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学生重点学习的语文知识,主要内容是文言文蕴含深刻的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中品味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师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互融合,同时融入现代元素,使学生在传统与现代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发展,有效增强初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文化背景;初中;文言文
一、 引言
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中为学生准备的文言文内容多为中国经典的文学载体。经典文学不仅承载传统文化的发展,还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古典文学包罗万象的魅力。学生在学习古典文学时,会以文言文为出发点,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品质。学生将按照现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传统文化魅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成为推动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二、 从书面交流到对话交流
中华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与语言发展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文言文作为传统语言方式,集中收纳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但是进入辛亥革命后期,文言文逐渐被白话文替代。由于白话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文言文的发展受到限制,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和学生未能进行深入的教学与学习,尤其是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无法理解文言文句式结构的安排以及字词的使用方法。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会围绕考试要求,向学生重点讲解经常出现在考试中的文言文知识,并要求学生必须记住讲解的内容。由于学生未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为记住教师讲解的考点,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同时在学习中投入较多的时间,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反复学习过程中,未能找出学习文言文的趣味,并且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长期学习中,学生会逐渐失去耐心,一遇到文言文,会产生焦躁感,就刻意远离文言文学习,最终使学习效率不断降低。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已经对文言文教学做出调整,要求语文教师在传统的书面教学基础上,选取具有趣味性特点的文言文,并采用对话的方式,将书面教学转变对话教学,在对话交流教学模式中,让学生使用对话的方式学习文言文。在对话交流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会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学生在分析时会完全处于主动状态。在主动状态下,学生会按照阅读、分析以及对话等流程,全面学习文言文内容。此外语文教师应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主要是在课前的准备环节,语文教师向学生介绍使用文言文进行正确的交流,在交流中使学生学会品味文言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传统文化呈现出的艺术价值。在艺术价值引导下,学生会逐步理解文言文内容,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
以讲解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一文为例,语文教师在课前准备环节,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并阐述《论语》的创作背景。学生初步了解《论语》后,语文教师首先应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在阅读中要求学生初步体会《论语》的语言风格。然后语文教师采用交流对话的方式,按照论语内容进行对话,通过对话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文言文对话习惯,在不断的对话中,使学生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逐步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作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孔子提出的教育理论存在密切的关系,围绕孔子的教育理论,向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端正学习态度,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由于学生进入初中,刚接触文言文会产生不适应的情况,语文教师采用对话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文言文中一词多用的方法,使学生掌握重点,以重点为突破口,逐渐理解文言文词语以及句式结构,为学生后续学习文言文提供基础。
三、 从课文主旨到阅读话题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会利用参考材料,将资料中设置的问题,照搬到课堂上,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但是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会陷入思考的困境中,脱离文言文内容,使学生产生只需找到问题的答案即可掌握学习内容的心态。多数学生会以找到问题答案为学习目标,尽管学生会很好地找到问题的答案,但是文言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未能融入学生的学习中,使传统文化内涵脱离文言文教学。
为使传统文化与文言文教学有效的融合,语文教师应以文言文设置的主旨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阅读,并设置阅读话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既能全面了解文言文的主旨,还能使学生发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然后语文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通过阅读使学生的思维与探究传统文化以及文言文建立紧密的关系。学生以课文主旨为依托,对文言文进行不断的阅读,自行设置阅读目标,并且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传统文化,而不是以解决問题为重点。
以讲解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一文为例,文章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习文言文中重点的词语,并且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反复的阅读。在阅读中体会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把握诗歌中人物描写的特点,感受在传统文化背景下,花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可歌可泣的精神。文章使用较多的写作方法,包括对偶、对比、排比以及反复等,不同的写作方法会描绘出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情境衬托出花木兰的内心世界,同时由内心世界传递出人物质朴生动的传统文化精髓。语文教师围绕课文主旨,设立多种阅读话题,包括写作手法、人物形象特点以及传统文化等话题。学生在阅读中,会细细品味文章中语言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审美水平。
四、 从课堂到课外,从传统到现代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占比较少,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只能使学生理解文言文浅表的知识,无法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更谈不上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师应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将文言文教学逐步延伸至课外教学,并灵活运用现代技术,将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获得现代技术的支持,并且通过现代技术推动文言文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古典文学中涉及的文言文内容,均是经历漫长的时间流传下来的经典,但是语文教材设置的科目有限,语文教师应采用联系课外的方式,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文言文。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文言文知识时,需要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挑选古典文学,使学生挑选的文言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选择的文言文与学生生活存在密切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生活化意识,才能在生活中感受古人传递的思想,并以此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