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艳玲
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内科一区,广东东莞 5233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慢性气道疾病,是一种可以预防、治疗的疾病。该疾病的主要表现为,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到限制,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1]。目前,我国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率逐渐上升,当患者的疾病发生后,其咳嗽程度会慢慢加重,在进行运动的时候会觉得气急,平时就算处于休息状态也会感觉到气急;由于该疾病患者的抵抗力较弱,所以易感冒。除此之外,患者的肺部炎症以及痰咳量还会逐步加重,增大患者脓性痰咳出难度,从而造成呼吸道阻塞现象,病情严重者还会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严重[2]。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慢性阻塞肺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病死率在全球位居第4,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3]。若是想要COPD患者长期、正确地接受治疗与预防,降低发病率,就必须指导其良好的遵医行为。因此,该文将该院2019年8月—2020年6月医治的66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教育后,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方便选取该院进行治疗的66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慢性阻塞性肺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者有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加重者有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有4例;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3)与观察组(n=3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其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7例,年龄为58~89岁,平均年龄(78.58±6.49)岁。观察组实施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教育模式,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3例,年龄为53~91岁,平均年龄(77.41±5.23)岁。研究方案及路线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准予试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与家属均在知情情况下,签订同意书;②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全球策略》(2017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仪解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③处于稳定期者;④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检查肺功能,确定有持续性气流阻塞存在者。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研究者;②伴有精神疾病者;③存在沟通障碍、意识障碍者;④肢体活动存在障碍者;⑤伴有恶性肿瘤者。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1)全面评价患者住院期间各项情况,根据评估结果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方案。(2)内容包含:①健康教育;②用药指导;③长期氧疗;④健康生活方式指导;⑤饮食指导;⑥心理干预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教育模式:(1)对患者进行访谈的目的为提升遵医行为为主,采用一对一对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详细记录每次访谈的内容。(2)由该院1名拥有“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医务人员,并通过CICARE沟通模式、动机性访谈技巧的专项培训,且在临床呼吸科从事工作10年以上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随访。(3)每周一到每周五的上午10:00-12:00、下午2:30-5:30为访谈时间;每为患者面对面的访谈时间为30 min~1 h;访谈地点设置在专科随访办公室;每次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的时间保持在10~20 min左右。(4)根据患者入组的具体日期,来安排患者的访谈时间,分别在患者住院时、出院当日、出院1个月后、出院3个月后、出院6个月后进行访谈。(5)待患者出院之后,则由该院专科病房的护理人员来联系患者,并预约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以及随访。(6)对于不方便来医院面对面访谈、随访的患者,则可采用电话的方式与患者进行访谈、随访。(7)在进行访谈的全过程中,采用CICARE标准化沟通,其中包括接触、介绍、沟通、询问、回答、离开;并根据患者的5个不同阶段表现出的实际行为变化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干预对策。(8)具体干预措施如下:①成立基于CICARE沟通模式健康教育干预小组:对所有成员进行CICARE沟通模式培训,内容包含CICARE概念与来源、内容、实施步骤、注意事项等,且小组成员必须考核合格后才可上岗。②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自己,并说明职务,有利于增强护患间的熟悉度;告知患者与疾病相关的基础知识、药物治疗与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③心理干预: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并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变化,并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换位思考,倾听患者的内心诉说,并表明理解患者此时的感受;向患者列举一些成功的病案,对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极大的帮助;多关心、关爱患者,并对患者进行鼓励,有助于患者树立自信心;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解决方案,消除患者顾虑,对提高宣教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等相关情况[4-5]。
(1)遵医行为依从性评估: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包含按时服药、坚持氧疗、吸烟、呼吸锻炼、积极防治感染方面进行评价,满分100分,①完全依从:>80;②部分依从:60~80分;③不依从:<60分以下。
(2)生活质量水平评分:采用CAT评分量表[6-7],包含咳嗽、咳痰、胸闷、爬坡或上1层楼是否有喘气、能否干家务活、出门是否有信心、睡眠质量、精力共8个条目,每个条目5分,满分4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3)心理状况评估:采用焦虑与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总分1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心理状况越差。
对照组遵医行为依从率为75.76%,观察组为78.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依从性比较[n(%)]
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与心理状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与心理状况比较[(±s),分]
组别生活质量水平焦虑 抑郁对照组(n=33)观察组(n=33)t值P值27.39±5.21 32.84±4.57 4.518<0.001 6.94±1.51 5.91±2.43 2.068 0.043 5.97±1.82 5.11±1.53 2.078 0.04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呼吸科内作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人群以年龄为40岁以上的群体为主。有相关的资料显示,个体中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率高达7%左右,其中年龄>65岁者在人群中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率高达10%左右;目前,全球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已有300万左右,在全球病死率中大约占比5%;我国年龄超过40岁以上的群体,患COPD的概率约为8.2%,患COPD的概率约为8.2%,是导致死亡的第2大原因[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提出,对于治疗稳定期COPD的患者,主要目标以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概率,从而提高患者功能,进而达到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9]。但是,患者容易因缺乏运动使肺功能退化加速,治疗依从性差影响治疗效果等,导致患者的负面情绪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其实施有效的、正确的干预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动机性访谈教育强调的是自我效能以及正性改变的重要性。主要以鼓励患者改变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式,能够帮助患者专注于具体、可实现的行为目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帮助患者养成良好有利于促进习惯,使患者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10]。同时,采用标准化、程度化的CICARE沟通模式贯穿于整个访谈过程中,从患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做到以人为本、以患者去为中心,更加客观、全面的理解患者内心真正的想法,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关怀和尊重,有利于提高护患之间的沟通效果,最终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使患者的健康达到最佳状态。高艳华[11]的研究中,选取了96例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发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生活质量水平评分(8.23±0.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21±1.01)分(P<0.05),表明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具有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作用。该研究中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水平评分(32.84±4.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7.39±5.21)分(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分析为:CICARE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在提高患者运动锻炼依从性具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对提升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动机性访谈则强调的是自我效能、正性改变的重要性,能鼓励患者改变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有助于医生识别患者的矛盾心理,从而使患者建立良好行为,进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该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教育后,其遵医行为依从率78.79%、对照组为75.7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动机性访谈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使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有助于促进疾病康复,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