5是一种表达于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分子,在维持血管完整性、调控内皮细胞连接和血管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6]。本研究中,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VEGF、MMP-2 和WISP1 的表达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在WISP1 高表达组中伴随VEGF 和MMP-2 的高表达。TCGA-STAD 数据集相关分析说明WISP1 表达与VEGF、CDH5、MMP-2 和 MMP-9 呈正相关。另外WISP1 的GO 功能分析和KEGG 通路差异基因富集分析证实,WISP1 参与细胞外基质的构造过程。同时GSEA 富集实验结果表明,WISP1 高表达与血管发生相关。综合这些结果表明,WISP1 可能具有促进胃腺癌血管生成的潜力。

EMT即上皮性来源的细胞失去原有表型而获得间充质表型,并经历细胞骨架重塑的过程。EMT 的细胞标志事件是细胞中E-cadherin(CDH1)等黏附蛋白表达降低,导致细胞间的桥粒连接减弱,同时伴有间充质特性的标志物Vimentin 等表达增加,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加。其中Twist1 和Snail 是启动组织发生EMT 的重要转录因子。本研究中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证实,Twist1和WISP1表达具有一定关联,并且对TCGA-STAD 数据集的分析显示,WISP1 表达水平与 Twist1、Snail 和 Vimentin 呈正相关,与 CDH1呈负相关;另外WISP1的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差异基因富集分析证实,WISP1 参与细胞黏附功能和单核细胞的迁移过程;同时GSEA 富集实验结果表明,WISP1 高表达与EMT 发生相关。笔者推测WISP1 可能通过EMT 过程促进胃腺癌的转移。Jia等[17]研究证实,WISP1可使胃癌细胞发生EMT,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亦证实,EMT参与胃癌血管生成拟态过程,而血管生成拟态是胃癌发生转移的重要环节之一[16]。上述结果为WISP1促进胃腺癌发生转移和侵袭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

综上所述,WISP1在胃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或)复发的胃腺癌组织中高表达,高表达的WISP1患者生存预后差;WISP1可通过促进胃腺癌的血管生成和启动胃腺癌细胞发生EMT,促使胃腺癌发生转移。WISP1 通过多个途径发挥作用,最终导致胃腺癌患者发生不良的预后。然而,关于WISP1 在胃腺癌中如何调控VEGF、Twist1、MMP-2 的表达以及相关通路的相互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腺癌免疫组化通路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浙江医学(2020年9期)2020-07-01 10:17:42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浙江医学(2019年2期)2019-01-23 06:38:24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18
HIF-1a和VEGF-A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47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观察
proBDNF-p75NTR通路抑制C6细胞增殖
GSNO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
通路快建林翰:对重模式应有再认识
创业家(2015年1期)2015-02-27 07: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