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芸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校的经济活动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促进高校财务工作的稳定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从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会计核算发生的变化出发,分析了新旧制度衔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希望能有效促进高校财务工作的稳定发展。
2019年1月1日起,高校将新政府会计制度运用到会计核算中,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核算体系,对高校财务核算有着重要的政策支撑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对预算执行效果和财务状况进行清晰了解,但新的核算模式也是一种挑战,核算的难度不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都在增加,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阻碍了改革的推进。那么,从新旧制度衔接中,如何积极适应不同核算机制带来的变化,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进行改进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会计核算的变化及影响
(一)会计核算模式发生变化
一直以来,高校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性拨款,按照要求以预算管理为主,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执行的是单独的预算会计体系,即是通过预算收入、预算支出以及预算结余三个要素反映收支情况,对资产、负债情况重视度不够,如一些高校购入资产时一次性按照初始成本入账,后期的折旧、摊销未能及时核算,导致账面价值虚增,资产的实际价值未能如实反映。同时在该体系下,管理层容易忽视成本控制,对往来款项不够重视,对坏账的评估和风险识别有可能产生错误判断,增加坏账核算难度,成本核算质量也难以保障。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高校需实行双报告体系,需编制预算会计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财务在进行核算时同时要按照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进行核算,会计核算由“3”模式变成“5+3”模式,在全面、充分反映高校财务信息和预算信息的同时,采用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机制,即满足了编制政府财报的要求,又能及时反映财务状况和办学成本。
(二)会计核算基础以双基础并行
执行新制度之前,大部分高校依照传统会计制度,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即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而对未收到的款项及潜在的债务不予核算。该核算基础虽能满足当前高校预算会计核算需求,对当年的预算收支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反映,也便于资金的调度和统筹使用,资金的社会效益需求也能较好满足,但随着财务工作形式的转变,预算管理工作中对资金使用效益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如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负债情况也需要有清晰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将所有经济活动纳入会计核算,会计科目的处理与企业类似,如强化折旧、摊销、减值等概念,符合高校经济活动需要,更有利于反映各期财务状况。
(三)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发生变化
在改革之前,高校仅需编制预算会计报表,又称决算报告,包括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重点关注的是预算执行情况,只为主管部门和内部管理者提供相关信息。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后,需进行“双报告”,不仅需提供预算会计报表,还需提供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净资产变动表和附注,而现金流量表可选择编制。信息披露内容的增加,信息使用者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也进一步提高了信息透明度,在为经营决策提供有效依据的同时,也进一步规范了各项经济活动,对高校的履职尽责情况能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二、高校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问题分析
(一)会计核算复杂性增加
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之前,高校会计按照收付实现制对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及预算结余进行核算,会计科目设置相对简单,这种粗放式的核算方式导致部分重要经济活动的计量和核算滞后。在按照政府会计制度引进财务会计后,运用权责发生制虽能准确的反映财务状况,但会计核算的范围和内容都大大增加。以固定资产为例,各高校固定资产种类种类繁多,数量较大,且分布情况又较复杂。按照新的核算要求,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要由“虚提”改为“实提”,进行精细化管理。但是在此之前,需要国资部门摸清实际资产情况,并与相关会计做好对接,特别是以前期间未提折旧资产进行补提,而折旧的计提与资产的类别、使用年限和初始价值息息相关,但这依赖于前期资产管理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是长期以来资产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高,增加了会计核算的复杂性和难度。
(二)财务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在按照“双核算”体系进行会计核算时,高校的信息处理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效率,现存的高校信息化处理机制难以完全满足这一要求。部分高校各个系统平台并没有进行信息共享,如科技处科研系统、教务处系统、国资处系统都以各自的版块为中心,在与财务数据共享时都存在信息壁垒,会计人员处理基础数据的时间较长,且部分都是重复性的工作,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制约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在按照新制度要求进行核算时,会触发平行记账机制,但在前期基础科目设置时如果这一功能没有定义好,在进行实务处理时就有可能该生成双分录的只生成了单分录,则需要重新对该科目进行设置。同时对部分项目进行核算时,年末项目余额不能成功结转至下年初,导致下期初项目余额为零甚至出现负数,导致师生在查询相关项目时产生误解。而高校财务软件的部分功能,如银校互联模块、微信提醒等功能并没有启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信息化建设。
(三)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升
高校财务核算多年来以收付实现制为核心,财务系统和账务处理相对简单,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不高。新的政府會计制度实施后,对会计人员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财务软件升级后,财务人员对于各功能模块能否及时熟悉并运用,如设置分录时,如何判断该生成双分录还是单分录,实务核算时对于科目差错能否及时发现,特别是编制合并报表时对于一些内部交易,能否有效识别并编制抵消分录,会计人员对内部往来业务的专业判断能力要求进一步较高,目前的现实状况是,会计人员专业水平欠缺,要适应新的核算要求需进行培训,但从参加培训的内容来看偏理论化,虽有助于宏观认知,但在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方面可操作性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