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茹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能起到温故知新、调动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等作用。教师要树立为思维而教的教学理念,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把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于教学内容之中,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联想思维,培养学生应用联想思维的习惯,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发展创造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联想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1;G633.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4-0068-03
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因此思维也是英语知识技能学习的核心之一。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思考,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是英语教学的关键。而联想思维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使英语教学焕发活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事半功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英语联想思维
1.英语联想思维的内涵
心理学认为,联想思维是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探索它们之间相同的或类似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根据联想思维的概念,结合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笔者认为英语联想思维即从某一语言知识点(语音、词汇、語法等)引发联系到与其有关的语言知识内容的思维过程。英语联想思维中,联想刺激物和联想物间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联想刺激物主要为词汇、句型、语义、语法等,联想物主要为相关词汇、语法、时间、具体事件等。
2.英语联想思维的意义
英语联想思维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思维,培养英语联想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能够架起新旧知识之间沟通的桥梁。英语学习的过程是词汇、句型等基础知识的储备过程。通过联想,学生能在“由此及彼”的思维中回忆或搜集相关信息,掌握语言知识点间的纵横联系,以新代旧,以旧联新,扩大知识面,完善认知结构。第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实效性。联想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具体的特点,符合初中生思维活跃、喜欢新鲜事物的年龄特征。因此,联想思维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有效性。第三,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联想是发展智力的基础,联想思维是创新意识的体现。人的联想力越强,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
二、基于学生联想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在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教师的引领作用十分重要。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对在英语教学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
1.在教学内容中渗透联想思维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启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联想刺激物(刺激点)的过程,而联想的过程就是根据刺激物(刺激点)联想相应语言知识点的过程,二者紧密联系。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交流等方式,使学生体验到联想思维对提高自身学习效率的积极作用。
第一,在词汇教学中渗透联想思维。词汇是语言材料的核心单位,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忽视词汇教学就是忽略语言教学的本质。联想思维教学可以有效改进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率。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尝试运用多种联想方式,引导学生把彼此关联的语境或词汇联系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直观联想: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表格、视频、肢体动作等创设语境,通过直观语境展开联想,建立与语义之间的关系,减少学生用汉语思维的时间,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相似联想:如由读音相同(似)而联想。英语是拼音文字,建立音、形的联想对应关系有助于词汇学习,如“to—two-too”“fifteen—fifty”等,由构词法中的词根进行相似联想。英语中很多词都是通过附加词缀变化而来,因此根据词的构成特点(构词法)学习词汇效果很好。例如,教学comfortable一词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词的构成,找出词根(comfort),并由此产生联想,引出派生词(comfortable、comfortably、uncomfortable、uncomfortably),然后鼓励学生联想类似的构词(如believe、believable、believably、unbelievable、unbelievably)。同时,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用这些词汇造句子,以达到巩固词汇、激励学生联想词汇的目的。追忆(归纳)联想:引导学生利用语义图进行联想。很多词汇都有其归属的语义场,将学过的零散单词按语义归纳到一个系统里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记忆。在词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联想思维,能使学生在个性化的语言环境中不知不觉学会知识,既能提高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可利用性,让学生摆脱单调机械记忆而带来的烦恼,又能使学生的联想思维得到发展。
第二,在语法教学中渗透联想思维。语法教学的理论性强、内容枯燥,学生易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借助生活中学生易于理解的范例、话题等,创设情(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语境联想感知新语法项目,建立对新语法的初步印象,并尝试在语境中理解新语法所表达的意义,进而发现其结构特征,总结语言规律,达到在具体的情(语)境联想中感知、探究并体验目标语法的目的。例如,教学“现在进行时”时,教师可询问学生此刻在干什么、同桌在干什么、家人在做什么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现在进行时”的学习中。然后,教师可板书句子:“I am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 now.”“You are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My sister is sleeping now.”通过分析比较,学生总结出be+v.ing的结构规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运用该语法项目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完成知识与方法层面的有效迁移。联想创设语境能够使语法学习不再单调枯燥,体现逻辑思维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