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冯佳媛,王春梅
(苏北人民医院 江苏扬州225001)
手术室是医疗卫生系统中重要的职能科室,大多数患者在围术期处于焦虑状态,导致个体出现身心应激,心率增加、血压骤升,不利于手术顺利开展[1]。如何稳定个体身心应激状态,使其以平和、从容的心态面对手术是临床备受关注的照护方向[2]。有文献指出,患者在围术期的精神情感状况与生理应激有一定的关联性,而术前身心应激状态将明显增加患者的躯体不适感,削弱其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感[3]。虽然,临床对患者术前情绪疏导已由手术护士开展术前访视随访,但患者入手术室仍要面对陌生环境,将进一步诱发其生理和心理应激[4]。由于手术室接待的患者大多数均为首次接受手术治疗的个体,而患者对手术流程和术中配合要点缺乏认知,这将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配合[5]。而患者在心理维度上的照护管理,则需介入精神情感理念开展照护,方可有的放矢地达到干预目的[6]。在这个背景下,有护理学者开始尝试将医生与护士的术中情境对话以积极方式呈现出来,使患者在麻醉前意识清醒状态下感知到更多的正面力量与积极心境,这对个体配合行为的诱导及负性情绪的调适有积极意义。医生-护士积极情境沟通方案段能营造从容、平和且极富正面能量的手术氛围,是对传统严肃且单调的手术氛围的改良,不仅对医生与护士正性情绪有所调动,更能提高患者对手术治愈的信心与专注度,避免焦虑、抑郁情绪所致的身心不适。但该干预方案较为新颖,临床还未全方位普及与推广,且对医生与护士在手术室中的专业素养要求相对较高。本研究旨在对医生与护士开展沟通情境的培训,并将其应用于手术实践中,以评价该项干预方案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7月1日~2019年7月31日我院收诊的106例行胃肠手术治疗患者。纳入标准:①首次接受手术治疗;②接受硬膜外麻醉;③具备基本的言语沟通能力;④精神情感水平正常;⑤本次手术预估完成时间<2 h;⑥可以承担本次手术的医疗费用。排除标准:①原发性或继发性痴呆;②听力或视力障碍;③恶性肿瘤;④伴心功能、肾功能、肝功能不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57.4±2.9)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8例,中学12例,大学23例;科室:骨科9例,普通外科12例,泌尿外科16例,妇产科16例;手术时间(77.8±6.3)min。对照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57.8±3.0)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6例,中学13例,大学24例;科室:骨科11例,普通外科9例,泌尿外科17例,妇产科16例;手术时间(78.1±6.5)min。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手术干预和照护指导。做好围术期准备事宜。麻醉医生与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随访,观察术前心理状况,妥善开展禁食、禁饮等基础性照护指导。术日晨照护人员根据医嘱给予吗啡肌内注射。患者入手术室后,护士采用通俗语言开展精神情感管理,使患者以从容、平静的心态接受手术。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医生-护士积极情境沟通手段。①医生-护士积极情境沟通手段的设计。成立干预团队,该团队共6名成员,其中1名麻醉医生,2名手术室护士(巡回护士1名、手术护士1名),3名手术医生(普外科1名、泌尿外科1名、妇产科1名)。针对患者入手术室后的积极情境对话方案进行全程设定,包括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之间的积极情境沟通主题、手术护士与手术医生之间的积极情境沟通主题、麻醉医生与手术医生之间的积极情境沟通主题。②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与巡回护士、手术护士之间的积极情境沟通方案遵守要点:a.在营造积极对话情境下,要保证患者能安静、平和地聆听医护人员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内容,而并非关注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对话或医生与患者的沟通对话。b.医生与护士之间的访谈要点与本次手术相关主题要点相吻合,让患者从对话中自然地体会到积极能量与情感支持。c.积极情境沟通方案不能涉及绝对的应许式回答或者过于肯定的对话,如“该手术绝对不会引起机体出现任何躯体不适”“该手术不会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该手术的治疗效果是百分百的”“该手术不会引起患者出现任何躯体疼痛”。③流程落实举措。a.麻醉医生开始为患者实施麻醉操作时,巡回护士与麻醉医生展开积极情境沟通,之后再为患者开放静脉通路及硬膜外穿刺处理。b.手术医生进入手术室之后,麻醉医生与手术医生开展积极情境沟通。c.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开展积极情境沟通。第2步骤与第3步骤,在患者皮肤消毒处理前予以落实。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恐惧情感评分。以恐惧模拟尺作为评价标准评估患者恐惧情感。该模拟尺有10个等分点,每个点位的分值为0~10分。0分表示患者不出现任何程度的情感恐惧,10分表示患者当前处于强烈的情感恐惧状态。让患者根据自己当前所感知到的恐惧程度,在模拟尺的相应位置做好记录。两组患者均接受2次测评,第1次测评是在患者入手术室后,通常由护士对患者开展情感疏导后予以评价;第2次测评是手术开始前进行评价。②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手术开始前的心率和血压。③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对精神安抚性言语感知满意度。当患者手术结束意识状态恢复正常后,对其入手术室后精神安抚性言语感知满意度进行评价。患者对安抚性言语感知程度有3个层级的区分。非常满意是患者在手术室中倾听到积极导向言语,并对手术所产生的疗效有积极预期,且对医生和护士的信任度较高;满意是患者在手术室中倾听到部分积极导向言语,对其负性情感状况的平复有帮助,但内心仍有不安情绪;不满意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未倾听到对治疗有帮助的积极导向言语。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恐惧情感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恐惧情感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率、血压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率、血压比较
2.3 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对精神安抚性言语感知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对精神安抚性言语感知满意度比较(例)
3.1 医生-护士积极情境沟通手段对胃肠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感知的影响 本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手术开始前恐惧情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恐惧情绪感知评分较对照组低,表明医生-护士积极情境沟通手段能缓解患者当前对恐惧情绪的感知水平。积极情境沟通对话的建立,看似属于手术室护士与医生之间的平常对话内容,似乎与患者无任何关联度,但是能让患者从医护之间的对话中感知到所包含的情感信息、治疗信息。积极情境的对话能帮助倾听者从交谈中自然地感知到正面情感的力量,对其当前因手术信息缺乏所致的恐惧情绪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效应,可使患者病情向着正向发展[7]。积极情境沟通的介入是从护士及医生视角下主动给予患者精神情感支持,患者在手术室能被动享受到人文情感关怀。积极对话的顺利过渡,能使患者从自我情感调适机制影响下,主动产生恐惧免疫,并有安全归属感,放心将自己交托给医护人员。在该项干预模式下,患者不需做任何事情,只需要安静聆听医护人员之间的对话,并从自我认知意识中感受着对话信息的真实性,进而主动调整精神情感阈值,以更强大的自我信念接受手术治疗[8]。该项结果的扭转在于帮助个体从治疗意愿与内在动机方面做出自我调整,相当于是患者主动践行的心理活动行为,而并非是外界力量迫使其被动完成情感转变。与传统手术室照护相比,该项干预方案更注重患者在精神情感层面的全方位安抚工作,而借助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三方资源的调度,使积极信息得以最大化拓宽,患者多维度、多视角层面接受到积极的信息传递,对强化个体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明显帮助。
3.2 医生-护士积极情境沟通手段对胃肠手术患者心率、血压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手术开始前心率、血压较对照组稳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医生-护士积极情境沟通手段的介入,能缓解手术相关应激事件。医护之间积极情境的构建,能改善个体的恐惧情绪,使负性情绪所致的机体内分泌紊乱状况得以缓解,避免儿茶酚胺类生物活性成分的合成与分泌量降低,从而保证基本生命体征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另外,研究组患者的负面情感状况较对照组平稳,这亦能改善人体血压与心率值。但本研究单纯通过血压与心率指标作为评价机体应激水平的项目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是镇静药物的应用对个体血压与心率值造成一定影响,使结果存在一定偏倚[9]。
3.3 医生-护士积极情境沟通手段对胃肠手术患者的手术感知度的影响 结果显示,研究组入手术室后对精神安抚性言语感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因为医护之间积极情境的沟通方案能提高个体对手术相关信息内容的认知度。手术室护士是积极情境沟通内容的总设计者,全方面负责言语对话形式与组织架构的设计。因为手术室护士相较于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而言,其对个体的精神情感有更多的细腻化认识,但手术室护士设计完整情境沟通方案后,还需经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审阅,获得医护人员全方位支持后方可执行各项对话内容[10]。由于沟通对话的内容不仅涵盖手术相关知识框架,还蕴含正面、积极的情感能量,能帮助患者获得认知、生理与心理层面的舒适,使其平稳度过手术[11]。
3.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医生-护士积极情境沟通手段在实际应用进程中,医护人员要避免出现引起医疗纠纷的表达内容,所以不要在对话中出现有关手术结局、病情预后方面的绝对性用词,以免患者产生不正确的治疗预期,进而导致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本研究曾对患者术后相关生理疼痛程度进行对比,但不同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不同,且接受的镇痛药种类亦有所差异,使得生理疼痛指标无法进行准确量化。在后续调研中,可对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管理,进而保证生理疼痛指标的评价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医生-护士积极情境沟通手段应用于胃肠手术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恐惧情绪,且能稳定个体的心率、血压,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内在满意感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