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
转移性骨癌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肿瘤疼痛疾病,其病症是由于患者体内肿瘤发生转移导致的,发病较快且病死率较高[1]。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性疼痛及短暂性的爆发性疼痛,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给予患者及患者家属很大的生活压力及心理压力。临床上多用药物对患者的疼痛进行控制,让患者能够减少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吗啡控释片、双氯芬酸及塞来昔布是临床上的常用药物,其中吗啡控释片是一种中枢性镇痛药,是晚期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常用药物,若长时间使用会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2]。双氯芬酸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上多用来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镇痛,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塞来昔布是一种特异性环氧合酶抑制药,是临床上的常用药物。吗啡控释片、双氯芬酸、塞来昔布的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的症状,提升医院的治疗效率[3]。本文就吗啡控释片、双氯芬酸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转移性骨癌痛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2019 年1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转移性骨癌痛患者86 例进行观察研究,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医院、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进行本次研究;患者及患者家属不存在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治疗前没有阿片类药物滥用的情况;患者经影像学检查被确诊为转移性骨癌痛。
1.2.2 排除标准 治疗前患者存在恶心呕吐等情况;患者或患者家属拒绝参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对吗啡控释片、双氯芬酸、塞来昔布过敏的患者;患者因自身原因导致研究无法进行;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情况。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吗啡控释片、双氯芬酸进行治疗。吗啡控释片[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263]10 mg/次,2 次/d,根据患者治疗中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递减;双氯芬酸(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297)75 mg/次,2 次/d。
1.3.2 观察组 采用吗啡控释片、双氯芬酸联合塞来昔布进行治疗。其中,吗啡控释片、双氯芬酸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塞来昔布(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分装,国药准字J20120063)200 mg/次,2 次/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7 d、14 d、1 个月的VAS评分 VAS 评分的判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癌痛治疗手册进行判断,满分为10 分。无痛为0 分;轻度疼痛为1~3 分;中度疼痛为4~6 分;重度疼痛为7~10 分。分数越低证明患者的疼痛状况越轻。
1.4.2 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 完全缓解(CR):为无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部分缓解(PR):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改善;轻度缓解(MR):患者的疼痛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患者依旧受到疼痛的侵扰;无效(NR):患者的疼痛没有得到缓解,症状没有减轻。疼痛缓解率=(CR+PR)/总例数×100%。
1.4.3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嗜睡、头晕、便秘、呼吸抑制。
1.4.4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7 d、14 d、1 个月的吗啡控释片总使用量 吗啡控释片根据患者治疗中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递减,观察患者治疗后7 d、14 d、1 个月的吗啡控释片总使用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7 d、14 d、1 个月的VAS 评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7 d 的VAS 评分为(4.15±1.46)分,治疗后14 d 的VAS 评分为(3.25±0.41)分,治疗后1 个月的VAS 评分为(2.46±0.38)分。对照组治疗后7 d 的VAS 评分为(5.75±1.83)分,治疗后14 d的VAS 评分为(4.52±1.49)分,治疗后1 个月的VAS评分为(3.55±0.53)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 d、14 d、1 个月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8 例,嗜睡5 例,头晕3 例,便秘4 例,呼吸抑制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37%(21/43)。对照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6 例,嗜睡6 例,头晕5 例,便秘9 例,呼吸抑制4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767%(30/4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3,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7 d、14 d、1 个月的吗啡控释片总使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 d的吗啡控释片总使用量为(54.15±10.46)mg,治疗后14 d 的吗啡控释片总使用量为(63.85±12.41)mg,治疗后1 个月的吗啡控释片总使用量为(84.46±21.38)mg。对照组患者治疗后7 d 的吗啡控释片总使用量为(85.75±11.83)mg,治疗后14 d 的吗啡控释片总使用量为(104.52±17.49)mg,治疗后1 个月的吗啡控释片总使用量为(133.55±22.53)mg。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 d、14 d、1 个月的吗啡控释片总使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转移性骨癌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患者的肿瘤细胞损伤患者的神经末梢及骨膜器官,导致患者产生剧烈的疼痛,需要及时的给予镇痛治疗,减轻患者的压力。若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疼痛剧烈,进而导致患者病情逐渐加重,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吗啡别名美施康定、美菲康,是鸦片中的一种物质,其中,盐酸吗啡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麻醉剂,能够非常有效的对患者进行镇痛,在手术引起的剧痛中十分常见。吗啡控释片是治疗晚期癌症的重要药物,能够有效改善转移性骨癌痛患者的疼痛[4]。双氯芬酸是抗炎镇痛药物,能够导致患者的中枢神经兴奋,但对患者的呼吸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塞来昔布是将环氧合酶的活性降低,能降低前列腺类物质的分泌,进而达到抗炎镇痛的作用。吗啡与双氯芬酸都对呼吸中枢和咳嗽中枢有抑制作用,但吗啡对胆道、输尿管、支气管等平滑肌能起到增加张力的作用,使其兴奋。采用吗啡控释片、双氯芬酸联合使用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在使用吗啡及双氯芬酸的基础上采用塞来昔布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嗜睡、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呼吸抑制等情况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5]。塞来昔布能够控制肿瘤破坏的炎性反应,进而抑制痛觉感受器的刺激,不仅能够达到镇痛的效果,还能减少患者的吗啡用量,降低由吗啡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吗啡的耐受性[6]。吗啡控释片、双氯芬酸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的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减少患者的爆发性疼痛发作次数。除此之外,双氯芬酸能够有效的修复患者损伤的软骨组织,加快软骨组织的合成速度,对血液的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疼痛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吗啡控释片总使用量进行判定。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 d、14 d、1 个月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原因是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入双氯芬酸及塞来昔布能够抑制患者的炎性因子,降低患者的疼痛[7]。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采用吗啡控释片、双氯芬酸联合塞来昔布的治疗方式与患者的代谢水平有关,让患者的疼痛缓解速度加快[8]。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由于塞来昔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代替部分吗啡控释片对患者进行疼痛控制,降低由吗啡导致的嗜睡、头晕及便秘等不良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故而观察组患者的吗啡控释片总使用量相对更低[9]。通过本次研究,作者认为,采用吗啡控释片、双氯芬酸联合塞来昔布的治疗方式能够规避传统治疗方案的不足,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自身的耐药性,减少患者的吗啡控释片总使用量,让患者拥有更良好的治疗体验,安全有效[10]。
综上所述,吗啡控释片、双氯芬酸联合塞来昔布对转移性骨癌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患者的吗啡控释片使用量及并发症发生,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