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巧珍
陶行知先生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问题是思维的结果。提出问题,便是发现的开始。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要求:“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让课堂多一份理性,多一份效率。
问题自审题始。看到一篇文章的题目,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文章会写些什么?学完全文,可引导学生比较一下:还可用什么题目?用哪个题目更好,好在哪里?比如教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时,先让学生猜测这五粒豆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它们的结局是怎样的?哪粒豆更值得我们学习?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学习课文更有兴趣,效果也更好。学完课文后,再让学生思考还可以用什么题目。于是《五粒豆的故事》《豆荚与小女孩》《五粒豆的命运》《豆子的旅行》等题目新鲜出炉,在一番比较、推敲后,学生得出结论,“豆荚与小女孩”只能讲述第五粒豆的故事,用“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作题目更好,更能让后面不同的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
问题从内容来。有的问题藏在文章中,可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全文的学习。如《蝙蝠和雷达》一文,就“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这句话,教师可提问:“三次实验的方法、目的、结果、结论分别是什么?”从而引入文章第3至第5自然段的学习。还可以针对全文提问,如《蟋蟀的住宅》一文中,可以抓住过渡句“假使我们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引导学生提出“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蟋蟀的住宅”这一问题,统领全文的学习,便于深入理解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问题从写法来。初读课文,学生可能会着眼于字词,再读课文,对遣词造句会有一些感悟。随着阅读的深入,可引导学生把关注点转移到谋篇布局、写作方法上。仍以《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为例。可引导学生提问:“再读课文,你有什么疑惑?”学生纷纷提出:“题目写的是五粒豆,为什么要写第五粒豆与小女孩之间的故事呢?”“作者详细写的哪粒豆?”“课文的结尾为什么这样写呢?”“读”中生疑,“疑”中引路,步步釋疑后,学生逐步领略了文章的精髓。
问题源于启示处。如《牛和鹅》中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这句话耐人寻味,学生也会生发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实在比它强啊?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再围绕问题探究: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体验吗?学生联想到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困难打倒的,而是被自己畏惧困难的心理打败的。
问题拉开了阅读的序幕,开启了探究的旅程。在问题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生乐学好思,课堂就会成为智慧的碰撞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戴南中心小学)