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娟 刘琪珍
现如今,由于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造成大部分人的工作时间逐渐延长,导致出现颈肩疼痛症的几率也开始上升,尤其是一些IT 行业的工作人员,几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颈肩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及生活,从而为患者带来众多困扰[1]。颈肩疼痛症的主要疼痛部位在肩关节周围,所以也可以叫作肩关节周围炎,一般起病原因主要为肩关节周围组织,如肌膛、滑囊等受冷冻、外伤、感染。如果出现颈肩部的疲劳或疼痛,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带来一定的压迫,因此,患者应及时进行就医治疗,以防影响患者的工作甚至生活。而颈肩疼痛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人们对出现颈肩痛的情况不是十分重视,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现阶段,治疗颈肩疼痛症的主要方法多以中医治疗为主,而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内医院在对颈肩疼痛症的治疗上,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突破,经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药热敷对于治疗颈肩疼痛症的疗效是十分显著的,但是仅仅依靠中药热敷,并不能够对患者的效果起到全面康复的目的[2-4]。因此本文选取了拔火罐和中药热敷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颈肩疼痛症患者进行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于本院就诊的80 例颈肩疼痛症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法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0 例。常规组患者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龄25~65 岁,平均年龄(38.56±8.82)岁;体重51.5~84.8 kg,平均体重(60.48±8..11)kg;身高158.8~184.8 cm,平均身高(170.2±4.9)cm。研究组患者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26~67 岁,平均年龄(37.68±9.78)岁;体重52.8~85.6 kg,平均体重(62.35±7.75)kg;身高157.5~185.3 cm,平均身高(171.3±4.7)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经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所有患者均出现颈肩疼痛的症状,并经本院检查均符合颈肩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③患者均没有其他严重的精神系统疾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保守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患者应用拔火罐进行治疗,将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后,选取三号玻璃罐,应用闪火法将玻璃罐吸附在患者相关穴位处,留罐时间在5 min,拔罐1 次/d,连续治疗5 d。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热敷进行治疗,中药药材主要为:莱服子60 g、紫苏子60 g、吴苵萸60 g、白芥子60 g,再加60 g 粗盐一起装进布袋里,放进微波炉高火热5 min 后取出进行热敷,2 次/d,热敷时间为1 h/次,连续治疗14 d,每3 d换一次药。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评估标准:①显效:治疗后,患者在短期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颈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②有效:治疗后,患者在短期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肩关节功能部分恢复正常;③无效:治疗后,患者在短期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变化,反而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 应用VAS 进行评估,满分10 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轻。
1.3.3 对比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 应用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局部形态、日常生活活动、疼痛、肌肉力量以及肩关节活动范围,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 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对比(,分)
注:与常规组治疗后对比,aP<0.05
2.3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肌肉力量、日常生活活动、局部形态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分)
注:与常规组对比,aP<0.05
颈肩疼痛症患者大多是由于风湿病引起的,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颈肩部持续疼痛,患侧上肢抬高、旋转、前后摆动受限,遇风遇冷感觉有沉重隐痛等。如果患者出现颈肩部疼痛而不进行及时治疗,拖延时间越久,越容易使关节发生粘连,使患侧上肢变细,从而导致肢体无力,甚至形成废用性萎缩。一般颈肩疼痛常见于中老年人,年轻人可能由于工作关系,也会受到较多影响,但是发病率低于中老年人。一般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颈肩疼痛症的方法多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治疗,中医认为颈肩疼痛症多属于肝肾不足、经络受损,从而导致患者气滞血瘀,而采用中药热敷或拔火罐进行治疗,对年龄稍大的患者来说,更具有安全性。中药热敷对颈肩疼痛症患者的主要作用为活血止痛、温经散寒、舒经活络,并通过热力开腠理、刺激微循环的原理,将药液渗入到患者的疼痛部位,对颈肩疼痛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拔火罐对治疗颈肩疼痛症患者具有驱寒除湿、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作用,对祛邪扶正具有较好的功效。对患者的指定部位进行拔火罐,能够对患者的神经末梢起到刺激性作用,并且增强患者肌肉的应激水平,消除患者肌肉无菌性炎性反应和肌纤维的粘连情况,从而恢复患者局部生理解剖结构的正常,并且利用负压吸引作用将无菌性炎性反应产物吸出,更好的促进局部无菌炎性反应的吸收,将二者结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本文将中药热敷联合拔火罐对颈肩疼痛症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进一步研究证实,其效果更具安全性,对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也有显著提高[5-8]。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以及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常规组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3.35±1.08)分低于常规组的(6.15±1.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肌肉力量、日常生活活动、局部形态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颈肩疼痛症患者实施拔火罐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后,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对患者的短期效果显著,值得医护人员进一步提倡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