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红芳
(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陇西 748000)
冠心病是多发于老年人,具有高致残率与高致死率特点,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心肌缺血、缺氧心脏疾病,主要症状为心绞痛、乏力、心悸等。冠心病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有可能引起心理障碍,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疾病控制效果。人文关怀将专科护理技术与人文理念相结合,强调对患者心理健康与社会功能的关注。有报道指出[1],人文关怀具有调节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心理状态,促进康复的作用。本研究中冠心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 年3 月-11 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 例,按照随机字母表分为对照组与人文关怀组。对照组43 例,男/女为24/19,年龄58~79 岁,平均(71.45±3.84)岁;病程2~19 年,平均(8.65±1.47)年;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11 例,高血压25 例。对照组43 例,男/女为22/21,年龄60~80 岁,平均(72.03±3.61)岁;病程2~20 年,平均(8.89±1.68)年;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14 例,高血压22 例。2 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纳入标准:①心功能NYHA 分级为Ⅰ-Ⅲ级,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②无文盲,能够进行口头及书面交流;③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并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②合并认知功能障碍;③合并急性感染性疾病或免疫疾病。
对照组43 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加强环境护理,指导患者饮食与用药等。
人文关怀组43 例实施人文关怀护理,①患者住院第2 天与患者进行动机性访谈,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一般情况;针对过分依赖医生,自我护理能力较差的患者应向其详细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影响因素,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强调自我管理在病情康复中的作用,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对于出现睡眠障碍患者,护理人员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情绪状态、作息习惯、睡眠环境等,评估影响睡眠不良的因素,纠正错误的生活习惯,为其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叮嘱患者晚餐应该进食易消化食物;针对疾病知识缺乏患者,护理人员应根据其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讲解用药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积极参与治疗与护理;针对存在焦虑、恐惧、抑郁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与患者主动沟通交流,采用鼓励与劝导方式指导患者放松心情,以乐观态度面对疾病;同时向家属讲解冠心病相关知识及护理方法,指导家属多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冠心病患者易出现心绞痛,因此叮嘱家属陪床照护,护理人员加强监护,指导患者选择半卧位或侧位以减轻疼痛。②患者住院7d,再次进行交流,了解人文关怀护理效果,评价干预措施,明确患者实际需要,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通过小组讨论方式找出具体原因,制定改进措施。③出院前3d 与患者进行第3 次交流,了解人文关怀护理效果,评价家庭支持情况,总结效果较好的护理措施,并分析效果不佳的护理措施,制定改进方案;再次开展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护理技巧,讲解居家护理的内容;记录患者电话,建立微信群,指导患者出院后可通过电话、微信对疾病相关问题进行询问。对2 组患者实施6 个月随访。
①感知控制水平:采用控制态度量表(CAS-R)[2]评价,共包括8 个条目,采用5 级评分法(完全不同意、不同意、无意见、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计1~5分,分值范围8~1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疾病感知控制水平越高;
②临床控制效果:记录2 组患者出院后住院期间内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及出院后6 个月内再住院次数;
③生活质量:采用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调查量表(WHOQOL)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超过60 分表明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SPSS22.0 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以()描述感知控制水平、生活质量等计量资料,两独立样本或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2 组CAS-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人文关怀组CAS-R 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人文关怀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CAS-R 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1。
表1 2 组感知控制水平比较(,分)
表1 2 组感知控制水平比较(,分)
人文关怀组住院时间及出院后6 个月内再住院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2 组住院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临床控制效果比较()
表2 2 组临床控制效果比较()
护理前,2 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 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人文关怀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 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3 2 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冠心病易反复发作,患者需多次住院接受治疗,长期处于带病状态,临床研究显示[3],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感较差,对自己处理疾病的信心较差。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自信心较差,导致负性情绪较重,从而影响治疗依从性。冠心病的治疗不仅需要药物控制,还需要患者配合,保持良好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大便通畅等。因此,冠心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对病情控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人文关怀护理以人为中心,强调在满足患者生理需求前提下注重患者心理需求,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人文关怀护理改变以往被动护理的模式,以现代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思考结局问题的方式,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护理,充分尊重、理解患者。研究指出[4],冠心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带病状态,自我感知控制能力较低,而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治疗信心,有助于提高感知控制能力。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结果显示,人文关怀组CAS-R 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患者疾病感知控制能力。人文关怀护理通过与患者进行动机性访谈,了解其治疗信心不足、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而后对患者实施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进行针对性心理指导,强调家庭社会支持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指导患者家属积极参与疾病护理等。上述措施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增强疾病感知控制水平。临床研究发现[5-9],患者疾病感知水平会随着出院时间延长而下降,提示对于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应给予一定延续性干预措施,但本研究仅在院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出院后未进行延续性干预,为本研究不足之处。本研究中人文关怀组住院时间及出院后6 个月内再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提示人文关怀护理有助于缩短冠心病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复发。可能与患者自我感知控制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有关。本研究中人文关怀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提示人文关怀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梁玉琼研究具有一致性[10-12]。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冠心病患者感知控制水平与症状控制效果,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