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梅,徐建如,王海燕,于 多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南通226001)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是较严重的冠心病类型之一,临床常表现为发热、呕吐、胸部闷痛及烦躁不安等,具有病情危急、发展迅速和病死率高等特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介入治疗是临床治疗MI患者的有效手段,具有微创、手术耗时短、疗效显著等优势,可降低患者病死率[1]。然而DSA血管内介入治疗术成功与否,除了受手术医生技术的影响,还与护理人员围术期护理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在DSA围术期为患者提供合理、舒适且满意度高的护理服务对MI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一种行为科学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围术期护理工作中[2]。李晓明[3]将需要层次理论应用于急性胃穿孔患者围术期人性化护理干预中,发现该护理方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管秋蓉[4]探讨需要层次理论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时,发现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可轻患者焦虑等负性心理,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本研究将需要层次理论应用于MI患者DSA围术期护理中,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日~2020年5月31日收治的106例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符合WHO制定的MI诊断标准[5];②拟行DSA引导下血管内介入治疗;③年龄<80岁且首次发病患者;④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安排;⑤具备正常认知、语言及听力能力。排除标准:①入院后1 d内死亡患者;②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全身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患者;③意识模糊、精神障碍患者;④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和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66.73±8.20)岁;受教育年限(10.65±2.72)年;梗死部位:侧壁梗死9例,下壁梗死16例,前壁梗死10例,后壁梗死18例。对照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67.15±7.94)岁;受教育年限(11.28±2.69)年;梗死部位:侧壁梗死8例,下壁梗死17例,前壁梗死9例,后壁梗死19例。两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及受教育年限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研究内容设计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实施基础医疗护理、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及饮食指导。
1.2.1.1 病情观察 ①快速评估患者病情,行MES评分。②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诱因、起病时间、持续时间,有无心悸、恶心等全身症状和胃肠道症状。③观察患者精神、面色、表情、意识状态、体温、呼吸、血压、心律、心率、尿量、血氧饱和度、心浊音界有无增大等变化。④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心肌梗死后综合症等并发症。⑤辅助检查监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血常规、凝血象、心电图等。
1.2.1.2 抢救护理措施 ①休息与体位:急性期12 h内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并限制探视,防止患者情绪波动。②气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予氧气吸入,鼻导管给氧,氧流量2~5 L/min,必要时予患者面罩给氧或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血氧饱和度≥94%。③用药护理:a.予患者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静脉泵入,维持收缩压>100 mm Hg(1 mm Hg=0.133kPa)。b.予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口服。c.必要时给予吗啡或哌替啶镇痛,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d.溶栓治疗护理:询问患者是否有脑血管疾病病史、活动性出血和出血倾向、严重而未控制的高血压、近期大手术或外伤史等溶栓禁忌证;溶栓前检查患者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和血型;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溶栓药物,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低血压、出血等;观察溶栓疗效,必要时行冠脉造影判断冠脉是否再通。④排便护理: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嘱患者勿用力排便,必要时服用缓泻剂或使用开塞露、低压盐水灌肠。⑤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者做好术前准备,医护人员做好安全转运。
1.2.1.3 心理护理 安慰患者和家属,减轻其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抢救治疗。
1.2.1.4 健康指导 ①予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指导,解释疾病和治疗配合方法,嘱患者戒烟,避免各种诱发因素,为患者及家属讲解当病情突然变化时可采取的简易应急措施。②对行冠脉介入术的患者应做好术前指导。③饮食指导:发病后4~12 h内给予患者流质饮食,以减轻其胃扩张,随后过渡至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少量多餐,勿过饱。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结合MI患者自身病情和围术期护理特点,制定基于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下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生理需要。a.饮食:加强患者的饮食管理,术后当天患者返回病房时应告知其暂禁食,待肠蠕动恢复后,由流质饮食逐渐过渡为半流质饮食、软食和正常饮食,嘱患者多食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低钠食物及水果、蔬菜等,以保证营养和维生素的摄入,忌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b.排泄:MI患者DSA介入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并在床上解大小便,避免用力排便,对有排泄障碍的患者应多给予鼓励,并通过按摩腹部或使用开塞露等辅助手段帮助患者顺利排泄。c.休息:护理人员注意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安静,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限制病房探视人数和次数,定时帮助患者调整体位,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d.个人清洁卫生:帮助患者在进食和大小便前后使用速干手消毒液洗手,嘱患者家属定期为患者更换衣物和擦洗身体,保持个人卫生,防止感染。②安全需要。术前结合图片及视频等向患者介绍DSA、介入术、手术风险、术前准备、术后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提高患者手术认知;术中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关注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药物所致的恶心呕吐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术后密切关注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穿刺部位应实施加压包扎,并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水泡、出血、血肿等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及时予以处理;同时,嘱患者多饮水,适当补液,满足患者舒适与安全的需求。③爱与归属需要。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以热情的态度及温和、亲切的语气,主动鼓励并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了解患者心理情况及内心真正需求,并尽量满足,提高手术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术后鼓励家属多关心、安慰和照顾患者,鼓励病友间相互分享、鼓励,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使患者充分感受到被重视,满足其情感需求。④尊重需要。MI患者围术期由于角色的转换,内心常较为敏感,无法适应现在的环境和角色,且担心生活无法自理而麻烦别人。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发掘其优点和长处并给予适当称赞,使其感受自身价值,沟通时注意使用礼貌称呼,尊重患者隐私、价值观和个人习惯,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其建议,使其感受到被尊重。⑤自我实现需要。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运动、术后锻炼等康复训练,通过亲自示范、视频教学等帮助其掌握康复要点,对术后的康复成果予以鼓励和肯定,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出院前告知患者出院后的药物使用、复查、居家运动等注意事项,增加其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负性心理情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状态,包括14个项目,每项采用1~4级评分,总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越严重;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状态,包括24个项目,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抑郁程度越严重。②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③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低血压、皮下血肿、尿潴留、造影剂过敏、心律失常等。④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对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100分,总分按照公式:(维度粗分-80)×100÷ 32换算成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2.1 两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干预前后GQOLI-74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GQOLI-74评分比较(分,
MI是临床常见的冠心病之一,其致病原因复杂多样,具有病情重、并发症多、预后较差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经DSA引导下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临床MI患者首选的治疗手段,可降低患者病死率,但亦存在预后不佳的情况[6]。有研究表明,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术后恢复并改善预后[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下的围术期护理是基于患者5个层次的基本需求实施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已被证实在肝癌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手术、直肠癌手术等疾病的围术期护理中有较好效果。本研究将该理论应用于MI患者DSA围术期护理工作中,改善了患者不良心理和生活质量,对MI患者的护理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MI患者常出现心理状态差、负性情绪较多等情况,此时,积极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很有必要。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需要层次理论分别从患者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及自我实现的5个层次需求出发,在满足患者最基础的生理需要及身体安全需要后,以热情的态度和温和、亲切的语气主动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缓解术前的焦虑、恐惧,术后的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并通过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患者围术期情感支持,鼓励家属多关心、安慰和照顾患者,病友之间相互分享治疗和康复体会等,帮助患者建立手术治疗和康复信心,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与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GQOLI-74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MI患者由于身处陌生环境、对DSA血管介入术手术效果和临床医疗技术未知,常导致自身缺乏安全感。观察组针对患者的生理和安全需要,通过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帮助患者洗手消毒保持个人卫生、帮助患者翻身、嘱患者多饮水等措施预防术后感染、造影剂过敏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手术和疾病的认知,指导患者正确饮食,保证患者充分、舒适的休息,不仅增加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感,还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8]。需要层次理论中从生理到自我实现的5个层次需求是逐级递升的,将该理论应用于MI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可帮助护理人员识别患者未被满足的需要,如内心焦虑、担忧等心理需求等,通过术前和术后初期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满足其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逐步改善,各个层次的需求护理相互依赖和重叠,发挥综合作用增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信心,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9]。
综上所述,将需要层次理论应用于MI患者的DSA围术期护理,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