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与CT对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价值比较

2021-08-25 08:37西安航天总医院神经内科陕西西安7101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丘脑张量检出率

西安航天总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西安 710100)

牛庆东* 叶平平 李 立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属于临床常见病,通常发生于患者脑干、内囊或者丘脑等处[1]。当前,医学界尚未明确LI具体发病机制,其诱因相对较多,比如小动脉硬化以及高血压等[2]。有调查显示,LI病灶大小常见为2~15mm[3]。LI可引发血管性痴呆,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故临床及时有效诊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影像学检查在LI诊断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均可有效呈现病灶部位,同时伪影率低[4]。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基于常规MRI以及弥散加权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发展而来。本文以359例LI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DTI与CT对LI诊断价值,以期为LI更有效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359例LI患者,纳入标准:与LI诊断标准[5]相符,产生面瘫、眩晕、头痛、反应迟钝与嗜睡等症状;首次发病;临床诊治资料完整;对研究知情,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伴随心肝肾等功能性疾病;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或者幽闭恐惧症,无法配合检查。包括男187例,女172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58.63±6.70)岁;症状表现:头晕头痛213例,面瘫126例,嗜睡119例,感觉障碍95例,语言障碍76例,呕吐31例;发病原因:143例高血压,120例动脉硬化,96例糖尿病。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DTI与CT检查。DTI检查:通过佳能Vantage Elan MRT-2020 1.5T机完成检查,DTI中选择单次激发相应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检查技术,设置扫描参数如下:重复时间8100ms,回波时间95ms;Frequency以及Phase均为128;矩阵设置为160×160;信号激励2次;层厚与层间隔分别为5mm、0,层数与视野分别为30、24cm×24cm;选择b值为0、1000s/mm2,其中弥散敏感梯度共有15个方向;设置DTI采集时间265s。在AW4.5工作站之中后处理并且分析DTI采集到的图像。CT检查:采取常规轴位扫描方式,以听眦线(OM)为扫描基线,从患者颅底到颅顶范围内连续逐层进行10层扫描,设置层厚与层距均是10mm,如果发现病灶,则需要局部放大予以扫描。

1.3 观察指标比较DTI与CT对LI的检出率、检出病灶数目、所处部位、大小。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9.0处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表示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DTI与CT对LI的检出率比较DTI对LI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P<0.05),见表1。

表1 DTI与CT对LI的检出率比较

2.2 DTI与CT检出病灶数目比较359例患者共2876个病灶,DTI共检出2624个病灶,CT共检出2452个病灶,DTI检出病灶数目明显多于CT(χ2=49.592,P<0.001)。

2.3 DTI与CT检出病灶所处部位比较DTI额叶、小脑以及丘脑部位病灶检出率显著大于CT(P<0.05),CT内囊部位病灶检出率显著大于DTI(P<0.05),其他部位病灶检出率DTI与C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DTI与CT检出病灶所处部位比较[个(%)]

2.4 DTI与CT检出病灶直径比较DTI对≤5mm病灶临床检出率显著大于CT(P<0.05),但是对>5mm病灶临床检出率显著小于CT(P<0.05),见表3。

表3 DTI与CT检出病灶直径比较[个(%)]

2.5 典型病例图像分析分析结果见图1~4。

图1~4 患者男,38岁,基底节区LI。图1为DWI呈高信号;图2为表观弥散系数(ADC)图表现低信号;图3为各向异性分数(FA)图,发现梗死区域内红色纤维增多,并有蓝色纤维缺失现象;图4为FA图,呈现高信号改变。

3 讨 论

LI主要是脑组织深部出现局限缺血以及液化而引起的空腔性病灶,患者急性起病后,相应病灶能产生逐渐缩小改变,亦可扩大进一步发展变成区域性脑梗死,其和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存在紧密联系,因而及时检出脑深部病灶非常必要[6-7]。CT检查属于脑梗死常规检查手段,尤其对于急性脑出血病变,具有较高敏感性[8-9]。予以CT检查的优势主要包括:1)具有较高时间以及空间分辨率;2)进行定量研究相对简单;3)影响因素少,同时成像迅速,具有无创性;4)没有检查禁忌证。然而,对于24h内发生的脑梗死,CT诊断缺乏敏感性以及特异性,患者影像表现容易出现假阴性,而当前急性脑梗死常用有效治疗方式为溶栓,该治疗时间窗<4.5h,如果超过时间窗予以溶栓治疗,会造成无效再通事件与继发出血症状,故仅进行CT检查,不能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尤其是急性LI临床治疗提供较为明确诊断结果。常规MRI一般难以在LI诊断中进行准确定位。DTI属于新MRI技术,其以DWI技术为基础,为当前唯一一种具备有效观察以及追踪脑白质纤维束作用的非侵入性诊断手段,其可以获得其他成像手段不能提供的脑解剖结构变化与功能信息[10]。DTI检查中,FA、相对各向异性(relative anisotropy,RA)以及容积比指数(volume ratio,VR)中,FA等于各向异性部分以及总弥散张量比值,范围为0~1,1与0分别为最大各向异性弥散以及各向同性弥散,通常和髓鞘完整程度、纤维致密性与其平行性存在紧密联系,可以用来了解白质纤维完整情况[11-12]。有研究通过DTI对脑梗死区予以纤维重建发现,脑梗死后不同时间点,相应纤维长度呈现明显缩短改变,出现缺血性脑梗死病变后,相较于传统定性分析方式,弥散张量成像能够较精确定量评价脑部梗死区域与纤维结构变化,从而为患者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指导信息[13-14]。本研究中,DTI对LI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表明DTI可以提高LI患者临床检出率。此外,DTI检出LI病灶数目明显多于CT,对额叶、小脑以及丘脑部位病灶检出率显著大于CT,但是CT检查方式对内囊部位病灶检出率显著大于DTI,与肖湘等[15]的研究结果相符,说明DTI在检出人体额叶、小脑与丘脑处LI具有更大优势,可能因为CT平扫检出时受到了骨性结构影响,导致其检查丘脑、小脑等处LI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结果显示,DTI对≤5mm LI检出率显著大于CT,然而对>5mm LI检出率则较小,表明相较于CT,DTI在及时发现微小病灶方面具有更大应用价值。可能原因为:1)DTI软组织分辨率更高,CT检查脑组织病变较轻以及占位效应较弱患者时,易产生假阴性结果;2)DTI可以呈现水肿情况,防止小病灶成像不理想;3)通过DWI能够呈现组织水分发生的细微改变,可对低信号小病灶产生明显反应。

综上,与CT检查方式相比,DTI能够获得更好LI检出结果率,有效提高病灶检出率,同时在及时发现微小病灶上具备更高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丘脑张量检出率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浅谈张量的通俗解释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关于一致超图直积的循环指数
非负张量谱半径上下界的估计不等式
支持张量机算法优化研究综述
认知功能障碍在丘脑梗死后的改变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